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述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述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战略研究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

小地区发展差距。”这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区域经济

发展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适应世界发展趋势

、适合我国国情的中长期区域发展战略,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大问题。现

将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各种观点简述

从八十年代至今,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非常活跃,形

成了各种学术观点。

(一)重点论。重点论可分为三种情况。

(1)主张重点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典型的观点是“东部决战

论”,主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首先在沿海地区建立开放地带,大

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循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和先

进技术,率先把沿海地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样板。与“东部决战论

”相联系的还有“沿海战略论”。两者的共同点是发展沿海地带,但如

何处理沿海与内地关系有些区别。前者强调全面向东部倾斜,“毕其功

于一役”;后者强调窗口的“示范”、“带动”和“协调”作用。此外

,还有一种“梯度推移战略”观点,认为我国由于经济开发不平衡,形

成了比较先进的东部地区,次发达的中部地区和不发达或待开发的西部

地区的技术梯度。他们主张首先发展东部地区,然后按梯度逐步向中、

西部地区传递。

(2)主张重点放在中国中部地区。 典型的观点是“中心开花论”

,认为要利用长江、依托武汉、内引外联,带动华中一大片率先致富,

进而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

(3)主张重点应逐步西移。 有“战略重点西移论”和“反梯度推

移战略”两种观点。持前一观点的提出,在本世纪九十年代或下世纪初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将逐步地转移到我国的西部地区。后一种观点又叫

西部地区的“跃进战略”。认为我国生产力分布东高西低呈梯度态势是

客观事实,但并不是客观规律;只要决策得当,措施得力,在中、西部

某些地区异军突起,超越发展是可能的,进而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

距,甚至可以后来居上。

(二)结合论。

这种观点坚持中国不同地区间的共同发展与均衡发展。持“结合论

”观点的说法也略有不同。如“东靠西移论”、“内联外挤论”、“一

、三线结合论”等等。这种结合论有一个优点,就是比较注意发挥一、

三线两个生产要素比较密集地带的作用,因而符合我国经济区分布的实

(三)中性论。

近年来,着眼于缓解东、西部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合理进行工业

布局和稳定社会大局等因素,学术理论界又提出各种新论。

(1)“三沿战略”。是在沿海地区建立开放带, 在长江一带建立

若干开发区和内陆边境沿线建立若干边境开放区,主张沿海、沿江、沿

边同时对外开放。

(2)“点轴开发战略”,是另一意义上的“三沿战略”。 认为在

继续搞好沿海轴线开发的同时,应相对集中力量,重点开发沿(长)江

和沿(黄)河轴线地带。这两大轴线将与沿海轴线一起构成我国未来生

产力布局的“兀”字形布局。认为这种兀字形布局中,沿海轴线目前已

开始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导性增长轴,沿江轴线在经过九十

年代的重点开发后,将成为21世纪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导性增长

轴。由于沿海、沿江这两条主导性增长轴缺乏能源、原材料,因而必须

以重点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的沿(黄)河轴线地带作为补充。可以

设想,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点开发,沿(黄)河轴将成为支撑这两大主导

线增长轴线持续稳定增长的辅助性增长轴。

(3)“四沿战略”。主张在沿海地带、沿京广线地带、 沿长江地

带和沿陇海—兰新线地带等四条经济大动脉的基础上,建立“开”型的

战略性结构网络。

(4)“三环战略”。是指由周边地带的沿海和边疆构成外环, 重

点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各自不同的模式发展出口导向产业;以武汉为中

心的江汉平原、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

区构成内环,主要面向全国市场,提高水平,重点发展进口替代产业;

而介于内外环之间的黄河流域和皖、赣、湘、黔、川一线构成中环,重

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及其相关产业,为内外环服务。

区域中性论者主张,在产业政策上要倾斜,而在区域布局上则奉行

“中性”的政策。

二、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诸观点的评论

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诸种观点,理论界联系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

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评论,基本观点是:

