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论文_安安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论文_安安

阜新市绿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规范中,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创新空间较大,所以相关部门可加大技术研发,制定相关的执行规范,重点关注这一板块的进行情况。风景园林建设对于地区绿化的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的催化剂,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而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对花木的养护及其重要。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0引言

新时代来临以后,风景园林施工无法继续按照固有的路线和标准来完成,应坚持深入考虑和分析多方面工作,只有各项工作相协调,才能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效率,巩固质量。值得注意的是,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和养护应保持良好的搭配效果,在不同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灵活转变,不断提高工作的综合价值,努力获得社会上的高度肯定。

1风景园林施工特点与作用

1.1特点

风景园林施工的相关工程具有艺术性、独特性以及综合性等方面的特点。风景园林的工程规模也在逐渐地扩大,同时,工程的内容也逐渐地趋向于复杂化。不仅如此,风景园林与其他工程之间的协同工作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逐渐的促进工程所包含的艺术文化内涵。并且,风景园林还包括季节性强、质量要求复杂以及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风景园林相较于一般的工程而言,具有难以把控的特点。

1.2作用

风景园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已经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风景园林不但可以美化我们的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对于提高我们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风景园林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物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第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追赶进度而忽视养护风景园林内种植的苗木,导致苗木周围杂草丛生,不仅影响风景园林美观,同时也会出现苗木干枯而死的现象,其主要是杂草吸收水分和养分,苗木生长过程因缺水无法成活,从而出现苗木和各种植物死亡现象,直接影响景观效益。由此说明,不够重视养护苗木和植物,且不积极开展养护工作,必然会降低苗木成活率,导致风景园林内绿化面积小、植物不多,很难提升绿化效果,并且整体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重新施工,进而增加施工成本。第二,设计的施工图纸不合理,依照不合理的图纸栽种植物,难以确保园林内所有位置都栽种植物,施工后期发现栽种的植物间隔不紧密,植物间空隙大,影响景区美观。第三,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无法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合格,且施工现场非常混乱,各种幼苗和施工工具随意堆放,说明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够。第四,风景园林内种植的植物布局不合理,各种植物栽种不朝阳,植物难以接受到阳光照射,导致苗木成活率低,此种情况下,很难改善城市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风景园林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

3.1树穴开挖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有树穴开挖技术,在施工技术中,树穴开挖技术直接影响整体质量,施工技术高,植物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不达标的施工技术,会严重影响后期植物的成活率,还会导致维修费用增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在树穴开挖前,先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规律,结合环境和气候等外界因素,衡量好一切相应的指标,为开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利用基肥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基肥运用的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所以,相关技术人员也要重视这一环节,使植物生长中有充足的养分,同时促进工程整体建设的顺利进行。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很多的部门会直接使用腐烂的叶子,节约材料,提升植物综合的抵御能力,还能美化环境。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基肥的用量,要合理控制基肥埋藏的土层,基肥与植物的距离也有相应的规定标准,减少问题的出现。

3.3可靠的移栽技术

提升移栽技术,就会很大程度提高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效果。技术人员不只要了解植物生长规律,还要深入分析移栽的环境,贴合实际选择最合适的移栽方式。保证植物树根养分充足,降低水分流失,促使其健康生长。

4风景园林的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4.1绿化植物的施肥与灌溉

风景园林施工完成后,为提高栽种植物的成活率,要对其必要的灌溉和施肥管理:①为保证栽植树种根系有足够的氧分生长,对其进行施肥管理必不可少。根据植物物种的差异性,其对肥料的吸收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施肥管理上,应根据土壤的不同贫瘠程度、以及植物物种的生长规律,采取合理化的施肥手段。从经济角度考虑,堆沤蘑菇肥既环保又具有一定经济性,其主要将工厂生产的蘑菇种植根基杂质肥料混以3%~5%的过磷酸钙堆沤即可,通过腐熟后就能够当作基肥使用;②针对风景园林植物的施肥管理,可根据相关植物的施肥管理条例及标准进行,将一定比例的肥料与植穴表层的土壤混合,表层土的翻土深度以30cm为宜,有助于土壤对肥料氧分的全面吸收,使其为植物的根系提供营养;③植物栽种完成后,灌溉环节也是极其重要,可为根系部分提供足够的生长氧分。对于新栽植树种而言,栽植完成后要将水分浇透,使其根系吸收足够水分,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定期做好绿化植物的水分供给及养护管理。

4.2绿化植物的修整

风景园林植物栽培一段时期后,要对部分枝丫进行剪枝修整,对长势不好或多余枝丫予以剪除,确保主枝干有足够的氧分吸收。一般情况下,绿化植物的修整要注意以下几点:落叶乔木的修剪时,在注意截去主干的预留高度;灌木修剪时,要注意树冠的推平处理,将所有枝干都截平至一个水平面;常绿乔木的修剪时,对主杆一般不采取截除,只对树干的残枝、遭受病虫害的枝丫进行修剪,从而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4.3病虫害管理

病虫害是园林中较为常见现象,它始终伴随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周期中。通常在植物的栽种初期,防治病虫害的侵袭最为关键,其也是极大影响苗木成活效果的主要因素。植物常见病虫害包括甲虫类、蛾类,而蚧壳虫、蚜虫属于吸汁类害虫,而植物的病害形式多以白粉病、枯萎病以及炭疽病较为多见。而针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也是多以化学法防治为主,再辅以生物法进行防治。化学防治由于方法简单适用,其防治效果高效,可以快速消灭病虫害。而生物防治法具有低污染、低投入、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如今被诸多风景园林植物的养护及管理所应用,也是当前极力推广的一种防治手段。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最终效果也会不同,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就要多分析植被的栽培技术,选择较为适合有效的施工方式,制定相关的养护措施,促进风景风景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未来,应灵活调整风景园林施工计划,促使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深入转变,推动风景园林施工持续性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法馨.探究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19(15):120.

[2]曹颖.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J].现代园艺,2019(09):184-185.

[3]刘岳耀.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84+196.

[4]沈素娟.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6(20):176-177.

[5]项玉振.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8(22):210-211.

论文作者:安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论文_安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