试论脾胃病舌诊的意义及其特征论文_黄兴仁

试论脾胃病舌诊的意义及其特征论文_黄兴仁

黄兴仁(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人民医院;甘肃酒泉736400)舌诊,是四诊中望诊的主要内容。祖国医学对舌的观察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他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并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经脉或系于舌本,或络于舌,或散于舌下。脏腑病证,在不同程度上皆可外映于舌。根据多年临床体会,尤其是脾胃病舌象变化最为显著,那么通过舌诊来进一步揭示脾胃病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一、脾胃与舌通过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别》曰:“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灵枢•营卫生会》亦云: “上焦出于胃上口……循太阴之分而行,还到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说明脾胃通过经络与舌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前人有“舌为脾之外候”之说,历代文献对舌体分部的记述,除脏腑分部法外,还有脾胃分部法,即舌尖部属胃,舌中部属脾(含小肠),舌根部属大肠。此法主要在于诊察脾胃系统病邪的深浅,津液的多少,以及寒热的转变。脏腑分部法重点在于察舌质,脾胃分部法重点在于察舌苔,虽侧重有所不同,但临证必须质,苔互参,综合分析。《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说明人身经络如网,其气血皆通于胃,并通过胃与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何处有病都可能影响于胃,并使舌苔发生变化。二、舌苔的生成是胃气作用的结果舌苔是指舌面上所生的一层台垢,其生成主要与胃气有关。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如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何谓“胃气”? 《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章虚谷曰:“胃中之生气如地上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亦。”胃的主要作用是收纳、腐熟水谷,但必赖脾的运化,才能完成整个消化过程。张景岳亦指出:“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运一纳,花生精微。”故“胃气”不但是指胃的功能,而且也是脾胃功能的统称。脾和胃,一脏一腑,同属于土,脾为阴土,其性湿;胃为阳土,其性燥。由于胃性偏燥属阳,故能蒸腾脾湿上潮于舌而生苔。周学海说:“苔乃胃气之气熏蒸”。健康之人,舌面上有薄白清净之苔,干润适中,乃为正常之苔。是脾胃功能正常的表现。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气有所变化,那么舌苔也就相应发生变化,所以现代舌诊研究中,有人认为舌苔是胃黏膜变化的指标,也有人更明确指出:“舌乃胃的镜子”。表明了舌苔与胃气的密切关系。三、舌象的变化能明显反映脾胃病的变化苔的生成是由“胃中生气所现”,故凡舌苔的变化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胃气的变化而造成的。中医名家张巨膺曰:“中医对于生理的舌苔认为是整个消化机能的正常标志,要是任何疾病扰乱了这种机能,即会在舌苔上首先发生改变”。苔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胃气如有异常,舌苔必有变化。故有胃气则有苔,无胃气则无苔。刘恒瑞云:“舌上无苔,质光如镜,为胃阴胃阳两伤”。临床多见胃阴虚则胃气亦衰,可导致不能生苔,皆属胃气虚弱的表现。章虚谷云:“凡舌光如镜,毫无台垢或浮垢,刷之即光者,其色红活,是胃中虚热;舌赤者,营中邪热,皆胃津干枯,必多烦渴,当用凉血滋阴兼助胃气,其苔可以渐生”。尚有“花剥苔”,即见舌上部分无苔,剥脱不全,亦多属胃中气阴两伤。此外,察苔之有根无根,可知胃气之存亡。苔之有根者,紧贴舌面之上,似从舌里生出。其薄者,为正常之象。其厚者,虽示邪气盛,但也表明胃气尚存,还能蒸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苔之无根者,颇似别以一物涂在舌面,四周洁净如截,表示久病之后胃气耗伤,旧苔未脱,新苔无力接生,是正不胜邪的严重阶段。凡脾胃健运,饮食能化,气血上布于舌,舌体得养,生机乃荣,舌自有神,灵动精爽,红活鲜明;若脾胃衰败,气血失其化源,舌体失养,自当少神或无神,舌必枯瘦萎缩,活动不灵,生机不荣。四、脾胃病的舌象特征1、舌质热结阳明,阴津亏损,则舌多苍老,且常与质红、苔薄黄并见。热病后期,脾胃阴虚,或重病晚期,脾胃衰败,则舌多枯瘦。脾胃气虚,阴寒内盛,或脾胃久病,虚寒胃痛,则舌多胖大。先天不足,或大病损伤脾胃,阳气升发失源,则舌多淡嫩。脾胃虚寒,食少久泄,或呕血便血,血亏气损,则舌体淡白。脾胃阴虚,则舌多红赤。热毒深重,则舌多红绛。热入营血或气滞血瘀,则舌多紫暗。胃肠血於,则舌尖部或舌中部多有淤点。2、舌苔脾不健运,水湿内生,则苔多腻。挟寒则苔白腻,挟热则苔黄腻。邵仙根曰:“舌苔黏腻,湿之证据,当以苔之黄白分寒湿湿热”。其言甚明。胃中有热,苔多黄燥。黄甚者热甚,黄滑者湿甚,干燥者,邪热伤津。舌苔越厚,表明脾胃病理产物越多,如食积停滞,或痰饮、水湿不化,胃气挟邪气上蒸,则苔必变厚。所以,视舌苔之厚薄,可知脾胃邪之轻重。据临床所见,大凡脾胃病有寒有湿则苔白。气机不畅,浊气上泛则浮白;脾虚食积,风寒犯胃则白腻;脾胃虚寒,浊气上犯则白滑。实证、热证则苔黄。若邪犯、食积、或热结肠胃,则多黄厚;痰热中阻、湿热壅滞,则多黄腻;热结胃肠,耗伤津液,则多黄燥。里寒证或里热重证常见黑苔,结合苔形及苔质,又有黑滑腻苔与黑干燥苔之分。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水湿失化,上溢舌体,则苔黑滑腻,常伴舌淡或嫩;邪热内盛,液枯阴竭,则苔黑干燥,常伴舌红绛或枯瘦短缩,是病情危重之征。诊舌之要,尚贵在苔、质结合。《形色外诊简摩》曰:“舌质如常,舌苔虽恶,胃气浊秽而已。舌质即变,即当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细查底里,隐隐犹见红活,此不过气血之有滞,非脏气之败坏也;死者底里全变干晦枯萎,毫无生气,是脏气不至矣,所谓真脏之色也。”近代研究认为,舌质色泽的变化,取决于舌体的血运,载氧与组织间液的多少有关;舌体形态的变化,则取决于舌组织的营养状况,与神经支配协调有关;舌苔的产生与唾液的分泌、消化功能、植物神经功能、代谢改变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均与祖国医学脾胃的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因此脾胃功能的变化是导致舌象变化的主要方面。所以用舌诊来辨别脾胃病之寒热虚实,轻重缓急以及转归、预后,固然是有很大价值的。但在临床上亦常有同病异苔,异病同苔的现象存在,并且,当前尚缺乏观舌的客观指标,故临床诊断时,常有看法上的不够统一。鉴于此,临证必须即重舌象,又参脉证,才能辩证准确,即“能合色脉,可以方全”也。对于舌诊的进一步规范化,必将在志士同仁的继续探索下,不断揭示其奥秘,展现其特色,更好的指导于临床。

论文作者:黄兴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试论脾胃病舌诊的意义及其特征论文_黄兴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