第一种意见认为,“一个重点论”可能适用于中小国家,但未必适

用于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中大国的国情。 中小国家搞一个重点地

区,有可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但在中国,一个重点的格

局,可能对重点地区的相邻地带产生一定连锁反应,而对远离重点区的

地带,则由于发展势能在区际传递中的衰减而失去积极的相关影响。经

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不仅有能力向经济战略重点地区适当倾斜,而且

也有一定余力在非重点地区中的某些准备点地带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建设

第二种意见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一改过去单纯“劫

富济贫”的为平衡而平衡的思想,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

重点转移到沿海。从10多年的实践看,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明显高于前30年。但也

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和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产业结

构趋同趋势加剧;生产布局偏置与产业结构失衡并存;以贸易封锁和资

源争夺为特征的“诸侯经济”形成并不断强化。

第三种意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采取了沿海不平衡

增长战略与产业平衡扩张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以投资总量向沿海(尤

其是“增长极”点——广东、福建、山东)倾斜,而投资规模小型化、

投资结构平衡化的方式实现的,财税、信贷、外资外贸、价格等政策倾

斜以及改革开放梯度推进对于这种战略的实施,也起了非常重要作用。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不配套,使得改革以来中国地

区经济战略综合评估的结果表现为平衡战略。这个结果是改革开放梯度

推进、双重体制共同作用的产物,由此而引发了一些问题,如地区间市

场分割、贸易壁垒、“过度竞争”、规模不经济,也只能通过进一步全

方位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解决。

第四种意见认为,从政府干预的方向和调控的力度看,如果中央继

续采取向沿海倾斜的东倾政策,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如果采取相反的调控方向,即改为逐步向内地倾斜的政策,则情况会有

一些变化,然而试图在短期内缩小甚至消灭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也将

是不现实的。在2000年以前,我们可以把沿海与内地间相对差距控制在

人们社会心理能承受的范围内,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朝着不断缩小的

方向转移。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第五种意见认为,近年提出的各种“中性论”的区域发展观点,虽

然角度各有侧重,但在下列战略思想上取得共识:第一,研究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国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而不能仅从区域经济的局

部出发。与一个重点论不同,各种“中性论”的意见注意从中国全局出

发,较好地认识和处理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考虑整个国民经济的

综合效益,又兼顾各地区合理的发展要求。第二,八十年代的实践证明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若只有某个地区的发展战略,而没有全国区域经

济发展总战略的指导,没有与这个总战略相适应的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战

略匹配,则不论其战略本身如何完善,也难以顺利地付诸实施。从一个

重点论到各种新论的提出充分说明,中国不但需要有国家的区域经济发

展总体战略,而且还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子战略,并

为此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战略体系。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跨世纪的中长期战略。理论界献计献策,提出

各种模式,下面选择介绍几种主要意见。

第一种意见,提出“一个半重点”战略。认为一、三线地区之间的

战略关系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这是因为一、三线两大

地带,集中了我国生产力的主力和精华,形成了我国生产力的基本骨架

,决定着当前和今后整个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水平、进程和趋势

。稳定一、三线两大地带之间关系,也就是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全局

。作者通过分析,认为一、三线两大经济带之间,在投资比例和工业产

值比例上,大致保持2:1和2.5:1的战略关系比较恰当。为此,今后把一

线地区作为“一个战略重点”,把三线地区列为“半个战略重点”,既

有利于贯彻国家提出的沿海发展战略,又可以改变“沿边”开放因缺乏

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难以取得大规模进展的困境。“一个半战略”有利

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二种意见,认为未来战略应包括以下四点:(一)强调国家计划

和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和促进各区域合理分工、发展优势。我国各区

域间存在着资源差异和优劣互补特征,这为合理的区际分工格局和区域

产业结构提供了基础。分工包括三个层次:(1)国际分工。 为扩大对

外交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些地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他们必

