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敬业精神的培养_敬业精神论文

注重敬业精神的培养_敬业精神论文

注重培养敬业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敬业精神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敬”,在中国伦理史上,是出现较早的德目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敬”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对“人”的态度,即恭敬、尊敬;二是指一种对“事”的态度。《说文》中说:“敬,肃也。”“肃,持事振敬也。”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这里的“敬”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指的就是对“事”的态度。

敬,作为一种临事执业的态度、精神、行为规范,具体包含如下几层含义。第一,执事主一专一。宋儒陈淳在其著《北溪字义·敬》中说:“主一只是心作主这个事,更不把别个事来参插。若作一件事,又插第二件事,又插第三件事,便不是主一,便是不敬。”可见,敬,首先是指对某种职业和事业要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去做,而不可三心二意。

第二,敬有对待事情严肃认真的意思。西周金文中,王或者诸侯在册封官职之后,经常告诫被封者“敬夙夜勿废朕命”,即要求被授职的人严肃认真地对待君主的任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这“敬事”也是指严肃认真对待政事。

第三,敬还有勤勉努力的意思。《周礼》郑注:“敬,不懈于位也。”说的就是努力。《说文》中说:“惰,不敬也,慢,惰也。怠,慢也,懈,怠也。”这些字的说解,也从反面说明了敬有勤勉、努力的含义。“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语)

第四,敬有谨慎之义。《左传》昭公五年叔向曰:“敬始而思终,终无不复。”襄公二十九年大叔文子引逸《书》曰:“慎始而敬终。”可见,敬、慎相联,意思极为接近。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德被看作是在处理事务时所具有的专心一意、严肃认真、勤奋努力、谨慎稳妥等态度、精神和行为方式。

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益、利润的经济,而利润的获得必须依赖市场主体的开拓进取、顽强拚搏,这就需要发扬敬业精神。另外,竞争、等价交换也必然要求人们以优质服务、精益求精、克尽职守、讲究信用的态度对待公众与社会。敬业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文化基础。大力培养人们的敬业精神,必将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地、同步地注意培养人们的敬业精神。

在培养人们的敬业精神时,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人们的自觉信念。建国以后,在培养人们的敬业精神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主人翁精神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党性教育。在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和优良传统,但也存在着缺乏外在制约与监督的缺陷。因此,在当前培养人们的敬业精神时,一定要把经济规律、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标签:;  ;  ;  

注重敬业精神的培养_敬业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