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论文_陈永丰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论文_陈永丰

阳江高新区平冈镇畜牧兽医站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并根据其分析结果,基于环境控制、消毒、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保证养猪质量从而扩大健康猪群。

关键词:猪气喘病;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引言

猪气喘病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具有慢性、接触性性质猪群传染病。主要发病症状体现为喘气和咳嗽,发病症状主要存在于肺组织、呼吸道、肺门淋巴结以及纵膈淋巴结当中,并且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猪和病猪。

1.病症分类及症状

猪气喘病根据病程可以分为隐性、慢性以及急性。急性猪气喘病主要存在于小猪以及怀孕猪身上,病猪呼吸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猪群,呈现出平均每分钟60-120次以上,严重情况下,张口呼吸,会出现口鼻流沫现象,并且呼吸声音如拉风箱一般,咳嗽次数较少,并且声音低沉,时常也会出现阵发性咳嗽症状,而且病死率较高,逐渐会转变为慢性病症。慢性猪气喘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在每天清晨赶猪、喂食以及运动之后,咳嗽症状最为明显,病猪在咳嗽时会呈现出站立不动、头部下垂、拱背伸颈,同时病猪会体现出用力咳嗽状况,严重情况下,会经常出现痉咳,并且腹式会出现呼吸,减食情况。隐性猪气喘病期间,病猪不会表现出任何病症,偶尔会有个别猪出现咳嗽现象,同时发育期间在一般情况下剖检时会检查出肺炎病灶情况。隐性猪气喘病在老疫区中的病猪占据了较大比例。

2.病理剖检

剖检过程中,能够清晰了解到,病变是由肺部心叶开始,逐步扩散到尖叶,中间叶以及隔叶前下部。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之间有较为清晰的界限,两侧肺叶病变具有对称分布特点,并且呈现出灰黄色、灰白色以及灰红色,硬度明显有所增强。另外,从外观上来看,与肉样或胰样相似,其切面组织具有致密性,从小支气管中可以挤出粘稠、浑浊液体,纵膈淋巴结与支气管淋巴结出现肿大现象,且淋巴组织呈现出弥漫性增生性质。

3.猪气喘病流行特点

(1)猪品种、年龄都是感染该病因素,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品种猪都可能患上猪气喘病,其中哺乳期以及幼龄猪最容易感染此病。另外,病原在哺乳期就开始传染,由大猪传染到小猪身上,使得小猪在6周龄左右时才出现临床症状[1]。成年猪大部分都是慢性或隐性病症,母猪在妊娠后期时常出现急性病症,导致了较高病死率。

(2)在新疫区中,时常发生爆发性流行现象,大部分表现为急性,病症较为严重,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相对较高。在老疫区中大部分呈现慢性猪气喘病,症状相对不太明显,并且病死率较低。

(3)猪气喘病没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不过大多数发病时期是在寒冷时分。原因是,在气温急剧下降时,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猪生存环境较为阴冷并且具有一定潮湿度,猪群较为拥挤,同时饲养员没有注重环境清洁、消毒,使得猪生存环境条件降低,以此促进了该种病症流行和发生。在对初期和中期病猪采用了药物治疗方式后,其病情只是暂时有所好转,在日后生存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大复发率,并且后期难以医治,以增大了病死率。

(4)在猪气喘病流行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继发感染情况。比如继发淋巴杆菌病胸膜肺炎等相关病症,致使病死率增加。

4.防治措施

4.1治疗

猪气喘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措施,其中药物主要为卡那霉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土霉素、土霉素以及卡那霉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药物[2]。其中,对于治疗气喘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鱼腥草±卡那霉素和鱼腥草±土霉素两种药物,并采取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其他两种药剂对于猪气喘病也有着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太理想。即使对于该种病症有所治疗方式,但是在平常饲养过程中,还是应当注重预防工作,加强预防措施,可以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以及SEW技术(早斯隔离断奶技术),以从根本上做好病症预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预防

