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王璞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王璞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实施是满足当代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我国电网的智能运行、提高工作业务效率、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电网企业也必须要注意到几方面问题,以确保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能够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以下本文就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1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针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含义进行分析

在电网企业中运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把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行部门与调度管理部门进行合并,在以往的电网调度基础之上增加电网调度管理部门对于电网的监督与控制的职责,利用电网资料与智能化技术建设整个电网的调控体系,全面监控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利于提高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控制效率,而且电网调控一体化对于电网运行的经济与安全性能等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1.2针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首先,改善现代化电网运行管理的局面。以往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现代化电网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为电网运行增添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电网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水平,减少电网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量,适应电网设备与电网技术的发展需要,有利于电网管理实现新改革。

其次,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电网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于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与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施的监控工作,电网调控一体化设备能够使管理工作人员准确及时的了解电网的运行情况,有利于电网管理工作人员形成准确地判断设备或是电网的故障的能力,使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最后,高效管理电网。在电力企业中应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使调度运行管理与设备运行管理两者之间有效融合,减少以往业务操作流程的复杂步骤,使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好电网实际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电网运行中的问题,有效提高电网的管理效率。

2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要求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求能够加强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要求各企业能够加强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却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容易限制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求电力企业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第二,要求能够加强信息建设,满足技术平台的应用需求;第三,要求能够满足电网负荷的变化和数据计算适应能源的接入。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电网设置可能需要不同的能源,如风能、水能等,但是如果能源不够稳定,那么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必须要求能够满足电网设置相关数据的计算功能需求。

3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

3.1 科学性与系统性

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管理水平。因此,首先要优化管理模式,据此选择适合这种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优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固化。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守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以当前电网运行管理领域内的先进理论为指导,以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从电网系统运行的整体角度,逐步推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

3.2 适用性与标准化

实施调控一体化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中,涉及到原有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管理方式等的变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必须在原有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银川供电局的实际情况,按照适用性与标准化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建立新管理模式下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管理方式,以及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3.3 安全性与经济性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电网运行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实施调控一体化的过程中,新管理模式难免会对原有管理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必须注重安全性原则。同时,从企业自身效益的角度出发,在实施过程中考虑经济性原则。

4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对策

4.1加大管理力度

要想促进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实,电力企业有必要加大管理力度。①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建设。一方面,确立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领导小组,使之在运行管理模式实施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确立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协助领导小组共同完成任务。②建立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为管理行为提供依据,确保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电力企业为负责各项工作的人员分别制定操作规章规定,并要求员工严于律己,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断对其进行修订,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③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下,电力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根据需求而增减各部门工作人员,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4.2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①电力企业应对运行设备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根据电网安全运行需要而更新或淘汰陈旧的设备,避免因设备老化而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②制定合理的设备检修制度,要求技术人员定期对运行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并给予解决处理,确保运行设备的安全性。③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系统,并对其进行监视和控制,促使调度人员合理调度指挥。

4.3引进复合型人才

电力企业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完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使电力企业以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此,电力企业可以从两方面着手:①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人才;②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员工技能水平、综合素质。

4.4合理对供电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现代我国很多的电力电网都存在设备陈旧、维修维护不及时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电力的运输使用,而且也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要实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进程,就需要对陈旧设备与不能适应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技术人员要定时、认真对设备进行检验,对于故障及时进行维修,保证电网调度监督管理一体化的安全。

4.5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重要性提高重视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不能带来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打算电力企业应该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体化管理可以降低停电时间,提升供电质量。积极推进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电网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4.6加强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

对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需要高素质人才保证质量维护与日常运行管理。加大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稳定扎实发展,不断提升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电网建设规划中,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调控一体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调控一体化技术,不断提高电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促进电网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金燕,孙娜,燕林滋.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J]. 经营管理者,2016.

[2]李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李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论文作者:王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王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