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彝语“na33su33”三维松紧元音格局论文

乌撒彝语“na33su33”三维松紧元音格局

何根源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500)

【摘要】 “乌撒彝族作为彝族的一个分支。其语言属于东部方言中的滇黔次方言中的一个土语。乌撒彝族主要以云南昭通、宣威、贵州威宁为主要聚居区。元音格局作为实验语音学的研究已研究多年,二维的元音格局是目前元音格局主要研究手段。但二维元音只能初步分析出元音的大致格局。本文通过绘制单元音的三维声学元音图考察威宁乌撒彝族的元音格局,对乌撒彝族元音的舌位前后高低及圆唇或卷舌利用三维定位,寻找出其内部变体的表现,并对整体的层级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 威宁;乌撒彝语;三维元音图;元音格局

在描述元音发音时,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舌头与口腔的相对位置来描述,如朱晓农教授指出:“发元音时,舌头在口腔中高低前后的位置会把口腔分割为两个共鸣腔,每个都在某个特定的共振峰频率段共鸣。”[1]在实验语音学中对于元音的描述多用共振峰F1、F2,少数人会加上F3来描述,这种描述方法朱晓农教授认为:“元音的不同能用F1 和F2 的不同来说明,而传统的按照舌位高低前后安排的元音舌位图与共振峰的声学图有大致的对应关系。”[2]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国内对于“松—紧”音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语音分析方法(传统的口说耳听)、实验语音(praat 语图分析上)及Electroglottography(声带电信号)的分析,不够深入细致。本文尝试借助实验语音技术和3D 图像构拟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证,以威宁乌撒彝语“松—紧”音在格局图中的不同表现,揭示其数据特征,试分析松紧元音格局差异。

分别以F1、F2、F3-F2 为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即x 轴、y 轴、z 轴。考察的内容包括:整体的元音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元音在不同维度内的表现及相应的位置关系;验证不同维度中的元音差异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变化是如何表现并且这些变化是否存在相应的规律及联系。

摘 要:借助微课教学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延伸学生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查漏补缺的目标,满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

一、语料的录制和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乌撒彝语na33su33 一支的松紧元音;共有7 对分别是:相对应。

本研究以语文课程的角度切入,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梳理了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的价值:以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可以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最终养成阅读习惯。因此,整本书阅读进入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使得整本书阅读真正进入学生的课堂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录音对象

本文的录音对象分三组,分别为青年、中年、老年(青年指17-35 周岁;中年指36-60 周岁;老年指60 周岁以上);其中每个组当中又分男女两个对比组(男女比例为1:1 共10 人)。由于少年组语言相对不够稳定所以没有纳入本次实验对象。

(二)共振峰数据提取和数据处理

采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 来提取共振峰的原始数据。各组别的共振峰的最终数据先转化为Bark 值然后再用V 值公式转换为V 值,最后采用归一化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首先对原始共振峰数据进行10 等分,对每份进行平均,选取每份的平均值,得到一个由10 个平均值组成的共振峰数据文件,按照不同背景、不同年龄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群体的共振峰数据文件,对其进行统计平均,得到该群体最终的共振峰数据,然后再通过origin 软件对最终的共振峰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绘制成为三维图像。

(三)元音格局的影响因素

(4)紧元音大部分都分布在顶点元音[i]、[u]、[a]围成的三角形中,但与其相对的松元音来说,都为其相对松元音的下方。即紧元音的B1 值小于松元音,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元音,紧元音的舌位更低,开口度较松元音更大。从舌位前后即B2 值上看,基本上所有紧元音的B2 值都稍大于松元音,说明紧元音的舌位更靠后。在7 个松元音中,舌位高低顺序依次是: 在7 个紧元音中,舌位高低顺序依次是:说明松紧元音相比,舌位前后顺序相对一致。

有一天,大姐来我家走亲戚,知道妻子生皮肤病,说要带她去省立医院看一看。大姐是妻子的大姐,家住省城合肥,离省立医院不算远。大姐说,怕就怕不是皮肤病,要不是皮肤病,不及时地看,不是耽误了。妻子说,长在皮肤上不是皮肤病是什么?大姐说,要是皮肤病,为什么不长在别处,偏长在膝盖和胳膊肘?皮肤病只长在膝盖和胳膊肘,是有些奇怪不好解释。妻子推辞说,我抹一抹皮炎平,不好我再去省立医院看。

Escudero 和Boersma 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基频、元音的声学空间以及元音的时长方面都存在差异,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基频通常情况下比男性的高;而且女性的元音声学空间也要比男性的大;在时长方面,也是女性大于男性。对于这种实验结果,他们认为是女性为了努力使发音更清楚的缘故。

Simpson 和Ericsdotter 对德语和韩语中男性和女性元音声学空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德语中还是韩语中,女性的元音声学空间都要大于男性。并且在德语中,女性的元音声学空间比男性相比更靠前、更低;在汉语中,女性的元音声学空间比男性更靠后、更高。[3]

