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论文_袁梦娜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论文_袁梦娜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山东威海 264209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深入现场进行水文地质勘察,采集、整合与分析水文地质资料,明确标记水文地质危害较大的区域,以此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可靠依据。由此可知,全面探究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分析

积极开展水文地质勘察,整合评估勘察资料,有助于全面掌握地质结构环境特征、地下水文环境特征以及客观变化规律,进而为编制工程设计方案与工程施工组织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含义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分析地下水文环境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掌握地下水文环境属性特征、理化性质与客观变化规律,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对既定范围内的地质岩层构造进行分类处理,以便为工程施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地下水文环境变化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地表水位忽升或骤降;第二,地下水水位波动较大。地下水文环境变化,这不但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还会对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气候环境变化、自然环境变化与河流湖泊变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水位波动。一旦水位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则会增大岩土体密度,加快石膏体与钠盐层溶解,进而腐蚀工程结构,缩短建筑工程使用寿命。此外,地下水位上升幅度超过安全限定范围,会造成土壤盐碱化,加快工程结构腐蚀速度,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固性。

3水文地质问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1制定完善的地质勘察方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队伍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水文地质勘察加护措施,规避水文地质问题。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特征、地下水水位与地下水理化性质等关键要素,编制完整可靠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报告,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再者,依据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报告,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控制水文地质问题,避免其进一步恶化。

3.2优化勘察技术手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也使得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同样的,对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也不例外。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合理应用多元化科技手段,提升勘察工作效率,加强勘察结果精确性,以此为后续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关部门应当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适当加大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投资力度,优化勘察设备配置,为勘察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与技术支持。另外,积极引进勘察设备,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勘察设备操控水平,确保勘察设备发挥实际作用。且定期对勘察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优化勘察设备性能,确保其为勘察工作提供良好服务。

总之,施工方务必注重勘察设备、勘察技术与勘察人才的引进,为地质水文勘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与国家科研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全面了解国际勘察技术发展动态,定期更新勘察设备,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聘请高素质的勘察技能人才,从而不断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效率。

例如,近年来,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使用的车载式CPT、履带式CPT、水陆两用钻机,这极大的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施工方还要注重勘察技能人才培养,与专业院校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同时,面向全社会招聘教职人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此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供高素质人才。

3.3加大勘察工作监管力度

从性质层面来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属于技术咨询工作。水文地质勘察监管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而强化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落实效果。水文地质勘察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整个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流程符合标准要求,最大限度的减轻水文地质问题的不利影响。

另外,依托各类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加大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监督控制力度,为工程施工方提供及时且准确的地下水位变化信息,从而维护施工安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客观的说,地下水文忽升或骤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地基土体结构稳定性。为此,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观察地下水文变化情况。在优化技术设备的基础上,指派责任意识强、经验丰富且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以此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

3.4加强水文地质评价

针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水文地质评价至关重要。积极开展水文地质评价,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水文地质灾害,还能够增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固性。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评价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全面动态监督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预防其对地基结构的危害,让整体建筑工程维持安全稳定状态;第二,根据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报告,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加强施工组织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第三,立足于整体工程角度,加强水文地质勘察信息的系统性、可靠性,客观评价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第二,例如,地基压缩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与粉质土,极易引发砂体流动或管涌等问题。相关人员应客观评价水文地质勘察数据,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3.5仔细观察地下水位变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潜水位不稳定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体工程质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应立即找准渗漏点,采取修复处理手段。相关人员要加大对地下水位变化的重视,尤其是地下水抽取与地下矿体开采等。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立即纠正,追究相关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加大施工人员培训力度,促使其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从根源上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最后,加大地下水理化性质研究力度。通过测试与分析地下水理化性质,保证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报告的准确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各种水文地质问题,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与此同时,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优化勘察技术设备,完善人员配置,从而彻底提升勘察水平,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吕宏博.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民营科技. 2018(10)

[2]黄云.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智能城市.2017(07)

[3]郝文霞.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14)

作者简介

袁梦娜(1984-7),女,汉族,黑龙江巴彦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论文作者:袁梦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论文_袁梦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