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特异性GD-EOB-DTPA增强检查动脉期的护理研究论文_刘晓玲,赵骏,程琳

刘晓玲 赵 骏 程 琳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38)

【摘 要】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GD-EOB-DTPA)增强检查给药前有无给药提醒对于动脉期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检查标准的40名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腹部MR检查前常规护理准备,B组给药前给予病人给药提示。两名副高以上诊断医师对动脉期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A、B两组病人动脉期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查前护理准备工作是获得符合诊断要求动脉期图像的关键,给药前无需特别进行给药提示。

【关键词】GD-EOB-DTPA;动脉期图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31-02

1 引言

GD-EOB-DTPA(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gadoxetic acid;化学名,钆乙氧基苯甲基二乙烯五胺乙酸,商品名普美显)2011年7月正式在我国上市,是一种特异性肝脏磁共振对比剂。GD-EOB-DTPA特异之处在于其不同于传统细胞外对比剂,能被肝细胞摄取,并经过胆道排泄[1]。肝肾功能正常时,GD-EOB-DTPA注射剂量的50%经过肝脏代谢,50%经过肾脏代谢。当两种代偿途径异常时,另一种途径可加以代偿[2]。GD-EOB-DTPA的T1弛豫高于传统的对比剂(GD-DTPA),通常注射剂量为GD-DTPA的一半(0.1ml/kg of GD-EOB-DTPA vs 0.2ml/kg of GD-DTPA)[3]。由于注射剂量 过小,浓度过高,因此过大的注射速度必然会产生如边缘震荡效应等引起的图像伪影[4]。由于其小剂量低速度的给药方式不同于常规腹部增强检察,本文就给药前对病人进行给药提示是否对于得到符合诊断标准的动脉期图像进行对比探讨,达到优化护理流程节约检查时间的目的。

2 资料和方法

2.1 病例资料

2014年9月~11月在我科进行肝脏特异性检查的40名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0人,男14人,女6人,平均年龄50.8±13.1岁,平均体重67.4±11.2kg,B组男16人,女4人,平均年龄46.7±9.9岁,平均体重60.9±9.2kg。所有病人均能坚持15秒以上闭气时间保持腹部没有上下起伏,且无MR禁忌症。

2.2 病人护理

检查前一日嘱病人空腹禁食禁水4~6小时,检查前训练病人呼吸,嘱病人轻吸一口气,用手捏住鼻子,屏住气不呼吸,腹部无起伏,坚持15秒以上。留置针上臂浅静脉给药,检查前与高压注射器连接。A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B组病人在动态增强扫描给药前,护士进入检查间提醒病人即将给药,嘱病人不要受给药影响,配合检查,闭气如平扫检查。

2.3 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使用Siemens Trio 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线圈为八通道体表线圈。扫描序列:T2_haste_cor(冠状位)(FOV 370×370mm,TR 1000ms,TE 91ms,Slice thickness 6mm),T2_haste_tra(横断位)(FOV 384×293mm,TR 1000ms,TE 90ms,Slice thickness 6mm),T1_vibe_tra(FOV 430×292mm,TR 3.42ms,TE 1.25ms,Slice thickness 2mm)以上序列为平扫序列,动态增强T1_vibe_tra(FOV 430×292mm,TR 3.42ms,TE 1.25ms,Slice thickness 2mm)序列在动脉期(care bolus,团注跟踪),给药后70s(门脉期),180s(平衡期),10min肝细胞期,20min肝细胞期分别采集。普美显注射速度为1ml/s,给药方式:高压注射器给药。

扫描后动脉期图像质量由两名副高以上医师进行评分:1分,图像环状伪影重,病人呼吸动度大,无法进行诊断;2分,稍有伪影,基本能够诊断;3分,无伪影,符合诊断要求。

2.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Chicago, IL, USA)软件,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和图像质量的评分,结果以 ±sd形式表示。

3 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和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图像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所有动脉期图像均无出现无法诊断情况。

表1 两组病人年龄(year)和体重(kg)的分布比较

图1 T1_vibe动态增强动脉期图像,A 给药前未进行提示的动脉期图像;B 给药前对病人进行给药提示的动脉期图像。两种护理方法在病人能够配合呼吸的情况下动脉期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肝脏特异性检查GD-EOB-DTPA动态增强是一项在我国开展的较新的MR检查项目,有关检查的护理工作报道较少。动脉期图像对于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为肝脏疾病动态增强检查观察的重要时相。由于动脉期是给药之后的扫描的第一个时间点,如果护理工作未能做到位,病人有任何不适应影响呼吸控制将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导致整个检查失败。而GD-EOB-DTPA较常规GD-DTPA的注射速度慢,给药量少,如何对该检查进行有效护理准备,护理工作以提高动脉期图像质量从而使得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我们将接受检查的病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所有病人均能进行呼吸配合完成肝脏特异性检查。A组病人进行前段所述护理准备,B组病人检查前护理工作同A组病人,在给药前特别给予病人给药提示,并嘱咐病人闭气不要受给药的干扰。经过两名副高以上医师对于动脉期图像进行评分,A组图像质量评分(2.50±0.59)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2.53±0.61)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从结果中提示,给药前的特别提示对于动脉期图像质量的影像并不大,两组病人的动脉期图像基本符合诊断要求。因此,在检查前的准备显和检查前与病人的沟通得尤为重要,给药前不必特别提醒病人,可以节约检查时间,排除特异性药物给病人带来不适从而影响动脉期图像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肝脏特异性检查前的护理准备对得到标准的动脉期图像有着重要意义,检查时给药前无需对病人进行特别给药提醒。

参考文献:

[1]Purysko AS, Remer EM, Veniero JC: Focal liver lesion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with GD-EOB-DTPA. Clinical radiology 2011, 66(7):673-684.

[2]Ringe KI, Husarik DB, Sirlin CB, Merkle EM: Gadoxetate disodium-enhanced MRI of the liver: part 1, protocol optimization and lesion appearance in the noncirrhotic liver.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10, 195(1):13-28.

[3]Hamm B, Staks T, Muhler A, Bollow M, Taupitz M, Frenzel T, Wolf KJ, Weinmann HJ, Lange L: Phase I clinical evaluation of Gd-EOB-DTPA as a hepatobiliary MR contrast agent: 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MR imaging. Radiology 1995, 195(3):785-792.

[4]Stadler A, Schima W, Ba-Ssalamah A, Kettenbach J, Eisenhuber E: Artifacts in body MR imaging: their appearance and how to eliminate them. European radiology 2007, 17(5):1242-1255.

论文作者:刘晓玲,赵骏,程琳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肝脏特异性GD-EOB-DTPA增强检查动脉期的护理研究论文_刘晓玲,赵骏,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