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黄彦丽

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黄彦丽

黄彦丽

(黑龙江省萝北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2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收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后,成功救治患者25例,其中黄疸1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吸入性肺炎3例,心律失常4例。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救治时除了提高其生存率以外,还要保证其无后遗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95-01

新生儿窒息是指因为产前、产时或是产后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气体交换或者是血液循环障碍,在出生后的1分钟内,幼儿无呼吸或是呼吸抑制。此病是新生儿在围生期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窒息发生以后,因为缺氧能够对小儿的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都造成不良的影响,出现严重窒息的患者还会导致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25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男12例,女13例,孕周小于34周者6例,37至42周者16例,大于42周者3例。25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中,顺产14例,剖宫产9例,经阴道产钳助产2例。

1.2 方法

需要对患者母亲详细的询问是否有全身性疾病,例如严重贫血、糖尿病、肾脏疾病以及慢性高血压等;产科疾病例如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等;是否吸烟、吸毒等。近来单独的Apgar评分不应该再以评估低氧或者是生产时窒息或者是神经系统预后的唯一的一项指标,特别是在早产儿可能患有其他疾病时[1]。所以现在以以下标准诊断是否窒息:脐动脉血表示出现严重代谢性或者是混合型的酸中毒,pHi7;Apgar评分0~3分,并且持续时间大于5分钟;出现昏迷、惊厥以及肌张力第、多脏器受损等神经系统表现。关于此病的治疗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建立自主呼吸,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维持心率、血压在正常范围,保证足够心搏输出量;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常是重点。目前所采用的都是国际上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1)保持呼吸道通畅;(2)建立呼吸;(3)维持循环;(4)药物治疗;(5)评估。其中尤其要重点强调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复苏气囊、气管插管取代了传统的口对口呼吸法,能有效改善缺氧,为窒息患儿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护理

2.1 保暖

在进行复苏时需全程保暖,将断脐后的患者侧卧在辐射台上,温度调成28~30°,擦干其体表的羊水。

2.2 通畅呼吸道

摆好体位再把肩部以布卷垫高2~3cm,使颈部可以轻微的伸仰,减少呼吸道弯曲度。分娩出后,马上使用一次性吸管把口、咽、鼻粘液以及羊水洗干净,如窒息严重协助医生进行镜下气管插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建立呼吸

用手拍打弹患儿的足底或者是摩擦背部来促使其出现呼吸。在经触觉刺激后,如果出现正常呼吸,心率大于每分钟100次,其脸色转变为红润者可予观察;如呼吸仍暂停或抽泣样呼吸,心率小于每分钟00次,应立即给氧,通气频率每分钟40~60次;如果其扔是无规律性呼吸或者是心率仍小于每分钟100次,则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

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合理的用氧,根据患者处发绀的程度可以选择用鼻导管、面罩或者是头罩进行吸氧;轻度以及中度缺氧者采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每分钟1~1.5L;重度缺氧者可给予头罩给氧,应选择患者适应的头罩,用氧流量为每分钟5~8L,同时需要监测PaO2和TcSO2,以维持PaO250~70mmHg、TcSO285%~92%为宜,处理后的患者如扔旧呼吸困难或者是其缺氧的症状没有改善时,可使用人工呼吸机给氧,但浓度不应过高,时间也不应过长[2]。患者若仅是喘息而无自主呼吸且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可以使用复苏器加压给氧。如患者在进行复苏时出现以下几种指征即需要再20秒内完成气管插管。有胎粪粘稠或者是在声门下有胎粪的颗粒;在使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后,扔出现紫绀或者是心率在每分钟80~100次不再继续加快者;需进行气管给药者;疑诊膈疝儿。

2.4 保持安静

复苏以后的患者需要有专门的人陪护,保持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环境,其治等需集中进行,勿搬动其头部,以预防颅内出血。

2.5 营养护理

根据胃肠的消化以及吸收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复苏后若患者吞咽及吸吮的功能较强,可予以母乳喂养,在其吃完奶后将头部偏向一侧,头颈的部位稍稍抬高,可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病情较重,吞咽以及吸吮无力的患者应给予静脉或者是鼻饲的方法保证热量的供给。

2.6 药物治疗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可应用。在患者进行体外心脏按压30秒后扔无好转者,可遵医嘱给予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或者是气管内注入。纠正休克、酸中毒,分娩前4小时孕妇使用麻醉剂,胎儿在出生后其呼吸被抑制者可使用纳络酮。

3.结果

经过我院的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后,成功救治患者25例,其中黄疸1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吸入性肺炎3例,心律失常4例。

4.讨论

凡能够使胎儿或者是新生儿的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一种因素均能够引起窒息,多数都与胎儿的宫内环境和分娩相关。孕母因素、胎盘的脐带异常、产妇的分娩过程异常以及胎儿自身因素,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羊水或者是胎粪被吸入进气道从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等[3]。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液循环以及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因此导致呼吸衰竭再继而引起了循环、中枢神经以及消化系统和代谢方面的变化。大多数正常的新生在儿生后的2秒钟就会开始呼吸,5秒钟后就开始啼哭,10秒到1分钟就可出现规律呼吸。新生儿窒息多数都是胎儿窒息的延续,其本质就是缺氧,是能够引起一系列病理的生理变化的。

【参考文献】

[1]李良荣,赵云战.67例新生儿窒息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508-509.

[2]薛丽琴.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53-654.

[3]高海燕,孔彩玲.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18-619.

论文作者:黄彦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黄彦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