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_叶明1, 况丽2(通讯作者)

叶明1 况丽2(通讯作者)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显微骨科 湖北 十堰 442000

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一2015年10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958~11.24,P<0.05); DVT发生率5.97%明显低于对照组17.91%(x2=4.542,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骨科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术后;血液流变学;下肢深静脉血栓

【分类号】: R473. 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骨科下肢大型手术是导致DVT形成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多见于老年骨科术后患者,如血栓脱落后,进入血液循环,栓子堵塞肺血管,可导致肺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而下肢深静脉腔内血液因某些因素的作用发生非正常性凝结,堵塞深静脉管腔,使静脉回流障碍是DVT发生的根本原因【2】。因此,防治DVT需从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液流变学着手。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DVT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一2015年10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大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及不愿参与者。男87例,女65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7.81±10.63)岁;手术类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1例,髋部骨折手术52例,胫腓骨骨折手术29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方面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给予,具体措施如下:

(1)体位指导:术后早期制动,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护理人员应每1~2 h帮助患者更换一次体位,避免术后卧床过久、局部压迫造成血液循环受阻及褥疮的发生。

(2)早期康复锻炼:积极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性等长收缩运动。DVT的发生主要是下肢循环瘀滞所致,术后根据手术类型,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早期进行合理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手术当天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行患肢被动锻炼,通过按摩下肢肌肉及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术后第1d,鼓励患者自己交替进行下肢的抬起、放下,足背的背伸、屈曲动作,以防止血流缓慢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病情及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术后3 d配合关节功能训练机( CPM) 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康复锻炼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屈髋屈膝,避免内置物脱出影响手术效果。

(3)心理干预:围手术期主动和患者交流,告知手术的目的、麻醉方法、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说明医护人员会尽全力治疗、护理患者,克服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4)饮食指导:骨科术后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及高膳食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戒烟,减少尼古丁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另嘱患者多饮水,通过水分摄入降低血液粘稠度。

1.3观察指标

1.3.1血液流变学指标

手术前及术后1周,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查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指标。

1.3.2 DVT发生率

DVT的诊断参照吴在德《外科学》中相关标准[3],对疑似DVT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超及CTA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DVT发生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指标

术前,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全世界学者所公认的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4],其中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的综合作用是造成DVT的两个基本因素和主要原因。肥胖、吸烟、血栓病史、大型手术等因素使血液流速缓慢,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内膜上,异常激活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增加血液黏稠度,阻碍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导致血栓形成。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作用、术后疼痛及患肢长时间制动导致静脉血流减慢,手术创伤使机体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血管壁的生理屏障被破坏,血小板大量黏附、聚集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黏度,导致血栓形成。因此,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极易并发DVT形成。

护理干预是整体、优质护理的重要表现。针对下肢骨折后DVT的形成原因,重点进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护理措施,通过正确体位摆放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有利于患肢的血液回流;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既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又能减少下肢循环瘀滞引发DVT的发生。加强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及护理依从性;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让患者得到切口及骨折愈合所需的充足营养,还可通过水分摄入进一步降低血液粘稠度。

国外学者报道,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骨科手术后DVT 的发生率为40% ~ 60%〔5〕。朱丽华等[6]研究指出,提升护理质量可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可促进骨科术后患者的静脉血液回流,对预防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罡. 226 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7( 4) : 31-32.

[2]韩胜斌,陈明清,董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不同自然病程中的血流动力学观察:附203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4):451-455.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8.

[4]严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660-1661.

[5]Colwell CW. Rationale for thromboprophylaxis in lower joint arthroplasty[J]. Am J Orthop, 2007,36( 9) : 11-13.

[6]朱丽华,刘春芬,钟秀风.循证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J].全科护理,2014,12(09):801-802.

论文作者:叶明1, 况丽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_叶明1, 况丽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