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区域秩序构建与老挝在华青年精英认知论文

“一带一路”新区域秩序构建与老挝在华青年精英认知

宏爱国(MANYVANHDUANGKHAM NAKHONE)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

摘 要 :区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立足长远,老挝在华青年精英是塑造老中两国共同利益认知的重要群体,考察他们对地区秩序重构下老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两国在长期共建区域秩序互动中的稳定性。本文依据老挝在华青年精英问卷调查数据,对老挝在华青年精英的涉区域秩序建构下“一带一路”利益认知及其促动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增加老挝在农业合作层面的获利程度可能促使群体中持保守中立态度的人数向对长期合作持有乐观态度的群体转变,同时加强中老两国双边或多边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并在政府治理领域加强交流和能力培训有助于减少研究群体中持悲观和观望态度的人数。

关键词 :一带一路;区域秩序;老挝精英;合作共建

一、引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上指出,4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现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老挝人民革命党在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也进一步强调,老挝将依托东盟共同体和其他次区域合作机制,实施融入地区与国际一体化战略,提高本国竞争力。由此可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

同时,中老两国学者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塑造合作共赢的区域秩序的长期性,都抱有客观的理性认知,即秩序建构需要两国社会各阶层几代青年人的共同努力。[1]因此,作为未来深化两国合作,共建地区秩序下老挝动因的重要执行因素,老挝在华青年精英,特别是在华青年群体,他们是如何审视利益共享型秩序下双方战略利益基础、合作扩展领域,实践问题与潜在风险的?以及该精英群体涉及利益认知背后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本文试图根据老挝在华精英人士的调研问卷,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二、老挝在华精英对“一带一路”认知调查问卷设计与研究假设

在关于各国对“一带一路”区域秩序构建认知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从社会认知角度考察各国智库、媒体、学者对"一带一路"的基本看法和争论回应,并未聚焦分析各国青年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本文认为,不同于审视当下共建区域秩序执行主体的各国政治精英,由于青年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存在青年人自身知觉特征,可能与前者就同一对象存在差异认知倾向。因此,老挝青年特别是青年精英群体不仅是现有国家利益认知的继承者更是老挝未来国家利益认知的构建者,[2]而老挝在华青年精英是塑造老中两国共同利益认知的重要群体,考察他们对地区秩序重构下老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能否与现阶段两国政治精英认知形成理性一致,是判断未来老挝能否持续发挥其在地区秩序建设作用的主要依据。

血流储备分数计算的本质是求解冠状动脉最大充血状态下远端与近端的压力差[15]。由于病变血管两端的压力差与病变的几何形状及通过病变的血流密切相关,故基于流体力学计算分析,利用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的结果和平均血流速度,计算血管每个位置与最近端位置的压力差,可求解出目标血管每一个位置的QFR。

本研究力图建立在以实证为视角的社会调研基础之上,作为研究中老关系的学者,我们近期多次向老挝驻华机构人员,老挝在华留学生等群体实施调研,采用重点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老挝在华各精英阶层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涉及有关“一带一路”认知问题,我们通过老挝驻华使领馆、商会、传媒机构以及北京、云南、广西、湖南等地高校,向老挝官员、商人、媒体从业人员、学者、本硕博留学生等发放“老挝在华人士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调研对象中90.99%为青年人,因此这里重点把老挝在华青年精英作为研究群体,考察他们的认知情况。另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研的仅留学生中有近30%是老挝来华进修官员,具有官员身份的留学生在来华前隶属于老挝外交、公安、军队、经济等部门,是老挝精英阶层。

本文观察对象选择为区域秩序建构下老挝在华青年精英对“一带一路”利益认知倾向,分析数据来源于此次问卷调查中的问题“您认为老挝能否在与中国共建区域秩序“一带一路”中获得利益的印象是长期获利、短期获利、不能获利、不清楚?”在具体操作上,按照答案所代表的利益认知程度,将对象选择变量进一步分为A.短期长期都可获利、B.短期获利但长期不能获利、C.不能获利、D.不清楚维持中立。

我们采用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为上述选择的解读因素:一是“您认为老挝与中国应在基础设施、工业、贸易、投资、农业、教育、文化、旅游、地区安全合作领进一步加强域合作?”二是“您认为老挝对中国投资项目最主要的成果期待是技术溢出、管理技能、就业、投资、税收或是产业调整?”三是“您认为老挝与中国共同投资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是环境破坏、经济独立、文化冲突、社会与政治冲突、资源过度开采、劳工权益、当地企业冲突、他国干涉合作、两国误解还是投资无风险?”四是“您认为两国合作存在风险的原因是环境破坏、经济独立、文化冲突、社会与政治冲突、资源过度开采、劳工权益、当地企业冲突、他国反对干涉、两国误解还是无风险?”

