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农村教学点德育模式论文_郭坚强 范春荣

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农村教学点德育模式论文_郭坚强 范春荣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创新我们的德育教育新模式,我们应该将互联网融入到农村教学点的德育教学中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手段来打造先进的德育课堂。随着城乡均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农村教学点硬件设备一应俱全,在这种条件下应该如何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推动德育教育呢?下面将进行具体的阐释。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教学点;德育教育

引言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所带来的突破性变革,对农村学生而言影响也是深远的。强大的信息储存功能,独特的信息链接形式,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然而对网络一“网”情深、智能手机不离手、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也接踵而来,网络媒介的运用和普及也使学生成为舆论评价与发布的主体,这可谓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

1互联网+在农村教学点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互联网也逐渐的向农村地区延伸和扩展渗透。互联网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信息闭塞和匮乏等问题,目前也成为了农村地区很多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农村85.6%的家庭拥有互联网,这一前提条件为我们在我校开展互联网的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因为学生事先接触过互联网,因此在操作上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因为农民生存压力的增大,家长大多进城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这些学生利用网络多用于游戏和聊天,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这也是“互联网+”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

2“互联网+”时代农村教学点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2.1管理模式传统,方式方法单一

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大都为年龄偏大的民转教师和职教中心毕业的教师,他们都是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中成长起来的,生活方式简朴,生活观念正统,其所掌握的网络知识相对滞后,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面对不断更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既感好奇又因为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显得无奈。在处理学生网络棘手事件时,他们往往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先围堵以牢牢控制班级舆论阵地,再逐步处理以维护学校、班级和学生的整体利益。然而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教师在信息上占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学生掌握的信息甚至超越了老师,显然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2.2轻视网络,不重指导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50年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过于稚嫩,对于网络信息好坏的判断能力还较差,在没有家长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出现了部分小学生通过互联网养成了比如打网游、盲目追剧等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教学的效果。

2.3忽略传统、不懂结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人民几千年集体积攒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教学,通过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新兴媒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熏陶作用、开展德育实践促进知行合一。

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德育教育建设策略

3.1创新德育理念和方法,增强吸引力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学生显然已不可能。对于德育理念和方法,关键是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1创新德育内容

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性、生动性、迅速性的特点,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和陈旧的现状,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多样化的素材。老师可利用这些素材营造出轻松的教育情境,把许多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直观教育,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3.1.2创新德育形式

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沟通,也可以利用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推动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发展,实现教育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也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平台的功能,开展主题讨论、专题聊天、网上访谈等活动,增强多向互动,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等方法开展教育,实现德育工作方式的转变。

3.2树立教师优秀标杆、引领学生思想品德

在平常的工作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做到专业知识的胸有成竹方可在德育工作中运用自如;另一方面,教师用正能量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部分学生以前已经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转变,教师要有决心、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地去帮助这些同学改掉陋习,重新养成新的良好的符合“德育”标准的文明习惯。只有德育辅导员重视自身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学的温暖。

3.3发挥教师无限潜能、保障学生心灵温暖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在不影响“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可向学校申请调整课时,给德育教学的开展留有一定的、固定的时间,例如可将每周三下午固定为德育活动开展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有限的校园条件下,发挥自己无限的潜能,比如上网自学德育课程、在教室打造“德育角”、利用个人专业特长将德育教学融入“第一课堂”等。条件具备是产生温暖的前提,更是完成德育教学由条件的支持向师生心灵温暖的过渡的基石。

3.4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是由小学老师选择一些教材中提供的德育小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件作为引入,分析人物德育品质。这样的模式枯燥无聊,小学生一般很难产生兴趣。“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教学则为小学老师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可以结合互联网,采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同样是以案例进行德育教学,互联网就不同于传统的、案例单一的教材,能够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信息储备,用时事热点填满理论知识的空白,为传统德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起到辅助教师的作用。德育教学能使小学老师通过微信小程序上的多种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对话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改变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小学老师还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展现自己的德育素质,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合理地争辩。

结语

总之,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将互联网融入到德育教学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给农村教学点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互联网,做到趋利避害,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储招生,漆正刚.加强德育建设之我见[N].黄冈日报.2011.

[2]罗延京,达睿.夯实学校德育建设基础阵地[N].柴达木日报,2014.

[3]麻超,潘丽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的德育功能研究[J].兵团教学学院学报.2016(02)

[4]冉汇真.运用传统文化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之探析[J].当代教学论坛,2014(05)

[5]田雅,张元如.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德育的路径[J].上海师范大学,2019,(02)

[6]李庆勇.关于中小学德育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学周刊.2016(08)

[7]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专题调研组.营造德育建设良好环境建立德育工作全新格局[N].晋中日报,2011.

论文作者:郭坚强 范春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农村教学点德育模式论文_郭坚强 范春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