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_孙静茹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_孙静茹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吐字要清晰流利,用词要准确得体,表述要清楚生动。如果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无形中就展示了语言艺术所具有的独特之美,也必将会增强小学生的语言美感,提高他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艺术规范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音韵和谐

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语言”。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课堂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语言表现形式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是亲切、充满情趣、具有真情的有声语言,和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态势语言。

一、亲切、情趣、真情的有声语言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适当的情境去引导学生,点燃他们的好奇之火,打开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实际体验,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理解、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

1.课堂教学语言要有亲切之感。和学生平等的交流能够求得心灵上的回应。教《赶海》一文时,我是这样和学生交流的:“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中看到的海的形象,列举一些词句来形容它的情状”(放手让学生说),我也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到海边去捉螃蟹、捉大虾、捡贝壳等,更是其乐无穷。作家杨谦的《赶海》,着力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和伙伴捉螃蟹、俘虏大虾,一个个场景引人入胜。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仔细体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平等交谈,感情交融,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佳境。

2.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充满情趣。教学语言必须力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授课中,我根据教学进程,结合教学内容,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可以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狼和小羊》先让学生说出有关狼的成语,讲一些有关狼的故事,然后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因为有了对狼的认识,学生的扮演逼真、有趣。学生在愉快学习中获得了知识。

3.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倾注真情实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感情的话语比单纯的理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用饱含激情的话语来激发学生情感,使之为之所动,从而转化良好的学习动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首先让学生看长安街的人们送葬总理的录相,伴着低深沉的哀婉的音乐,诵读自己设计好的一段话:周总理无时无刻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多次到教老院看望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多次到幼儿园,在小朋友脸上亲了又亲;在来到学校低下身子问候小学生学习有困难吗?在这十里长街上,总理紧握住清洁工人的手,对他说:“你辛苦了!”总理啊,我们不会忘记你,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顿时教室里哭泣声声,教师如泣如诉,学生也为之动容。

二、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态势语言

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丰富的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自然的动作,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给小学生以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1.善用表情和目光,提高课堂效率。面部表情是最直接传达老师信息的态势语言。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善用自己的表情。在教学轻松有趣的内容时,不妨带着微笑进教室,提前就营造了一个愉快的氛围。如教学《西湖》、《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文。但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严肃哀痛的面容,能立刻让学生进入对总理离去的深切哀悼中。通常,一名教师应让自己的面部多点笑容,老师的笑容能带动学生快乐的情绪,从而乐于倾听你的教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利用目光的接触,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传达丰富的信息。有一次,我提问以后,一个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想举手又未敢举手。这时,我立即向他投去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大胆地站了起来。当他回答时稍有犹豫,我又投以鼓励的目光,暗示他别紧张,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了,顺利回答了问题。

2.巧妙运用手势,有助于突破难点。语文课上除了丰富的表情外,还可用适当的手势辅助教学。对初学汉语拼音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区分“b、p、d、q”的音形,这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左右手,右手母指竖起来,其余四指弯曲成b的形;母指朝下,弯曲四指朝上成q 的形;左手母指竖起来,其余四指弯曲成d 的形;同理母指朝下,弯曲四指朝上成 p 的形。(同时还可以用嘴巴与手指比划这四个字母的形),这样学生边看老师示范边跟着老师做,很快就区分开了这四个字母的音形,感觉学习汉语拼音并不枯燥,反而生动有趣。总之,在教学中,教室巧妙合理地运用手势语言,能轻松和谐营造课堂气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一些抽象的东西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身体动作,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身体动作可以引起和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课文中出现“跳”、“跑”、“蹦”时,可以用身体动作的演示辨析词语。让三位同学根据这三个字的意思做动作,其他同学判断哪个是“跳”,哪个是“跑”、“蹦”。通过比较动作,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字意。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的、生动的、幽默的、优美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课堂教学语言成功了,才会有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以达到“语出惊人”的完美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冯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2).

[2]范利花.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6).

论文作者:孙静茹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_孙静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