辅音对元音声学特征也存在影响。一方面,元音会受周围辅音的影响,其声学特性会比较接近周围的辅音。比如,元音的央化就是由于辅音的惯性发音而引起的一种元音时长缩短的变化。另一方面,辅音在一个音节里的位置也会引起元音共振峰的变化,在音节开始的地方影响更大。在鲍怀翘的《维吾尔语元音声学初步分析》一文中,控制了元音在音节中的位置,探讨不同发音人的元音声学空间变化,最终得出元音音素变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前面辅音不同的结论。

此外,在本论文中,为了体现出松紧元音的更多声学特征,在下一节中将把松紧元音同时制作二维和三维声学元音格局图。

二、松紧元音格局

在20世纪初,英语语音学家Daniel Jones 提出了一套标准元音系统。这个系统通过“元音空间”的定义对元音进行描写,包括元音之间的舌位关系,用“元音四边形”(Vowel Quadrilateral)来表示。[4]

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里学到相关的知识,获得收获。例如在学习《口技》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直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了当时口技所营造出的场景,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他们对课文的记忆。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以松紧元音的F1、F2、F3 值为基础,绘制乌撒彝语“na33su33”土语松紧元音的声学空间图,观察松紧元音之间的不同声学表现。

图2.1 元音空间的四边形图

(一)松紧元音语料录音前准备及数据处理

录音时,让发音人依据北语录音软件的录入词序依次念读,每个词项一般不超过3 秒,背景噪音低于36db,如出现噪音则重录。录音方法是:将录音话筒插外接声卡再到电脑上录音。录音电脑型号为Dell 灵动系列,软件为斐风,配用MINIBOX 外置声卡和商讯C308U 话筒。录音地点选在云南民族大学重点语音实验室,如发音人身体条件不允许则选在威宁县内满足录音条件的宾馆。为了减小音质上的差异对乌撒彝语“na33su33”土语松紧元音的影响,在校外录音时,采用SamsonC08U 自带声卡的外置话筒进行语音采集。在录音前用“希玛AC804”噪声仪测试静止状态时背景噪音值,录音环境噪音值约在36db 才进行录音。录音软件使用Audacity 1.3 Beta(Unicode),在偏好设置选项中设置录音为单声道、采样率(Sample Rate)设置为44100Hz、采样共振峰(Sample Format)设置为16-bit,并要求发音人对发音词表中的词重复五遍发音并把录音文件保存为.wav 格式,然后对再对满足上述条件的语音文件声学数据进行提取。

笔者提取了词表中各元音的主要元音稳定段十一个点的F1、F2、F3 值并计算F1、F2、F3的平均值;接着运用公式Bark 值的转换公式对F1、F2、F3 的数据进行单位转换,把Hz 值转换为Bark 值。本文的Bark 值转换为保证数据的正确性,除了使用常用的Bark1=7*LN{(f[650)+[(f[650)^2+1]^(1/2)}外,还采用用了Bark2=26.82[(1+1960/f)-0.53 做单位转换并求平均值(两个公式中f 表示共振峰脚注)并作归一化处理。

(7)碾压。面层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1遍,碾压速度为1.5~2.0km/h;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5km/h;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5km/h。

(二)乌撒彝语松紧元音的整体特征

乌撒彝语“na33su33”土语一共有7 对松紧对立的元音: [e]、 [e ]、 [ε]、 [ε]、 [a]、[a ]、[u]、[u ]、[ɔ]、[ɔ]、[ɣ]、[ɣ]、[]、[]。根据两个Bark 值公式把发音人发音的语料进行数据提取转换为Bark 值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结果如表2.1、2.2。

表2.1 Bark1 值数据检验

表2.2 Bark2 值数据检验

根据数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Bark1 的值还是Bark2 的值它们的方差都是小于平均数且卡方数据皆小于0.15;也就是说松紧元音共振峰数据是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研究的。根据实验数据归一分析后得到的乌撒彝语松紧元音的二维声学元音图2.2、图2.3。如下:

图2.2 乌撒彝语“na33su33”土语Bark1 二维声学元音图

图2.3 乌撒彝语“na33su33”土语Bark2 二维声学元音图

三个定点元音及松紧元音的Bark(由于两个Bark 值转换出的数据在二维图各个元音位置相对一致,三维元音图只制作业内使用较多的Bark转换公式即Bark2 值录入origin 软件,通过该软件根据F1、F2、F3 三个共振峰的Bark 值,绘制出以B2 为x 轴;B1 值为y 轴;B3-B2 值为z 轴的三维元音格局图如图2.4。

(1)乌撒彝语“na53su33”土语的元音的整体分布空间比较紧密,[i]、 [u]、 [a]三个元音处于整个空间的三个顶点位置, [i]、 [u]的Bark 值较为接近,松元音和紧元音的相对位置基本一致。