须以国家整体而不是某个区域单独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全国整体优

势,统一规划、协调利益,避免国内恶性竞争。(2)东、中、 西地带

分工。未来一段时间,在较大程度上维持垂直型区际产业关联,逐渐形

成内地原材料及精加工→沿海深加工→产品销往国际产业→换回外汇、

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往国内市场的新型区际

分工格局。(3)区域间分工。指各省、市、自治区合理分工协作, 这

是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极区际分工体系的关键。(二)坚持非平衡

增长的道路,指倾斜政策和协调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区域协调发

展,共同繁荣。根据效率优先原则,国家资源继续向投资环境和经营环

境好的区域倾斜,但倾斜必须适度,必须兼顾公平。在产业政策上加大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的进程,通过东部与中、

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积累能力。(三)发展以重要

交通线为联结纽带的区域性协作,完成“兀”型资源配置的战略设计。

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以重要交通线为纽带区域性协作,

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将建立于一个由长江沿岸、黄河沿岸及沿海地带所构

成的“兀”型增长带上。这种战略经济发展布局与对外开放布局有机耦

合起来,形成外引内联、双向循环、东西互补、南北联动的区域格局。

(四)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区际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的区域经济新秩序。

第三种意见,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认为采取经济协调

发展战略,构成区域间互补的市场与资源依托结构,充分利用东部发达

地区经济增长的势头,支撑整个国际经济,同时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使各区域都在增长的基础上彼此协调发展,建立以发展为目标和前提

,以“协调”发展代替“平衡”发展或“倾斜”发展的新型区域关系。

具体说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 )区际产业结构的协调化

和区内产业的合理化。(2 )区际经济布局的协调和区内经济布局的合

理化。(3)区际发展时序的协调化和区内发展时序的合理化。

第四种意见,认为未来战略应包括以下四点:(一)以沿海、沿边

和内陆腹地新三大地带作为地域单元,制定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统筹规划全国的生产力布局。认为过去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

济地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符合八十年代我国实行东向开放政策和投

资布局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需要。然而随着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

城市的相继开放,全国范围内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这样,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而沿海、沿

边和内陆腹地新三大地带则开始逐步形成。总体上看,沿海地区要充分

利用大陆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条件,依托现存大中城市大力发展高、精

、新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建成我国的高新

技术产业基地和出口产业地带。内陆腹地要立足区内的资源优势,重点

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并根据动态的地区比较优势,逐步延长产业加

工链条,不断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和增值程度,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

新路子。沿边地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搞

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走以开放促进开发,以边贸促成大贸,依靠

边贸启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二)实行点轴开发战略,重点开发沿海

、沿(长)江和沿(黄)河三大轴线地带,使之逐步成为主导我国未来

经济发展的增长轴。这一战略构架与第三种意见的“兀”型战略基本是

一致的。(三)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推进区域经济国际化进程,

当前必须组织若干大的地域经济圈,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道路。论者提

出六大地域经济圈:(1)以广州为中心,包括广东、海南、福建、 湘

南、赣南、桂东部分地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经济圈。 (2)

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以及赣北、湘北、川东、

豫南部分地区在内的长江流域经济圈。(3)以北京、天津为中心, 包

括河北、山东、山西以及辽宁沿海、豫北、内蒙古地区在内的环渤海经

济圈。(4)以哈尔滨为中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 内蒙古

东部地区以及邻国沿边地区共同组成的东北亚经济圈。(5 )以乌鲁木

齐为中心,包括新疆、青海、陕西、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和邻国沿边

地区共同组成的西北——中亚经济圈。(6)以昆明为中心, 包括云南

、贵州、西藏以及四川、广西部分地区和邻国沿边地区共同组成的西南

——东南亚经济圈。(四)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策

应重点加强全国性交通通讯网络和大型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促进落

后地区经济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国土整

主要参考文献

①徐炳文·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战略·经济学家, 1

992.6。

②蒋清海·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发研究,1993.1

③中国地区经济发展课题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评估与

分析·管理世界,1993.4

④韦伟·中国宏观区域政策跨世界的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4.4。

⑤中社院课题组·中国经济进入21世纪的理论思考与政策选择·经

济研究,1994.8。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图书资料中心

来稿日期:1995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罗远福*

标签:;  ;  ;  ;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述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