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_活动课程论文

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_活动课程论文

构建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课程体系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思想与微观的教学实践相联系的桥梁。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而难度很大的问题。

几年来我校把构建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做为教育科研的重点课题。面对21世纪社会对人才高素质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把编制课程的科学性、现代性及方向性做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保证。自1992年以来,经过市场调查、走访专家、学习外地经验,审慎地实验、修改,初步地确立了能反映我校教育总体内函的课程结构,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三类课程有机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这一课程结构的实施对深化我校的教育改革,创造我校的办学特色,起到了定向、督促的先导作用,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观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良好的劳动素质,起到了保证、促进的推动作用。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突出的职教特色。

一、优化学科课程的结构

学科课程是完成职业教育目的的基本课程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掌握专业系统知识为目标。在学科课程的设计中,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学科系统,以实际、实效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为基础,普遍增强了文化基础课程的实用性。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主导学科和保证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实用学科,形成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核心,专业理论为专业技能服务的学科课程结构。学校十一个专业,文化基础课程基本开齐,并在两年内完成。保持基础文化学科向学生传递人类积累的最宝贵知识财富的传统优势,为学生的再学习奠定文化基础。专业理论课程依据专业能力的基本需求调整知识结构,强化了专业主体学科的内函,突出了专业技能的外延,发挥实用学科对现代技能、现代知识的更新和补充,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纯理论的学术体系。如工科专业中的《物理》、《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四科都是单本教材的独立学科,在我校则依据微机应用、工业自动化、仪表等不同专业对该系列学科知识的不同需求,将四科内容有所侧重的重新编排,既保持基础知识的共性,又突出专业需要的个性,构成不同专业,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模块式”教学体系,达到基础知识够用,实用知识会用的学科教学目的,为各专业的技能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内相近学科的优化组合即精简了教学内容,又发挥了专业理论的工具性、职业性的指导作用,为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科课程结构的优化避免了传统学科知识的重复,带动了学科内容的改革,突出了专业培养目标,也必然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和业务的再进修。传统学科模式下培养出的职业教育的教师都需要从观念上打破传统学科意识,适应职业教育以实现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要求,研究各专业、各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方法。编制教材、改进教法,形成各学科都为实现专业目标为核心的教学合力。总之学科课程的优化,推动了教学思想的转化,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从学科课程的建设上体现学校办学的特色。唐山地区很多县职教中心的课程设置借鉴了我校的经验,起到较好的指导效果。

二、拓展活动课程的功能

活动课程是学生获得并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培养专业特长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须课程。它不仅体现在周课时的专业实践教学中,更突出的反映在周课时外的学校活动中。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以专业技能特长生的数量做烘托,以学生整体就业能力为依据的。活动课程就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直接经验为内容的现代教育课程。我们在活动课的设计中,突出对学生专业实用能力的综合培养,把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拓宽专业转换能力为重点。与学科课程一样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安排。使学生获得主体意识,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获取知识和能力,使其能生存,会创造。活动课程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专业技能整体水平。二是调动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开拓第二职业。在我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突出专业技能的实践活动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中英文打字、书法、英语口语、微机指法、形体训练等基本技能活动课程,并逐年增加。各专业的技能教学有活动课程的课堂保证和课堂之外的强化、比赛、展示等竞争性技能活动。即弥补专业实习课时的不足,也克服了辅导针对性不强的缺陷。有益于专业特长生的发现、发展;有益于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我校美术专业的活动课程贯穿在每单元教学过程的学生实训中和单元教学结束后的学生作业展示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学生活动内容和活动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有显明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听讲、临模、作业作品中都精力集中,创造发挥自己的思维及技艺,争取在单元教学结束后的作品展示上排名、授奖。这种突出专业技能的活动课程提高了美术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技艺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个性,创出特色。我校办公自动化专业、微机应用专业的字表处理水平就是在全校选拔,集中培训、重点培养的高质量强化活动教学中选出尖子,发挥特长、扩大成果,不断提高微机操作教学标准的。充分发挥了学校主导专业的技能优势。在近几年的省、市各类微机字表处理比赛中我校都获得团体、个人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保持了我校重点专业的优势,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为招生吸引了生源,为分配开创了渠道。

依据职业学校办学性质,我们重视了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开发,通过有专业技能的活动课程开拓学生的第二职业,提高学生的岗位转换能力。在学校内开展了非微机专业学生学微机操作,非艺术类学生学美术、音乐,并在全校进行礼仪教育和公关知识讲座。通过学校组织的多种形式公共性综合职能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跨专业的综合分析能力。活动课程适应教育现代化的社会需求,具有科学的弹性和灵活性。益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开展;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隐形课程的设计

隐形课程是保证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课程。它以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为内容,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教育过程,老师的言传身教,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等都是隐形课程的教育过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敬业精神等等都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即渗透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在活动课程的行为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具有潜隐性。我们把隐形课程做为职业教育的重点课程,编制在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中,使其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形成各方位都共同实施的德育教育的合力,使学生无论在教室、宿舍、实习室、饭堂都生活在严谨规范的隐形教育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强调学校各部门都将对学生的行为品德教育列入学校的课程教育之中。校领导要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形势教育等等;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专业,进行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隐形课程设计;实习指导教师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会活动以职业咨询、社会调查、创造专业文化等等为基本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创造职业氛围。隐形课程是既教会学生生存,又教会学生做人的深层次的教育课程,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承担的教育职责。将隐形课程列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我们还仅是刚刚尝试。隐形课程内函及其意义还需深入的挖掘和认真的研究。

我们初试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是我校教育研究改革的实验,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突出了实用课程的地位,强化了学生活动课程的作用,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对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生存能力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掌握现代职业,现代技术起到了保证和桥梁的作用。我校大批毕业生都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住考验,找到工作并能受到极好的评价,就得益于我校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设计和突出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学质量。建设科学的学科课程,灵活的活动课程,充实的隐形课程的课程体系,仍是我校今后教育教研的重点课题。创造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我们将用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去改革、完善。

标签:;  ;  ;  ;  

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_活动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