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运龙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要:目的:探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患采取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耳鸣、1例头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耳鸣、1例头痛、2例周围性面瘫,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指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面肌痉挛影响病人容貌,给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便。该病病情进展缓慢,难以自愈,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1]。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为典型症状,均为单侧发病,经临床头颅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为面肌痉挛。排除全身器质性疾病及面神经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8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为(45.9±2.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3.1±0.8)年;其中左侧发病患者10例,右侧发病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1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为(47.2±3.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3.3±0.9)年;其中左侧发病患者11例,右侧发病患者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患采取面神经干压榨或分支切断术治疗,分乳突前缘和乳突后缘入路:乳突前缘入路:患者常用侧卧位。自耳垂下方乳突前方向上后刺入,进入茎乳突沟,当针尖刺中面神经后,注入0.3~0.5ml普鲁卡因。乳突后缘入路:于乳突后缘根部,乳突尖上方1cm处进针,针尖向前水平方向,略向内、自乳突沟达茎乳孔后缘,刺入深度约3~3.5cm。注入药物。对于远端分支患者,采取电刺找出神经支进行切断。观察组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采用耳后发际内0.5cm与发际平行的竖切口,也可采用耳后发际内枕骨向颅底转折处长3~4cm横切口。将患者头部向患侧旋转15o或调整手术显微镜光轴即可显露面神经。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结合充分解剖责任血管周围的蛛网膜,注意勿损伤动脉向脑干发出的穿动脉及走向内听道的内听动脉,并避免器械触及面、听神经。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痉挛改善程度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治愈:患者的面部痉挛全部消失且1年内无复发。显效:术后患者的面部痉挛有明显改善,痉挛程度下降>2级;有效:术后患者的面部痉挛有所改善,痉挛程度下降>1级;1年内又复发但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耳鸣、1例头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耳鸣、1例头痛、2例周围性面瘫,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面肌痉挛是指患者侧面部发生不自主的阵发性抽搐,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一般只有眼皮跳动等临床症状,逐步发展为面肌痉挛,严重时会出现颈部肌肉痉挛,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受到血管压迫所导致[2],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有针灸、肉毒素注射等,但效果不够明显。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部痉挛能够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的特性,成为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3]。但该方法导致永久性患侧听力丧失是该手术后可能造成的最大弊端,如何尽量降低其发生率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精细程度极高的一类锁孔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其操作技术迄待推广,尽量避免发生让患方难以接受的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耳鸣、1例头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耳鸣、1例头痛、2例周围性面瘫,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充分表明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洪刚.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面肌痉挛75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6):84-85.

[2]余少正.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31):44-45.

[3]郑典刚,李江,马树海,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16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3):80.

论文作者:李运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运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