(2)[i]在元音空间中处于最靠前、最高的极端位置,[a]的舌位较为靠后,[ɔ]元音舌位在[u]和[a]连线的中部位置。

5)以移动网络优化省实训基地及校内通信实训室为基础,采用“混合式”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分组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微视频、设备实操、仿真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

如图所示,元音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也就是元音的四个基本舌位,是[i]、 [a]、 [ɑ]、[u]的分布位置。发[i]元音时,舌头靠近口腔顶部位置,舌位处于最高、最前的状态,因此[i]元音被称为“高、闭元音”,为1 号元音。与[i]相对,[ɑ]元音的舌位处于最低、最靠后的状态,为5 号元音。[u]元音和[a]元音处于前两者中间的元音,发[u]元音时,嘴唇较为圆展。同时,舌位处于靠后、较高状态,而[a]元音舌位处于最前,开口度较大。

(3)[ɣ]元音与另一个第二标准元音(second cardinal vowels)相比更靠近中部,听感上与[ ]较为接近,二者区别主要靠发音时唇形来区别。

影响元音声学特征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性别、年龄、声调、辅音等因素。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松紧元音的声调、辅音、性别等有可能影响其声学特征的变量进行了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说话的方式以及策略、风格方面存在差异。而且造成这种语言性别差异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地位、心理、生理以及语言环境和观念多方面影响。而从声学的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的声学参数也存在着差异。

根据以上两个Bark 值公式转换后松紧元音格局图所示,可以得出:

从图2.4 三维元音格局图中可以看出乌撒彝语的7 对松紧元音有如下特点: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一个男人的品行和脾气?我的回答是:找一个上下班高峰时间和一条拥堵的道路,坐在他旁边看他开两个小时的车便一览无余了。——朱威廉

(1)松元音都位于紧元音的左上方(除元音[a]以外),且松元音声学元音格局都在紧元音前,松紧元音前后最为接近的是元音[e]。

(2)三个顶点元音分布在三维空间中仍然处于坐标的三个顶点处,其中元音[i]位于整个三维空间的左上角,元音[u]在整个三维空间的右上角,元音[a]则处于三维图像的最低部。

(3)听感上相差不太大的元音[ɣ]、[]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较远,元音[]与元音[ɔ]的距离则较为接近。

(4)元音的舌位高低也符合该坐标反映出的特点即松元音舌位由高至低为[u]、[e]、[ɣ]、[ɔ]、[ε]、[ ]、[a],紧元音亦是如此。

三、讨论

不论是三维元音格局还是二位元音格局图,贵州威宁“na33su33”一支的方言土语中,松元音都位于紧元音的左上方,即松元音的舌位实际上应高于紧元音且舌位更靠前一些。这一现象与兰正群于2017年使用超声设备对松紧元音舌位观测的结果一致。在录音过程中,笔者发现,实验各发音人在发音时松紧元音的开口度都有差异。在发松元音时,开口接近于自然态;而紧元音的开口度比松元音略大一些。

除了上面的文化词语外,小说中还出现了表现鲁迅故乡乡土气息的“乡土语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方言等。这种民间话语的最大特点便落在一个“俗”字上,这个“俗”字可以同时作“通俗”“低俗”“粗俗”等义解。这类话语形式鲜活,语域广泛,它们往往是简洁精练又通俗易懂,长期为汉民族所喜爱。因此,如何将这种雅俗共赏的话语传译过去,是译本能否有效地感染目的语读者和观众的一项重要因素(周领顺2016:79)。以下将具体考察两译本中关于乡土语言的翻译。

笔者推测:造成松紧元音声学元音格局差异除文中分析的性别、年龄、声调、辅音几方面的因素外,应该还与各元音的发音生理特质有关。口腔、咽腔和喉这三套调音系统在发音过程中,相互的协同关系较为密切。语音格局中舌位的高低,不仅仅是舌体决定的,同时还会受到咽腔及喉部的调音系统的影响,主要依据为:生理解剖结构中,舌体不仅仅存在于口腔,舌根通过咽腔一直延伸到喉部环状软骨附近,所以舌位的高低应该还受到咽腔和喉部器官的影响(如声带)。由于目前实验手段的限制咽腔的变化情况及声带运动与舌根的协同关系目前难以探测,笔者今后也会向这一方向努力探究。

参考文献:

[1][2]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41-242.

[3]Simpson&Ericsdotter:Vowel Space Charanteristics and Vowel Identification Accuracy.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2007

[4]D.Jones,《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J],New York,1932.

中图分类号: H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9)03-073-05

收稿日期: 2019-01-12

作者简介: 何根源(1990.7~ ),贵州威宁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实验语言学。

(责任编辑:日新)

标签:;  ;  ;  ;  ;  

乌撒彝语“na33su33”三维松紧元音格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