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俭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桩基础技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与土建施工的质量密切相关。这项技术不仅仅可以促进建筑基础承载力,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控建筑地基的变形,还具有一定的抗震减压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项目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对桩基础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是一个实用价值很高的探讨话题,不断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完善,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1 桩基础技术内涵

1.1 桩基础技术概念

桩基础主要是由桩基础和将其各部分链接起来的承台组成。如果将桩身全部埋入地下,承台地底部和地面接触,这种结构就叫做低承台桩基;如果将桩柱的上半身露出地面,而承台地底部在地面的上部,这种结构就称为高承台桩基。目前,桩基础技术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和比较重要的建设项目中,特别是那些上部质量较差、地基较浅的建设工程上。实施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建筑物的地基的耐用性和强度,提高就建筑工程的实用价值。

1.2 桩基础技术的优势

桩基础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持力层的承载力较好,能够承载大多数高层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单独的竖向桩柱的刚性较强,因为自身的载荷和重量的限制,很长时间内建筑地基不会发生较大的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2)柱身从液状的软质基层之间穿过,然后直接固定在基岩上,当发生自然灾害时,表面土层就会自然沉降,但是土层下部的桩柱基础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震性且不易从土层拔出,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以防长时间后建筑物出现坍塌、变形、倾斜等问题。(3)在单柱的侧面的强度也比较强,能够抵抗因受自然灾害的刺激而产生的力矩荷载和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桩基础的应用分析

2.1 桩基础施工准备

2.1.1 施工现场因地制宜

土建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认真勘测和分析,对土壤成分、地下水水位以及土质硬度等进行检测,这些对桩基础在打桩环节造成很大影响。我国国土辽阔,土质分布不均,虽然桩基础有很多类型, 但是没有对土质进行研究, 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也就不能确定桩基础是否合适,因此,对施工现场地形分析、因地制宜是施工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2.1.2 完善工程计划

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桩基础施工方案以及应急措施,对比利弊,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要求。

2.1.3 桩基础荷载量的控制

土建工程施工中桩的位置设计好以后, 对单个桩的荷载量进行计算,可以大致计算出建筑的使用年限,依据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也有助于施工人员在这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桩基础进一步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

2.2 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灌注桩相对于预制桩,具有施工时噪音小,无振动的优点,适用于大城市中的密集地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灌注桩是根据成孔的方法不同,有三大主要分类,分别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顾名思义,以钻孔机械作为主要工具,然后埋设护筒,注意要先进行桩孔的清洁处理,后下钢筋笼,并且在孔中浇筑混凝土;沉管灌注桩的方法不同是用锤击打桩法或者振动打桩法将桩尖牢牢沉入土中,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锤击或者振动,最后形成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有着较高的利润空间,方法简单快捷,但是相对于其它的打桩方式,容易发生断桩等现象;挖孔灌注桩是主要依赖于人工挖掘,挖掘出来的孔用来下钢筋笼并且浇筑,施工时要注意防患措施,制定合理的护壁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这三种灌注桩施工方法有利也有弊,根据施工现场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运用实施,不可盲目选择。发生断桩现象有主要三种原因,第一,混凝土的质量差,搅拌不均匀;第二,灌注的方法不对;第三,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漏斗没有放正,为了避免每个因素可能会发生,施工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每一个步骤,达到完美的效果。

2.3 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施工中,预制桩技术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桩尖的朝向问题。通常情况下,桩尖的朝向应该根据打桩的顺序来决定;②预制桩浇筑的顺序。为了保障浇筑施工的效果,预制桩通常是从顶端开始浇筑。预制桩是振动沉桩和静力压桩的主要作业目。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将桩打至标准位置。这种方法在大部分土质的土壤中都适用,其优点在于可以将桩基础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此外,在人工挖孔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危害人员和公共财产的安全,必须严格落实各项施工安全规范,并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4静力压桩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区别在于程度大小而已。土建桩基础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采用静力压桩技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施工作业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这种技术操作便捷,主要是将试压作用应用于预制桩中,充分利用静力压桩机自身的重量和桩架的配重,以此实现预制桩在土层中顺利压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静力压装会对土层原有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尽可能的正确一次施工完成。

3 桩基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桩基工程工序复杂,工艺要求比较高,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

3.1 桩基顶部和中部出现缺陷

一是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勘测的失误造成在较差地质条件下作业,致使局部发生塌陷,混泥土翻浆受到阻碍,引起局部缺陷。二是在水下浇筑混凝土时会出现泥浆的沉淀,而泥浆的厚度很难预测,若其超灌桩顶的混凝土不足,出现夹泥现象从而影响地基质量。再者用力拆拔导管,混凝土连续性中断,易发生塌陷。

3.2 桩倾斜度过大

桩倾斜度过大主要包括4 个方面:(1)桩顶面倾斜和桩尖的位置不正或者变形,造成桩倾斜过大。(2)桩身,桩帽,桩锤3 者中心线偏离重心。(3)桩机安装时角度不正确,或是遇到坚硬的障碍物角度偏离,从而导桩架与地面不垂直。(4)桩与桩之间距离过小,打桩顺序错误产生了“挤土效应”导致桩倾斜过大。

4 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措施

分析施工现场不同的地质条件,并按照各种桩基础的特殊结构和使用参数来选择最适合该工地地质条件的桩基础类型;科学合理的控制桩基础的负荷量,在施工之前,要根据楼层的高度来正确的计算上层建筑给予地基的负荷量大小,规划出所需桩基础的数量和规格,之后再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桩基是否存在缺陷或者倾斜角过大的问题,如果出现要尽早寻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改正不规范的操作。

结语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在土建施工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整个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如今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物需求量越来越大,高层建筑愈来愈多,更是对桩基础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我们业内人员就必须全面掌握理解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除此之外,还要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加大桩基础技术的承载力,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旭.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6):63+68.

[2]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00-101.

[3]黄保运.浅谈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7):75+79.

论文作者:刘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