天上下着细雨,刮着风,院子里的竹林哗啦哗啦直响。像是有人在打架。又像是一群鸡在竹林里斗。张麻子又说,他们说什么,我也听清楚了。他们谈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老鳜鱼老婆三妮。

模型中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化的程度可以用R2检验,取值范围为0-1区间,比例越接近1,说明因变量的变化可以被自变量在更大程度获得解释。同时,R2的值会因自变量数量增加而上升,为免除这一因素的干扰,选用调整后的R2以便更精准地测度拟合效果。F检验是对回归方程显著性的检验,其值越接近于0,说明回归方程的显著度越高。如表1所示,四组认知模型中自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因变量作出解释,[4]说明因变量变化与自变量确实存在显著性影响。

4.对中老“一带一路”区域秩序共建冲击老挝内政,以及区域秩序变动下,中国给老挝带来国际层面风险的担忧,两者与选择“不能获利”的研究群体的认知显著相关。

5.选择“不清楚维持中立”的研究群体可能是由于难以权衡区域秩序变动下国内外因素对老挝带来获利还是损害而选择中立认知。

3.对老挝在基础设施上获利与研究群体倾向老挝短期获利认知的影响具有相关性,而对于相关风险认知以及经济独立影响选择“短期获利但长期不能获利”研究群体的认知。

1.上述解读因素中的不同解释变量与研究群体涉中老两国参与“一带一路”区域秩序共建的长期利益观认知的差异性,两者具有相关性且存在各自独立的解释变量组,但差异认知下的解释变量组内的各个变量存在交叉情况。

2.对两国有能力应对合作风险的乐观态度以及存在除基础设施合作外,存在其他的成果预期对“选择长短期都可获利”的研究群体在合作共赢长期获利认知显著相关。

三、问卷数据回归分析

本文聚焦的问题是现阶段老挝在华精英对中老共建“一带一路”区域秩序的利益认知以及促动因素。根据此次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调研群体对现阶段老挝参与“一带一路”获利的认知度较高,但也有近36.9%的人对未来老挝在参与区域秩序重建过程将能否继续保持获利,则表现出观望以及信心略显不足的认知倾向。由此可见,研究老挝在华精英认知差异因素及其促动因素有其现实意义。针对调查数据分析,本文采取线性回归方式,选择具有对四类认知产生显著性影响的解释变量,通过分析获得以下数据模型,如表1所示:

以上述问题设定为观察指标的依据是:区域小国在融入中国和谐秩序观的实践上,是以三个维度认识秩序共建理念。一是秩序共建理念的逻辑基础是“强和谐逻辑+弱冲突逻辑”;二是秩序共建理念中的国家间关系应存在从纯粹的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的趋势。三是在秩序共治理念中以“求同存异”的方式理解分歧。[3]中老两国合作领域以及成果涉及秩序的共建基础,即利益关系认知,而在共同投资与合作上的风险关切是处理“求同存异”弱化“冲突”,推动两国间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的落脚点。老挝在华青年精英在上述两点的认知倾向,对于两国在未来区域秩序共建以及关系深化层面有其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使用此次问卷数据证实或证伪以下研究假设:

具体看来,认知模型一中文化合作、技术溢出、投资无风险、他国干涉合作、投资合作六项指标显著;认知模型二经济独立、基础设施两项指标显著;认知模型三中老挝国内外反对势力、中国大国关系紧张、政府治理、增加就业、恐怖主义威胁五项指标显著;认知模型四中农业合作、政府治理面临风险、合作风险具有其他原因、社会与政治冲突风险、管理技能获益五项指标显著。其中农业合作在认知模型一与模型四中显著,影响系数分别为0.133和-0.098以及政府治理面临风险在模型三与模型四中显著,影响系数分别为0.062与0.077,表明农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可能导致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人数增加,持观望态度的人数减少,政府治理面临风险提升可能使得持悲观态度和观望态度的人数增加。因此,上述证实了研究假设一,也就是不同解释变量与研究群体涉中老两国参与“一带一路”区域秩序共建的长期利益观认知存在显著影响且差异性认知间存在共同的解释变量。

