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论文_唐四妹

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民族中医院药剂科 湖南湘西 4161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服用的苷类药物、生物碱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以及鞣质类药物均进行了炮制,记录分析各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苷类药物、生物碱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以及鞣质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5.0%,92.5%,91.7%。对中药进行炮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毒性。结论:对中药进行炮制需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并且必须按照中医用药要求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加工药材,中药的药方以及临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炮制后的毒性以及副作用会有所降低或者消除,且按照正确的工艺炮制药材可以有效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成分;药效;临床疗效

中药的使用方法是祖国医学的精华,中药大多是生药材,在将其制成不同种类的剂型之前,一般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同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使中药在发挥其应有疗效的基础上减轻或者避免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达到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炮制是应用最多的加工方式。中药的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加工炮制时有时需要加入酒、醋等作为辅料,使药物的内在物质发生各种变化。中药炮制是将中药材加工成可 以供临床应用的中药饮片,少数毒性药物及烈性药物必须经合理的炮制,调整药 性,增利除弊,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所以炮制的方法和工艺对中药的临床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为明确中药炮制对中药疗效的具体影响,笔者选择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成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1±2.3)岁。12例患者服用的药物为苷类药物、17例患者服用的药物为生物碱类药物、24例患者服用的药物为挥发油类药物,7例患者服用的药物为鞣质类药物。

1.2方法

按照能发挥药物最佳药效的药物进行称取,首先用自来水把药物浸泡半个小时,再使用文火将药物进行煎煮,煮沸后仍需煎煮半个小时,完成煎煮后将药物过滤,再煎煮,重复操作3次。混合药物滤液,将其浓缩至400ml给予患者服用,2次/d,共用药2周。用药一个月后记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评判指标

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用药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显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有极少数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无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没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用药后均有不良反应产生。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服用人数×100%。

2结果

苷类药物、生物碱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以及鞣质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5.0%,92.5%,91.7%。对中药进行炮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毒性。详见表1。

3讨论

所谓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用药需求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将中药材加工成可供临床应用的中药材的传统加工技术和方法。祖国医学中将中药炮制称为修治、修事或者炮灸[1]。炮制不只是对药物进行清洁的一种方式,也是消除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性能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一个有效步骤[2]。对中药材进行炮制不仅可以提升用药的便捷性,还便于药物储存,进而保留药效。

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包括热处理法和水制操作法两大类,前者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炒、炙、蒸、煅等,后者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水、泡、浸等,同时在进行炮制时还应加入醋、酒等辅料来改变中药材的内在物质[3]。例如,在进行水、火等加工方法后药材中的生物碱质量性质会发生改变;加入酒后能使中药中的苷类成分有效发挥出来;应用蜜炙手段可有效提升苷类药材中的苷元溶解性,从而在提升用药后的吸收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4]。对含有挥发油的中药材进行加工后可有效减少药材中的挥发油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挥发油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提升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中患者在服用炮制后的重要后临床疗效显著,苷类药物、生物碱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以及鞣质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5.0%,92.5%,91.7%。对中药进行炮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毒性。

炮制中药时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会使药物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对中药进行炮制产生的临床效果包括以下几点:?对中药进行炮制能有效降低或者减少药物中原本包含的毒性。例如,患者若生用口服川乌、草乌等中药的话极易引起中毒,而将其进行炮制可有效降低药物中的毒性;服用生半夏会严重刺激到人体胃黏膜,将其进行姜制后则会产生镇吐的效果。?炮制中药材可有效提升用药效果,例如杜仲中杜仲胶含量丰富,但生用效果较差,将其进行炒制可有效破坏胶质,从而在提升吸收效果的基础上提高疗效。?有效改善切制工艺。炮制药物会在改变药物内在成分的基础上影响药理反应性质和强度。虽然未去芯的远志的溶血作用和毒性小于去芯的远志,但去芯后的远志的镇静作用远高于不去芯的远志;④对药品进行干燥炮制后有利于药物的炮制和储藏,经济价值较高[5];⑤有效增加药物对病变部位的作用。服用中药后药物不仅会作用于病变部位,还可作用于身体中的其他部位,对药物进行炮制并加入辅料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集中作用于患者的病变部位,从而有效提升药物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药的药方以及临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炮制方法,所以在进行对中药炮制需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并且必须按照中医用药要求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加工药材。应用不同的方法会使药材产生不同的疗效,所以炮制药品时应严格控制炮制的方法和工艺。

参考文献:

[1]燕军玲.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12(05):666-667.

[2]刘雪玲.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24):173-174.

[3]扎西翁姆,王波,杨晓敏.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影响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5(08):1113-1114.

[4]高攀峰.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14(03):30-32.

[5]刘红.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22(04):12-13.

作者简介:

唐四妹(1973.10-),女,苗族,湖南泸溪人,大专,主管中药师,主要研究医院药学。

论文作者:唐四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论文_唐四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