4.2.1环境控制

在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其饲养环境进行一定控制。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较为寒冷,气温较低,一般规模猪场都是采用封闭式饲养方式,为了保证猪场内部气温,时常将门窗紧闭,还有一部分为了增强保温效果,在窗外会加设一层塑料薄膜。在这种情况下,猪场内部没有维持良好通风性,使得场内空气混浊,一些有害气体超标,比如二氧化碳、氨气等等,这就为猪气喘病提供了流行条件,使得猪病情加重,不得以控制。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保证场内气温的同时,也要对其猪场通风性起到良好保障,在通风基础之上进行保温措施,以控制猪生存环境,降低病毒传染率,以减小发病率[3]。

4.2.2环境消毒

在猪饲养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在对饲养环境加以控制同时要注重对其环境采取定期消毒措施。为了有效消除环境当中所存在病毒,猪场内部应当每周带猪进行一定消毒工作,在发病严重时期,可以适当增加猪场内部带猪消毒次数;另外,在生产区也要注重消毒工作,可以在生产区每10天进行一次消毒。与此同时,在每次转群过后,都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将猪场环境当中病原体尽可能完全消除,预防猪患病,在此过程中消毒药可以采用2%左右次氯酸钠,也可以使用0.3%左右过氧乙酸,两种消毒药之间可以交替使用,其消毒效果更为显著。

4.2.3避免应激

不同年龄段猪混群现象、流水式猪场、猪生存环境过度拥挤等情况都为猪气喘病提供了流行条件,在这些环境之下,猪较容易患病。所以在饲养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重尽可能避免这些应激条件,以降低猪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保持猪群健康发展。

4.2.4猪支原体弱毒苗免接种

该种接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猪自身抵抗病毒能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目的。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药剂注入胸腔之中,肌肉注射方式无效,并且在注射药剂之前,要将病症较为严重猪进行淘汰。在疫苗接种过程当中,要注意前15d以及注射疫苗后2个月之内不能对其喂养卡那霉素、土霉素等药物饲料,这些药物对疫苗会起到抑制作用,使其接种疫苗不能发挥出其作用。另外,后备猪和种猪在每年8-10月份之间免疫一次,每头猪免疫剂量要维持在5ml,并且要在其右侧胸腔进行注射,具体注射位置在倒数第二个肋间。仔猪可以在5日龄之内采取早期免疫措施,其免疫剂量为常亮一半,也就是2.5ml,同样采取右侧胸腔注射方式,这样做可以使得仔猪产生免疫力时间较早,提升其抗病能力,从而降低了育肥以及育成猪感染率,并且对仔猪采取免疫注射方式较为方便可行。

4.2.5培育健康猪群

首先,在对猪采取接生时,一定要注重消毒工作,分娩后,将其及时送到哺育室,要保证母猪产仔过程中,仔猪不落地;与此同时,在建立起与外隔绝的哺育室,在其门口设置消毒池,只许哺育人员进入到其中,以此来保证消毒效果,减少发病率。其次,要遵循自繁自养原则,杜绝从其他单位买入病猪现象,其关键在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各项防疫工作,并且能够按照规定工作流程进行防疫工作,严格隔离饲养。母猪要在其隔离环境中采取单圈饲养方式,以便于观察其后代是否会出现猪气喘病,另外,在此种饲养模式下,连续观察2-3窝母猪后代情况,在仔猪断奶时检查其是否患有猪气喘病,如果没有患病,则说明母猪健康,再从健康仔猪中进行选育,以保证猪群健康性,并逐步将健康猪群扩大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气喘病是时有发生,所以在饲养过程当中,要注重其预防工作,对其发病猪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使得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逐渐发展健康猪群。

参考文献:

[1]靳文华.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7, 38(7):22-23.

[2]刘文进.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 畜禽业, 2017, 28(7):33-34.

[3]江映华, 梁宝莲. 猪喘气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 兽医导刊, 2016(2):133-133.

作者简介

陈永丰 1982月1月1日 男 广东阳江 汉族 助理兽医师 毕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历,专科究研,动物医学

论文作者:陈永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论文_陈永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