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线路线损原因及降损节能的应对措施论文_廖丽萍

浅析电力线路线损原因及降损节能的应对措施论文_廖丽萍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电力线路线损是电能消耗、损失的统称,之所以会产生线损是因为技术以及诸多方面原因,作为一直被使用的媒介,线损会一直发生在使用期内,但是线损率并不是固定的,经过调整是可以将其限制在一个范围内。电网从业人员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把增供降损作为自己的责任,限制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文章针对引起电损的原因,提出了专门的应对措施。降损节能只有把硬件以及软件两方面措施进行结合,才能产生最佳成效。

关键词:电力线路;线损;降损节能;应对措施

线损率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重要耗能指标,是国家进行考核的依据,也是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健康高效的标准。所以有必要对线损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同时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损节能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配电线路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1.1配网的消耗

在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大马拉小车的的状况长期存在。例如:在配电线路中,配电变压器容量的负荷量和实际的用电负荷量不相符,从而造成了过大的消耗。此外,在配网线路中,也经常出现公用变压器负荷率过低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用电负荷高峰期的用电负荷量过载,和用电负荷低谷期的用电负荷量轻载。还会出现部分安装位置有偏差的配电变压器。除上述外,在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上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也会导致中性线电流不断增加,耗损加大。

1.2线路消耗

线路耗损会因线路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而逐渐增大。例如:迂回线路供电问题在线路的布局中广泛存在,这不仅拉长了低压配电供电的半径,还增加了输电距离,对线路的损耗有着严重的影响。此外,线路中间过少的电源点;过大或过小的线路导线截面,低压配电线路的不科学运行等诸多因素,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长时间处于空载、轻载或是超负荷的状态,都会导致线路消耗的增大。还有很多长期没有更新的线路,由于老化问题严重,时常出现泄漏电流,也导致了线路损耗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家用电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用电负荷越来越大的问题,从而导致配网线路不能够满足无功补偿,增加了线路损耗。

1.3计量设备不准确

由于的管理的不完善,经常不能按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修,这很容易导致线损状况越来越严重,对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影响较大,也无法有效的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的用电计量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计量不精确、电量流失等,导致了严重的配电线路线损,也给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4抄表收费不准确

抄表收费是电网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在工作中抄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电力相关企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在现实中有许多不合理的计量现象,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对自身整体环节的评估而且对电网管理造成了麻烦。例如,由于用户居住分散,抄表周期过长,基层供电所不能及时统计上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据不实。供、售电量数据有一定的出入,直接影响分析工作。

2.低压配电线路的降损措施分析

2.1优化电网结构

在客户用电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紧密结合整体规划和布局,尽量避免远距离供电,缩短供电距离。调整不合理网架结构,加强旧线改造路,避免迂回线路,消除“卡脖子”现象,尽量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适当加大导线截面降低导线电阻。尽量将电源点布置在负荷中心位置,对供电范围大、负荷密度高等负荷重的区域,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线路的设计,降低线路电阻

低压配电线路优化应该从电网电流量、电网导线横截面、电力线路路径、供电半径等多方面进行控制,以增加低压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在设计阶段应该在经济和适用原则基础上,优选电网导线、规划电网流量,以更为简化的电力线路路径缩短配电网供电半径,降低低压配电网的线损。此外,低压配电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网络中线路接头的数量,同时做好接头处绝缘工作,以降低接头处漏电或电阻增大给配电网带来的损耗。

2.3完善计量设备管理

电量计量首先要保证电能表的精确,尤其是要保证大用电量用户的电能表的高度准确,要定期做电能表的普查,进行定期维修、更换。定期检查中要着重检查互感器铭牌和存档资料是不是一致,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要检查二次接线法、互感器是否有问题。除了加强对电能表的检查维修之外,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完善计量设备。比如使用精准度高的电子技能表,这样电能表自身的损耗也会比着单相感应式的电能表少。针对高压电企业用户,应该把计量表管理和GPS负荷管理相结合,来集成多功能的高校的计量终端,实现远程抄表,远程付费,不仅可以使电量数据准确度增加而且可以避免人为的抄表数据不如实填写、用户窃电等情况。除此之外,在对电量设备的装设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当地区域的电压、电流状况并作出适合的调整。

2.4健全抄核管理制度

规范抄核制度的实施方法,加强对其制度的完善,强化对低压配电网的检测检查,定期检查管理工作并作工作报告,建立不同常规的反漏查制度。采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反窃电、反漏查的效率。将前期的预防工作和后期的补救方式相结合来减少电力资源不明流失的现象,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低压电网线损降损方法中,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系统是降损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换输电材质、缩短电线搭建距离,提高一般功率的负荷,在管理中采取责任承包制度,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通过分析和联系实际选择制定降损方案,做到把线损率降到最低。

2.5加大对检修的管理力度

供电企业应严格遵循“安全、多供、少损、优质”的供电原则,降低线损。应大力加强对检修的管理力度,提高检修效率,如在春季时应认真组织开展清障低压配电网供电线路的工作,特别加强对低压线路绝缘的清扫与维护工作,尽量杜绝出现线路漏电现象,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安全供电。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应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和减少停电影响面积,坚持在“能在一次停电中完成所有检修工作绝不拖延到第二次停电”的思想指导下开展高效性的检修工作。

2.6加强反窃电管理

反窃电管理贯穿于用电管理整个过程。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反窃电舆论环境,使广大用户知法守法。严肃处理窃电行为和营业人员徇私舞弊行为,减少内部责任差错,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检查水平,定期或不定期、重点检查和抽查相结合,跟踪了解用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结语

低压配电线路的线损管理是一个复杂、庞大且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现在我国对低压配电网的线损管理还不太完善,这就需要在管理中着重强调改善电网线路布局、完善计量设备、加强建设健全的电网管理制度、健全抄核收费管理制度等措施来降低线损。另外还需要采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完善的管理制度,真正有效降低电网中的电量损耗,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罗王琼.浅谈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分析[J].科技传播,2010(02).

[2]黄派兵.浅谈快速查找10kV配网线路故障的技巧[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3]陈国锋.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技术管理措施[J].机电信息,2010(09).

论文作者:廖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线路线损原因及降损节能的应对措施论文_廖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