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徐泉,杨雯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徐泉,杨雯

(中山大学岭南医院免疫风湿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变,可累及皮肤黏膜、关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肾、消化道、血液等器官。我们通过对40例SLE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总结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疾病;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302-02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各种自身抗体[1]。临床上可出现多种系统及脏器损伤,如皮肤黏膜、关节、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表现。病因尚未十分明了,目前认为可能由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包括遗传、感染、坏境、内分泌等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引发本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完善,早期诊断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多器官损伤,能积极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本病的预后可获得明显改善[2]。

1.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6年1月40例SLE患者,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龄15~65岁,一般有发热(90%)、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及体重减轻等,70%~80%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多见于手指等小关节,20%女性患者有月经异常,60%~80%患者有皮损,多为面、颈、双颊及鼻背分布的蝶形红斑,其他系统损害如肾脏、血管病变、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等。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一般用泼尼松1mg/(kg?d),免疫抑制剂与激素合用减少激素用量。约10~14d患者病情稳定,予出院维持激素治疗。

2.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2.1.1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的作用贯穿着本病的整个过程,消极负面的心理可直接影响病情的恢复、降低治疗效果。女性为本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病情长期反复引起脱发、红斑、皮肤破损,加上长期使用激素导致患者容貌和体重改变,可加重患者的身心压力,极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甚至轻生的念头[3]。适当地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本病的恢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热情地和病人沟通,积极为患者讲解本病的基础知识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4]。

2.1.2饮食护理 SLE患者宜进食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低热量、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摄入过多的植物蛋白和脂肪可加重肾脏损害;当合并狼疮性脑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影响吞咽时,应先给予禁食或鼻饲,以避免患者进食时出现窒息而发生生命危险;肝功能受损者限制脂肪摄入,少食多餐。

2.2 并发症的护理

2.2.1狼疮肾炎的护理 SLE患者出现肾脏损害多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5]。嘱急性期患者多卧床休息,疾病控制后可适当活动。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尿液颜色及性状,有无泡沫尿。当有尿量持续性减少、体重增加或出现浮肿等症状时,注意有无高血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水肿时,控制水钠摄入,每天称体重、量腹围,并避免在水肿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2.2.2狼疮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有25%SLE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以累积脑多见。SLE并发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抑郁型精神障碍和兴奋型障碍[6]。抑郁型精神症状表现为忧郁、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淡漠、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降低、焦虑不安等;兴奋型症状较少见,主要为幻觉、妄想、多语、抽搐等。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言行举止,根据患者各种情况遵医嘱进行处理。当患者发作抽搐、癫痫时,协助患者侧卧位,头偏一侧,防止患者咬伤舌头,及时镇静并加以必要的安全防护和约束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动作轻柔,尽量减少一切外界刺激,避免不安全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体温等生命体征,防止出现脑水肿。

2.2.3狼疮性心脏损害 约有30%SLE患者有心血管表现,其中以心包炎最常见。我们采用严密监测,注意是否有新发心前区疼痛,密切观察体温、心率、脉搏、血压变化,必要时让患者取半坐卧位,持续吸氧,防止心力衰竭。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24小时心电监护,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械,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

2.2.4狼疮性肺损害 狼疮性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双下肺片状浸润影。有部分SLE患者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此时应配合医师进行胸腔穿刺,减少渗出对肺部的压迫;因患者免疫系统损伤,抵抗力明显降低而继发肺部感染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和雾化,为患者拍背,鼓励其多咳嗽排痰。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当室温。也有少数患者出现肺纤维化,甚至肺不张。此时应鼓励患者经常深呼吸、进行扩胸运动。

2.2.5狼疮性血液系统损伤 活动性SLE约有60% 有贫血,40%有白细胞减少或者淋巴细胞减少,20%血小板减少。密切监测患者血液系统三类细胞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发热、贫血、皮肤瘀斑、尿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各种症状,及时汇报医师。

2.3 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药物剂量的观察与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必要时,需要大剂量泼尼松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7]。给药时要严格按照医嘱中的剂量控制好滴速,并严格遵守时间。输液过程中要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另外,治疗过程中应记录每次减药时间及减药量,减药应特别慎重,以免引起疾病反跳。用药时注意防止药物渗漏,避免局部组织坏死。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服药,必须按照医嘱严格执行,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

2.4 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加上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引起败血症,使病情加重。尤其是重症患者在采用冲击治疗时,需为患者安排隔离房,保持室内整洁,每天用紫外线室内照射消毒。但不可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患者,以免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口腔溃疡、皮肤破溃、尿路感染、发热、寒战等早期感染迹象,及时准确选用抗生素。

2.5 出院指导

2.5.1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光敏感,首先尽量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外出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应带撑遮阳伞或戴宽边帽子,穿长袖衣裤;其次,少进食具有增强光敏感的食物或药物,例如:芹菜、无花果、磺胺类、四环素类等。

2.5.2避免感冒受凉,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冬天外出戴好帽子、口罩,适当安排运动,预防皮损和感染,争取使用护肤品及香皂及外用药物等。

2.5.3活动期病人容易出现流产、早产或死胎等,故应避孕,只有缓解期达半年以上,才能安全怀孕[8]。

3.小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严重性取决于受累器官的部位和程度,大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于肾衰竭、脑损伤或者心力衰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护士首先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密切进行病情观察,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协助患者正规治疗服药,延缓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减少并发症发生及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达到了治疗及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叶任高.内科学.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56.

[2] Wheeler 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the basics of nursing care[J]. Br J Nurs. 2010, 19(4): 249-53.

[3]唐福林,巫斌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5):272.

[4]腊梅,邱丽清,陈秀娟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2008,5(4C):8-9.

[5]麦慈光,张道发,叶侄高.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4):114-116.

[6]李巍,刘亚红.狼疮性脑病诊断治疗及其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6):1509-1511.

[7] Pai YC. The need for nursing instru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steroid puls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he effect of instruction on patient knowledge[J]. BMC Muscluosk let Disord.2010,11:217.

[8]张羽,郎景和.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2)170.

论文作者:徐泉,杨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徐泉,杨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