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弹先行曲,听新柳枝唱--从一个小语种三年级复习课的想法_杨柳枝论文

请不要弹先行曲,听新柳枝唱--从一个小语种三年级复习课的想法_杨柳枝论文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由一节小语三年级复习课想到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朝论文,杨柳论文,小语论文,请君莫奏论文,听唱新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但现实教学中的复习课却不尽人意,如复习的内容太单一,复习的形式太单调。

到底该采用怎样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激趣、省时、高效的目的呢?2010年上半年期末结束时,浙江省绍兴县小语领雁工程培训班学员李亚红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令笔者茅塞顿开。设计时,李老师将旧知与新知有机结合,仿佛用一根丝线将散落的珍珠有序地串联起来——用巧妙的方法将第一单元的知识有趣地梳理了一遍,让孩子不但在有序的梳理中实现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巩固,还在有效的梳理中查漏补缺、得到知识的拓展,获得了新知。整堂课,教师都上得有情有趣,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师生共同演绎了复习课的精彩。

一、词语复习:时人莫小池中水

【课堂写真】

师:老师非常高兴能和三(1)班的小朋友一起来上一( )语文课,看到你们那一( )的笑容,老师就更开心了。

生填量词。

师:孩子们,你们到这里来上课,带来了哪些东西?

生:……

师:聪明的你能听出来老师想强调什么吗?可别小看量词哦,量词的作用可大了!不信?老师来说一句话,你把量词省略了,会是怎样的结果:“他给了我一把枪。”是呀,如果少了个量词,句中的“我”就已经上西天了!笑话归笑话,咱们还是来欣赏一幅图吧,请你用上量词说说你看到的景物!

生交流看到了一只燕子,一棵柳树,一朵荷花。

师:是呀,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大自然的景物是多么迷人啊!一说到燕子,你们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一个小生灵呢?

生:背诵第一课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师:一身羽毛、一对翅膀、一个尾巴,简简单单的三个量词,就把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我想表示很多很多的燕子,那我可以换上哪个量词?

生:一群燕子。

师:一群燕子停歇在几痕细线上,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怎样一个画面?

生: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那是什么吸引着燕子从南方赶来?

生:是无限的春光。

师:是的,是无限的春光!(屏幕出示:青的草,绿的叶)

师:屏幕上的这幅画面,你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段落来形容?

生:读《燕子》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这个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比较难写,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师:就你了。你既自信,又大胆,了不起!别的孩子,请你们写在作业纸的第一题上!

师报“聚拢、增添”,生书写。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你写出一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

生写后交流,有“甘甜、疾病、奔跑、死亡”等。

师出示动静、呼吸:看看这组词语又有什么特点?请你写出一个和他们结构相同的词。

生交流“开关、生死、多少、是非”等词语。

师:同学们平时积累的词语真还不少,其实有些词语的组成很有意思,只要你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的秘密,那这组词语又藏有什么秘密呢?(屏幕出示“莲蓬、蜻蜒”)

生:这两个词语都是同一偏旁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写这样的词语吗?

生交流:莲花、蚯蚓、河流、沙漠等词语。

师:这也难不倒大家,老师可来劲了,来点更难的考考大家!请你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行吗?的吗?

生(情绪高涨):行啊!

师屏幕出示相关的词语意思。

1.形容紧紧靠拢在一起。

2.形容舞姿轻快优美。

3.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生:第一个是“挨挨挤挤”。

师:你能说几个这样结构的词语吗?

生:高高兴兴、开开心心、顺顺利利。

师:真不错,一口气就报了这么多,还有要补充

生:第二个是“翩翩起舞”。

师:你能说几个这样结构的词语吗?

生交流:洋洋得意、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师:你们真是好样的,看来平时的你们一定都是勤于积累的好学生。那第三个呢?

生:第三个词语是“万紫千红”。

师:它是描写什么季节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生:它描写的是春天的季节。还有阳光明媚、百花齐放、景色如画……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词语,你能为同学们读一读吗?

生齐读屏幕上AABB式、AABC式及描写春天的词语。

【赏析感悟】

“高楼万丈平地起”,文章亦然。字、词、句、篇,由“字”成“词”,连“词”成“句”,集“句”成“篇”。“词”下接“字”,上连“句”、“篇”,由此词语确立了自身在文章这座大厦中的地位。因此,词语教学在平时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堪称平时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有效的词语教学,学生依托文本,深人品味推敲,感悟词语潜在的、隐含的意思,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使教学根深叶茂,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砖瓦”。李老师深谙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因而在词语复习上花了较多的时间,用了巧妙的设计。李老师不但复习了量词及由近义字、反义字、相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还复习了AABC、AABB式词语和描写春天的词语。李老师仿佛是一个穿针走线的能工巧匠,用一根无形的“丝线”将散落的“珍珠”有序地串联起来——用巧妙的方法将第一单元的词语有机地梳理了一遍,让词语“其乐融融”地在归类中活生生地走入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内在的积淀。

一“词”一世界。我们的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无论是听、说、读、写,只要学好了语言,就可以学好语文,因为语言是学习其它一切的基础。”而词语就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没有对词语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就没有对篇章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又何谈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词语教学不应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走进词语的世界。语文老师只有真正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教学,词语教学才不再是语文教学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语文教师应“时人莫小池中水”,用多种方法来关注词语的归类复习,让学生在词语的梳理中不但得到词语的积累和巩固,还能不断获新。

二、古诗复习:青草池塘处处蛙

【课堂写真】

师:是呀,明媚的春光里,桃花红了,一朵朵、一簇簇在枝头怒放,而柳树更是以她的婀娜多姿、美丽俊俏,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赞美柳树的吗?

