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技术论文_赵鸿斌

探讨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技术论文_赵鸿斌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电力系统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则使相关技术得到了更多关注。基于此,本文以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需注意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予以分析。再以此基础,论述相关施工技术流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论述,明确技术要点,服务于后续具体工作。

关键词: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带电跨越施工

0前言

带电跨越施工在现代电力系统建设中时有出现,一般线路电压越高,施工难度越大,安全工作、技术难度也较高。此前学者分析认为,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应重视障碍物处理,并结合工程地点具体态势拟定作业方案,但针对性分析相对不够深入,本文尝试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技术做进一步探讨。

1.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1.1障碍物处理

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过程中,面临较多的障碍物,如我国广东省地区,水网发达,多存在河流、建筑设施等,需要在作业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结合一般共康信息,可将各类障碍物根据处理难度进行分解,如各类河流、居民区,可进行处理且难度不大,可作为1列障碍。大型建筑、电气设备,处理难度较大,为2类障碍。针对一类障碍,一般可通过架空线路进行应对,实现障碍物的直接跨越。2类障碍的处理相对复杂,可结合通信作业、输电作业需求,调整线路连接的角度,控制水平交差角,一级通信线之间的水平交叉角应大于45°,二级通信线之间应大于300°。

1.2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在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地点区域特征,合理选取施工方式,规避各类风险、隐患,降低施工难度。如出现输电导线邻档断线时,应进行交叉跨越限距校验,根据施工要求和区域通信、用电特点,合理确定施工方案。部分地区存在电力线路跨越杆塔需求,结合当前行业内规定,应做安全水平距离的测定。进行输电线路跨越架设时,需要分析区域特点,如存在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等出现交叉情况,所有较差距离应在200米以上。导线温度的选取不宜低于70摄氏度。施工地点存在温度变化、存在特殊作业环境,也应根据其输电距离等参数做导线温度计算。

2.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技术流程

2.1前期准备

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般要求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可细分为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信息收集,二是施工图纸出具,三是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要求。建议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实地调查,了解各类关键信息,包括输电、通信需求、障碍物信息、居民居住信息以及安全隐患信息等。所有信息收集完成,应出具详细的调查报告。根据信息结果出具施工图纸,因跨越施工存在特殊性,可在传统二维图纸的基础上,引入BIM模拟技术,使图纸能够立体、客观呈现建设区域的各项信息,并通过动态模拟的方式,代入各类参数了解设计的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方案为基础,根据优化后的施工模式,做跨越相关具体设计,了解距离、高度等关键参数,并将物料存放、车辆进出、管理作业条目等内容明确于各类标准文件中。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明确特殊工况,如上文所说的各类障碍,尤其是2级障碍,均应做好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跨越架施工

跨越架施工环节,要求选取适用性较高的材料,为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如脚手架的制作,一般选取韧性理想的非金属材料,以免出现电力安全问题。用于脚手架搭建的各类材料,其直径应在15cm左右,长度应结合工程建设所需确定,原则上不低于5m。建设跨越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早期收集所获信息,保证施工安全,做好基底部分处理。搭设过程中,要求保持杆与杆之间的间距达到0.5米以上。施工时应控制好竖直杆的埋深,埋深深度应大于1m,并且交叉跨越杆搭接位置接头长度不小于0.2m。中下部分的搭建,强调安全性,主要安全保护措施为加强稳定性,以延展性和硬度较为理想的金属材料做中下部位的捆扎。同时应用同类材料进行稳定性辅助,必要时可增加接地部分材料的数目。对于上部杆塔,主要强调应用具有绝缘性和延展性优势的材料进行连接,如覆盖绝缘皮的金属丝等。要求交叉跨越架四角与地面处于垂直状态,为避免人员出现安全风险,应对跨越架顶部进行额外保护性架设。

2.3线路施工

线路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在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中,主要重视四个原则,即合理的计划、完善的导线牵引、合理的牵引地点、高质量展线作业。应结合早期收集所获信息,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可行,包括线路架设方向和沿途的障碍、架设施工的规划等,一般应在施工前清除障碍,并保证所有架设活动严格按照既定方向进行。在此过程中,支设好导线线盘,处理放线滑轮悬,保持其稳定性和位置精准。导线牵引需借助是设备进行,包括绞磨等,使整个架设过程有序,且保证安全性。当滑轮到达滑轮顶处时,需根据施工要求和完成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继续放线,或收紧导线。施工接近完成、满足通信和输电要求后,应做导线绑扎,并拆除搭建的各类设备。

3.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017年10月,某地进行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结合其经验,对相关技术做具体分析论述。该地位于我国广东省内,因水网发达,技术人员首先针对地点特殊性进行考察,收集了不同障碍物信息。包括河流、居民区以及现有电力系统建设情况等,共发现1级障碍12处,2级障碍3处。1级障碍采用架空线路处理法,在设计工作中进行抬高处理,平均提升高度1.45米,最高高度提升1.62米。3处2级障碍,分别采用斜式施工的方式,绕过主要障碍物,于工期分析过程中,延长施工期限17天。因在建设过程中牵涉到与其他线路位置重叠的问题,所有重叠区域均做垂直升高,根据交叉线路的电压等级确定升高高度,38千伏以下线路,升高1m,每增加一个电压量级,高度增加0.5米。

在进行跨越架施工施工时,选取竹制材料进行跨越架的搭建,按照业内施工的基本要求,材料直径设定在15cm,长度应结合工程建设所需确定,最短材料长度5m,最长7.5m。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保证脚手架的搭建质量,应用直径2cm的钢绞线进行固定,固定效果理想。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破坏,于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分析了线路架设的具体需要,选取工作参数可变的机动绞磨。进行导线相关施工时,采取人员校对、机械牵拉的方式,每完成5m左右的牵拉进行一次位置信息核对,确保方向无误后继续进行牵拉作业。施工人员使用钢丝绳对导线进行锚固,在地面压接导线,最终工程如期完工,质量良好。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电力系统和通信活动,使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技术得到广泛重视。相关施工过程中,需重视因地制宜原则,并做好障碍物处理。施工的基本流程则包括前期准备、跨越架施工、线路施工三个方面。工程实例证明了上述施工流程和具体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可作为参考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5106-1999.

[2]《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3]欧启相.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及带电跨越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93-94.

[4]《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2012年版).

论文作者:赵鸿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探讨22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带电跨越施工技术论文_赵鸿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