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监督媒体:从“世界新闻报”停刊看媒体的权力与监督_鲁伯特·默多克论文

谁来监督媒体:从“世界新闻报”停刊看媒体的权力与监督_鲁伯特·默多克论文

谁来监督媒体——从《世界新闻报》停刊看媒体的力量与监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媒体论文,谁来论文,力量论文,世界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10日,英国传统小报《世界新闻报》因电话窃听丑闻而停刊,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新闻报》及其母公司新闻集团乃至传媒巨头鲁珀特·默多克都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本身竟然成为全球瞩目的新闻,这对于习惯报忧不报喜的西方媒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由此引发了一场对媒体力量与报业监管的争论。

老牌报纸栽倒在违法获取新闻上

《世界新闻报》是一份有着168年历史的老牌周末报纸,1843年10月1日创办于伦敦,1969年《世界新闻报》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这家周报经过多年发展,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报纸之一,据英国发行稽核局的统计,关门前的《世界新闻报》每周发行量在260多万份。

默多克收购《世界新闻报》后,《世界新闻报》开始走花钱购买大新闻的路子,它花钱买下大量有关名流政客的新闻,许多新闻事件中,《世界新闻报》的记者都通过花钱向当事人购买线索而获得独家新闻。原来的《世界新闻报》网站上就有专门“买新闻”的链接,“买一间新厨房、买一辆新轿车,带你的家人去旅游——你的故事就值一笔财富,我们买单。头版独家故事我们将付你数千英镑。总之,明星加猛料,就是高回报。”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世界新闻报》经常曝出名人的丑闻,BBC在对电话窃听事件的报道中称《世界新闻报》“登载了许多揭露有权有势人丑闻的消息,同时也刊登了大量名人的花边新闻”,从王室成员到体育明星,从大牌教练到政府高官,《世界新闻报》不时会做出轰动性报道,从而在英国众多的小报中胜出,成了“星期天小报之王”。

轰动性报道增加了报纸销量,带来大量广告,而报纸有钱了又可以在新闻上投入更多,在这个循环下,《世界新闻报》的偷拍暗访与添油加醋的噱头报道开始越过新闻伦理的边界,时而会触犯法律,但《世界新闻报》并没有收敛,因为与败诉赔偿的金额比起来,小报在炒作中获得的利润更大。直到2007年1月,该报王室事务编辑古德曼与私家侦探马凯尔因在报道时窃听威廉王子助手的电话而被捕。自那以后,《世界新闻报》受到一系列的电话窃听指控,开始时大都是被控窃听名流政要的电话,而今年7月初,英国媒体又曝出《世界新闻报》记者贿赂警察、窃听被绑架女童、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和阵亡英军士兵家属的电话语音信箱,因此引发众怒。

英国的媒体报道称,《世界新闻报》6名记者形成的一个小集团指使私家侦探马凯尔对名人、政客和一般公众进行系统性的电话窃听,为报道搜集新闻线索和素材。《世界新闻报》一系列的电话窃听指控被曝光后,舆论哗然,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纷纷对此进行谴责,英国许多大公司也表态,拒绝或停止在《世界新闻报》上刊登广告。警方也展开了对电话窃听事件的调查,伦敦警察局说,最多有4000人遭窃听。面对一片指责声,新闻集团的老板默多克急忙赶到英国,为了平息众怒,宣布将《世界新闻报》停刊。

新闻集团的跨国扩张受挫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爆发正值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的关键之时。天空电视台是欧洲最大的收费电视台之一,拥有30个自办频道,同时提供500多个数字频道服务。默多克已经持有天空电视台39.1%的股份,打算斥资140亿美元收购剩余股份,实现对这家电视台完全控股。

而此时旗下媒体爆出窃听丑闻,对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发展影响很大。默多克深谙跨国媒体发展需要所在国政府支持的道理,因此与英国政界素来交好,曾对多任首相在竞选时给予支持。所以今年年初时即便有反对他全资收购天空电视台,认为这样会破坏媒体多元化、形成垄断的不同意见,他的并购申请也能通过英国政府的批准。不过此时,舆论对新闻集团的反感很大,默多克旗下的《星期天泰晤士报》、《太阳报》又相继爆出曾非法获取前首相布朗包括其家人私人信息的丑闻,新闻集团的一些媒体遭到外界进一步质疑,这在英国国内激起反对新闻集团收购的强烈声浪。由此,英国议会13日集中投票通过反对默多克收购天空电视台的议案,首相卡梅伦也表示支持议会反对收购的议案。

由于面临外界反对收购的巨大压力,新闻集团不得不发表声明表示停止收购计划。这对默多克来说是一个坏消息,默多克之所以马上关掉《世界新闻报》,主要也是为了挽回声誉,这是一种公关策略,《世界新闻报》收入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里只占据小部分,主动关闭该报,可以避免集团遭受更大损失。