生:(背《咏柳》)

师:那随风飘动的柳枝不正像少女衣裙上那飘逸的丝带吗?那是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热爱!孩子们,你能说出赞美春天的古诗吗?一句也行,整首更好!

生:(背《春晓》)

师:春风、春雨、落花、鸟鸣,好一幅春天的美景图。还有吗?

生:(背《春日》)

师:万紫千红,春光无限呀!

生:(背《草》)

师:经过一个冬天,小草又变绿了,生命力真够顽强的!

生:(背杜甫的《绝句》)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好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古诗不但要会背,还要会应用,你能把学过的古诗用到这段话中去吗?(课件出示练习题)

望着绵绵的春雨,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成长了,真是__,__。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

生填诗句。

【赏析感悟】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营养品。她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标提出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确实,积累古诗词可以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文化遗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累古诗词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体会情感,提高欣赏能力。可积累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不过因为古诗词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特殊性,遗忘也很快;作为教师,可以以“团块”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可让学生回忆有哪些送别诗,这样就能以点带面了。综观虽浩如烟海的古诗歌,意象却总是那几个,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引导学生系统的梳理自己的知识,积累起来会有条理得多。李老师在复习《古诗二首》时,没有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简单机械地复习,而是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又举一反三,引出对春天诗歌的复习——以点带面地让学生回忆与春有关的古诗词。在回忆赏读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诗句;在运用拓展中,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了正确运用这些诗句,使诗歌复习更上一个台阶,呈现了“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良好态势。

三、语段复习:芳林新叶催陈叶

【课堂写真】

师:春光无限,希望它能永驻人间,但这只是我们美好的心愿。你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那一(朵朵)荷花不是也挺美吗!如此的美文,应该让它永驻我们的心间!看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美丽的荷花!你想得到老师手中的这些荷花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哦!这两朵洁白如玉的荷花下,各藏着一个要求,如果你能按要求完成对这段文字的朗读或背诵,你不但能得到这朵荷花,你还有权利选择谁来回答问题!当然了,回答对问题的同学也能得到一朵荷花!

生按要求朗读、背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这一段,并乐滋滋地得到老师的奖品——荷花。

师:荷花池里的荷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__,有的__,有的__。(师引生背)

师:是呀,千姿百态的荷花陶醉了作者,作者笔下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荷花又陶醉了无数的读者!从呢喃的燕语中,我们读到了春的信息;从婀娜的柳树中,我们读出了自然的力量。孩子们,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一定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美丽!你能用上“燕子、柳树、荷花”这三个词语,写一段美文,来赞美赞美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吗?你可以用上“有的……有的……”的句子,也可以用上拟人句、比喻句、想象等!(屏幕出示美丽的画面)

生当堂写片断。写后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自然真是多姿多彩!愿大家的眼里永远都是美!

师: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老师知道你们胆子大大的,知识面宽宽的,书读得美美的,字写得棒棒的!课后,请你就这节课回顾的知识出一些题考考同桌!你题出得怎么样,就能看出你掌握得如何,你可要认真哦!

【赏析感悟】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复习中的难点,也是盲点,不少老师都感到头疼。课堂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平时的复习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处李老师安排的小练笔,可谓是准确把握练的时机——由复习引背写荷花的精彩片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美丽画面的描写,让孩子们在欣赏美文、欣赏美景的氛围中,用上“燕子、柳树、荷花”这三个词语,用上“有的……有的……”的句子,也可以用上拟人句、比喻句、想象等写一段美文,来赞美美丽的大自然,这就为孩子们广开了“写”路。教师虽不多问一句,不多着一语,却使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象的王国里,自读自悟自写了一段美文。这主要是教师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从而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可以撬起地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带上自己的一颗慧心,注意根据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小学生心理的特点及认知规律来确定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点,巧妙挖掘训练“泉眼”,先让学生“心动”,而后“笔动”。这样使学生依托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赏析语言的能力,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有的老师认为语文复习似乎千头万绪,模糊一片,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枯燥乏味的“题海”中去。其实教师在复习中不应再奏“前朝曲”,而应多动动脑筋,新翻复习的“杨柳枝”,为机械、枯燥的复习带来一片生机与情趣!

标签:;  

请不要弹先行曲,听新柳枝唱--从一个小语种三年级复习课的想法_杨柳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