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论文_马红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论文_马红力

马红力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650041

摘要:现代工程项目一般具有规模大、精度高、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这些实际需求,就要对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进行革新和完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测量相结合,不断提高测量的效率和质量,这构成了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新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其系统功能和数据处理管理功能的的强大,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信息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建筑企业制定规划方案,做出最终决策;还可以对不同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测量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1.地理信息系统的涵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空间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对地球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收集、储存、整合、管理、显示,从而为理论研究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它一般由五大要素构成,即系统使用人员、地理信息数据、计算机硬件、分析软件和过程。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现实地理信息的专业化数据管理,从其根本属性来讲,该系统是一个具有集中、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参考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进过改进和功能的完善可以在科学研究、资源管理、发展规划等领域发挥极好的效果

从地理信息系统运作的内涵来讲,它是一个经过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空间信息模型,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时它的意义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该地理信息模型对现实的地球空间和实际地理情况进行了结构化的抽象和模拟,用户根据其实际要求对模型进行观测,并从中提取实际需求的数据,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相继出现,但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两项内容:一是通过GIS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二是以GIS为基础,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地理信息软件系统。具体功能如下所述:

1)分析评价与预测功能。GIS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存储,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地理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模型,并且通过科学的算法从中获取相应的评价结果,以此为各项测量活动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这些发展结果的形式主要为函数和命令,进而对未来结果做出一定的定量与趋势预测,并能预测自然过程中的最终结果,将这些数据与特殊倾向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各种决策方案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能够做出最优决策,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2)空间的分析和查询功能。良好的人机界面是实现简便化和人性化操作的前提,为了方便和利于工作人员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通常运用分层建构的方式完成数据库的建立。该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在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时采用原始图像,并且使用经过空间操作的图样来表示信息分析和查询的结果,从而保证了经过处理的空间图像和原始图像具有相同的格式和可视效果。

3)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软件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内容有数据挖掘模块、地质变量信息的提取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物探数据的处理模块及综合预测模块等,其中地质变量信息的提取模块通过使用MAPGIS中的输入函数和空间功能对整体函数进行分析,使该软件系统目前已基本成形

4)数据输出功能。信息的输出形式和输出效率是影响系统实用性的重要因素,地理信息系统在输出功能上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衡量地理信息测量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先进的数据输出功能,能够极大提高地图制图工艺水平,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物质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工程测量侧重于信息的收集,但两者都属于测绘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中能够实现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提升。

1.保证系统环境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要处理很多数据信息,如何确保系统环境的稳定性和正确性成为应用系统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所以,应在满足工程测量基本要求的同时,为地理信息系统配置优质、功能强大且稳定的硬件或软件是保障信息处理正确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我们可以参照以下五点:一是工作人员配置环境过程中应注重周围环境是否稳定、是否具有高性能、是否达到高效率的条件;二是应保障系统具备强大的连接广域网和局域网的能力;三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兼容性;四是使系统环境具有可扩展性,这也是保障设备长期使用不间断的前提条件;五是使环境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这也是保障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2.硬件环境

GIS系统对运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要具备较高的综合配置才能够满足其运行的要求。而从客户端的角度来看,对于硬件运行环境的要求就相对较低,只要能够完成数据的输入、查询、输出等基本功能便可,所以设备配置环境无需很高,满足要求即可。但客户端的主要工作就是浏览网页,所以配置显示器时工作人员必须考虑该设备是否能够达到良好的浏览效果,最好选用一些质量过硬、显存和像素较高的显示器。

3.软件环境与网络环境需要畅通

如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硬件要求达标,那么配置软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保障数据读取过程中的流畅和上传下载过程中的有效性,对网络和软件环境的畅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在对网络配置进行选择时,为了满足相应要求必须提供足够的宽带。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及HUB这些部件共同组成了网络运行环境,网络环境完善后,工作人员还需选择合理的协议,例如IPX、TCP/IP协议等。

4.特定功能的系统模块

为了适应工程测量的实际需求,需要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模块,目前地理信息系统要建立和完善的有四种模块:第一是对地图进行管理的系统功能模块,地图是工程测量的重点内容,该模块要能够实现较强的地图编辑和图库管理功能,对不同格式的地图进行准确的转换,检测样本地图中出现的误差并进行及时的纠正等等;第二是辅助做图的模块,地质图纸是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基本依据,地理信息系统要能够辅助人工将图像直观形象的予以描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第三是进行设备管理的模块,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和外设功能的操作能够减小系统数据分析和运行中的偏差,并且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修复性处理;第四是电网分析模块,该模块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已经具有的数据和电网图的基础上,可以精确测量出软件系统的平稳性、组抗性,进一步加增强对工程项目决策的实际作用。

三、结束语

工程测量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亮,艾弟.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

[2]王培植.现代GIS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2(04).

论文作者:马红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论文_马红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