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问题的解答智慧论文_曲九成

曲九成 甘肃省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748000

摘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选择物态变化问题为载体,判定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就要明确概念,巧抓规律,分析推理,方能明确物态变化的演绎过程,确认变化前后的不同身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态变化 规律 方法

自然界中的奇特现象,举不胜举,可谓千姿百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判定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就要抓住规律,拨云见雾,方能显现庐山面目。

一、描述转换法

物理知识多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因而语言的表达方法也呈现出精彩的多样性,朴实、明了、直白的生活语言,相对于简洁、抽象、概括性强的物理语言更具有浓郁自然气息,虽然在一些描述物态变化“对象”的提法中往往不拘一格,但却都有对同一现象表情达意、貌离神合的特定作用。掌握物质六类物态变化在自然现象中的几种表达方式,实现不同版本语言之间的合理转换,就能迅速正确地判断物态变化是何种情况。

例如:以下六类物态变化的两种不同描述情况。

二、咬文嚼字法

反映物态变化的一些物理材料多是分析思维的突破口,获得答案的依据,必须读懂、弄通、吃透,尤其是一些关键字、词或短句,它们往往是释放物理信息的载体和窗口,这些特殊的点蕴含的物理知识,常常身兼特殊使命,为多姿的物态变化披上了神秘面纱。分析题意时,就要把这些堪称“题眼”的点作为分析的把手,探究的着力点。若在“点”上下功夫,挖寓意、寻印迹,就近迁移,考虑上下关系和前后呼应问题,就能确定正确的思维方向、起点和范围,进而揭去神秘面纱,使物态变化的身份感光在心灵的胶片上。

三、知图明理法

所谓图就是一些反映有关物态变化的物理试题,通过图表、漫画等形式对事物现象进行描述。知图,即通过认真阅读图表、漫画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尤其是对图、画背后隐含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就能确定问题设置所指向的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率,为组织正确答案提供依据。

例题: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解析:选C,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当少量酒精蒸发完后,不再带走热量,此时的温度又将恢复到室内温度。要明确两点,一是酒精蒸发吸热会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的温度降低。二是少量酒精,意味着发生该现象的时间较短,温度计温度降低的时间也短,温度计一会儿温度有可能要上升,很快恢复到室温。

四、图像解读法

图像是一种特殊且形象的语言,它通过数和形的巧妙结合,表达了难以用文字语言说明的物理过程和规律,进一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动态过程清晰化,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化。就物态变化而言,图像常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温度)随另一个物理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解读此类图像,其实质就是提炼出图像所蕴含的与物态变化有关因素的信息。

五、执果索因法

一般物态变化常常是两种状态间的转化,可根据题意,从一种状态出发(果)通过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出另一种状态(因),再依据相关概念就能明确他们之间的转化情况,得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例如:“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分析:诗中出现的四种现象,其中雾、露都是液态的水,它们只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故A不对,B正确。霜和雪都是固态的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雪是云中的小液滴凝固而形成,故C正确,D不对。

论文作者:曲九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物态变化问题的解答智慧论文_曲九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