相比之下,默多克更看重天空电视台的收购,天空电视台已经远远不是一个电视台的概念,它不仅运营着数字卫星电视,还提供宽带接入和电信业务,在英国有超过300万用户,现在天空电视台还在开发高清电视和3D电视,可以说它是新媒体时代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全资收购天空电视台,对于新闻集团的跨国媒体布局和收入增长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欧洲,各国都对新闻集团的扩张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对新闻集团旗下媒体在竞争方面不择手段、内容格调相对低俗表示担忧;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强调文化独立与多样,新闻集团作为美式文化的代表,它的扩张会对欧洲本土媒体形成威胁,压制本地多元化的媒介生态。

因此,默多克的并购即便没有窃听丑闻,也要经历英国监管机构的审查,并不会一帆风顺。同时,英国的星期天报纸是个大市场,默多克也不会轻易放弃。有媒体报道说新闻集团最近已经买下了“星期日太阳报”的网络域名,也许已经关门的《世界新闻报》会改成《星期日太阳报》或者成为《太阳报》的周末版改头换面继续出版。

当自律缺失时需要的是规范与监管

最后一期《世界新闻报》在第三页刊登整版社论,为报社深陷窃听电话丑闻向读者道歉。“我们赞赏高标准,我们要求高标准,却痛苦地发现,2006年前的几年间,一些为我们工作的人或者打着我们名义的人行为不符合规范,”道歉声明说,“很简单,我们迷失了方向。”

在西方,新闻传媒被称为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世界新闻报》在最后一期中就刊登了它曾经做过的重大报道,其中很多是有影响力的揭丑报道,如该报曾多次报道过政府高官和议员的性丑闻,让这些政客身败名裂;该报发起的反恋童癖运动,将多位恋童癖罪犯的姓名和照片曝光。可以说,媒体的力量在监督报道中尽显无余,但是,谁来监督媒体呢?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英国还拥有《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等,每周发行量接近2500万份,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一旦迷失方向,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也是惊人的。

英国小报素有窃听电话、付费购买名人隐私、骚扰王室成员等传统,过去几十年里,编辑和记者扭曲的激励制度也令英国小报的道德水准日渐下滑,小报并不关心记者怎么获取事实,他们要的是名人的独家新闻,要的是吸引眼球的轰动报道,记者如果拿不到独家新闻,才会有大麻烦。于是,添油加醋编造,非法侵犯隐私,甚至炮制假新闻,记者开始突破新闻道德底线,而降低新闻道德标准所获得的回报,比犯法所付出的代价高得多。

英国新闻业并不缺少自律规范,甚至可以说比其他国家更注重媒体自律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约束。英国是西方最先开展新闻自律的国家之一,其报业自律在西方国家里也是比较成熟的。不仅主要报纸都有从业人员规范,报纸间还建立了自律性的行业组织报刊投诉委员会(PCC),并且全国记者协会也有道德委员会,具有软约束力量。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基本上超过90%的投诉都得到了裁决。

但是在《世界新闻报》的电话窃听丑闻曝光后,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并没有什么作为,因为该组织的工作流程是,只有当事人投诉,它才会受理,而且也只是进行调解,督促有责任的报纸方面登报进行道歉,并没有进一步的惩罚措施。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只是个行业仲裁机构,不是监管者。因此在电话窃听丑闻发生后,无论是政界还是大众都对报刊投诉委员会的作用和公信力产生了质疑,甚至有政府官员提出要建立对报业的监管机构。

实际上,当自律失效时,还是媒体追踪调查揭开了黑幕。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今年2月英国独家新闻奖评选中,《世界新闻报》参选的是靠卧底记者揭发巴基斯坦板球队在与英国队的比赛中涉嫌打假球的报道;《卫报》参选的新闻则是对《世界新闻报》窃听案的调查。结果《世界新闻报》夺得英国报业的独家新闻奖。而正是在《卫报》的穷追不舍下,《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最终激起公众愤怒,最终导致倒闭。

报纸是靠大新闻来促销的,《世界新闻报》最后一期卖出380万份,由于受丑闻影响,同一集团内的《太阳报》、《泰晤士报》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在《世界新闻报》停刊的最后一个周末卖得都不好,而与《世界新闻报》相近的小报竞争者《星期日镜报》、《星期日邮报》销量分别增长11%和6%,《每日星报周日版》则增长了24%。这些报纸都在有所动作,加大印刷量,或者发行配合性的杂志,以吸引《世界新闻报》原有的读者和广告主,预计接下来一段时期《世界新闻报》空出来的市场将被其他周末报纸瓜分。

新闻集团旗下几张报纸的窃听事件仍然在警方调查中,这次丑闻对于小报来说是个警示,而对于英国报业,丑闻之后面对的则是如何加强对小报的监管,规范其行为,尽管这是英国报纸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标签:;  ;  ;  ;  ;  

谁来监督媒体:从“世界新闻报”停刊看媒体的权力与监督_鲁伯特·默多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