本文的第四个假设是中老合作持悲观态度的研究群体认知受秩序变动威胁老挝的国家利益因素的影响。根据表1所示,基本证实这一假设,秩序变动下带来恐怖主义威胁,老挝政府治理面临体系压力,国内外反对势力风险以及中国大国关系紧张影响老挝国家利益,上述因素与悲观态度认存在一定规律性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增加就业影响系数为-0.58与该认知反向相关,说明老挝在华青年精英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就业领域,就业增加将可能减少悲观态度的人数。

1.2.5 运动护理 运动方案要个体化的制定,运动禁忌证不存在情况下,有氧运动应积极开展,要在餐后45~60 min开展运行,最佳的运动心率为120次/min,步行、慢跑、太极拳等均是适合的运动项目,患者可依据自身喜好来选择。不过,如果患者甲状腺功能极度亢进,运动禁止开展,要卧床休息,避免甲亢危险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

前述的第三个假设是现阶段基础设施合作老挝获利与对经济独立的担忧因素并存且有关风险领域认知因素对选择“短期获利但长期不能获利”群体认知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根据表1所示,不存在有关风险领域因素影响该群体认知的情况,并证实了对经济独立性的担忧与基础设施合作与该群体认知正相关。

(197)狭尖叉苔 Metzgeria consanguinea Schiffn.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李粉霞等(2011);余夏君等(2018)

本文第二个研究假设是对两国除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合作外存在其他成果预期会对选择“长短期都可获利”的群体产生显著影响。如表1所示,分析证实了假设中关于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对于该认知群体具有显著性关系。证实了在农业、文化以及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及风险认知领域的投资无风险、他国反对干涉对这一群体认知存在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他国干涉合作的影响系数是-0.105,说明他国干涉中老合作的风险提升,持有中老应长期合作有利于老挝利益立场的人数将可能减少。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来说宽松的教学氛围,并且不断优化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来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在课堂中形成和谐友爱的师生、生生关系。一语概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效率,对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锐骐6正是在“SS”六大标准下,基于日产纳瓦拉平台全新打造,是一款具备合资基因、国产价格的高品质SUV级皮卡。

第五个假设是持“不清楚维持中立”观望态度的研究群体是出于难以权衡秩序变动下老挝利益增损情况。表1表明这一假定基本可证实,农业合作、中老合作带来管理技能收益、政府治理面临风险、秩序变动下老挝社会与政治冲突合作风险以及存在其他合作风险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98、-0.093、0.77、0.145、0.144,说明农业合作与管理技能的收益增加将可能降低观望态度群体数量,而对老挝国内政治的担忧以及不确定性的风险可能促使该群体人数增加。

表1 老挝在华精英涉“一带一路”区域秩序共建利益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注:表由作者自制,其中*****分别代表1%、5%的显著水平。

四、结论

中国提出区域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区别于此前在世界秩序中占主导地位的冲突秩序观,对外展现的是和谐秩序观这一新秩序逻辑,也就是说共建区域秩序的各个行为体共存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不是自助与争夺,而是体现在互助。

老挝在华青年精英是塑造老中两国共同利益认知的重要群体,本文前述的数据回归结果,不仅证实了上述论断,同时也表明利益合作与风险领域影响因素状况对老挝在华青年精英的“一带一路”秩序共建范畴内的利益认知倾向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力。中国应加强与老挝双边或多边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和路径,在政府治理领域加强交流和能力培训,以增强老挝政府与中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信心,上述措施将可能减少研究群体中持悲观和观望态度的人数。

笔者在调研期间,深刻体会到中老合作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长期而又艰巨,需要两国几代人共同努力,但万事开头难,既然两国政府和人民都已坚定合作共建的理念与意志,并已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这成绩的实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上所指出的,中国“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两国青年特别是老挝在华青年各阶层精英不仅需要深刻思考其中内涵,还应清醒认识“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中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有利于老挝,也有利于中老关系,纵然未来两国在合作共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与挑战,两国都应坚定地合作下去,唯有如此中老两国才有可能共同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愿景。

[ 参 考 文 献 ]

[1]“一带一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EB/OL].herald/2015-04/07/c_134130469.htm.

[2][老]Danidsala.老挝在多方位、多边、多种形式的关系中所争取的国家利益[J].黎明,2008.4.

[3]高奇琦.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4):82-86.

[4]格尔茨,马奥尼.两种传承:社会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M].格致出版社,2016.49.

中图分类号 :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2019)03-0041-03

作者简介 :宏爱国(MANYVANHDOUANGKHAM NAKHONE )(1978-),男,老挝人,任职于老挝公安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老挝学生协会主席和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主席和老挝留学生老挝人民革命党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标签:;  ;  ;  ;  ;  

“一带一路”新区域秩序构建与老挝在华青年精英认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