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陈红华

关于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陈红华

陈红华

(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摘要:通过梳理供水公司营业收费、管网监测、抢修外业、热线和GIS等系统之间的业务关系,叙述数据信息的应用细节,并对调用各系统数据接口标准进行了探讨,力求为提高有用数据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 信息化 实施细节

前言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是以供水业务高效协同为目标,充分应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应用技术,整合供水现有的收费、热线、工程、抢修、GIS等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并确定数据规范,以便对用户服务、公司管理、企业发展等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响应和决策支持,下文对抢修、短信和智慧平台在2015年做的一些项目做一些简单介绍。

1.打通各种业务系统彼此之间的信息竖井,实现数据融合与有效使用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难避免信息竖井现象,根源于各部门的分工和管理体制因素、不同开发单位之间缺乏数据共享与联络的工程因素等等,在推动数据共享,打通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竖井方面,按照“互联互通、存量共享、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原则,开放数据交换接口的方式,推动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

1.1热线系统故障接单与抢修平台派单的接口应用

原来抢修业务通过热线系统流转,热线接收用户报修后,通过热线平台下单给所属的抢修班组,抢修班长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并接单,人工派发给空闲的抢修小组;抢修人员接单处理结束回复给综合组人员,综合组完成热线平台热线单的处理和人工费、材料费的统计。抢修业务有70%的单子来源于热线,抢修平台建设时分步实施热线数据接口,实现了热线系统与抢修平台的对接。

第一步以热线编号为互通字段,在热线系统中建视图,内含热线编号、反映地址、事件、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抢修平台受理业务时可用热线编号读取视图信息,加载抢修信息,免去相同内容的重复录入,热线回执人员可通过热线编号查询抢修的处理结果。

第二步实现热线系统受理任务单和抢修队的自动派发,接口采用http协议发送请求,请求参数使用json数据格式,返回参数亦为json格式。使用 Jquery Ajax方式进行调用。

接口地址为http://{地址}:{端口号}/Classes/Handler/AcceptRepair.ashx,接口分别是获取抢修小组列表和受理派发任务单,请求参数RepairData=【受理任务单信息JSON序列化串】 Method=AcceptRepair,返回结果:受理任务单响应信息JSON串。

抢修信息平台建设时,考虑到外业任务数量多、地点分散、舆情反馈要求及时等特点,配备了移动4G智能手机,抢修员通过手机接收任务,上传抢修前后的照片、解决措施和使用材料。手机支持离线GIS系统,支持爆管分析等专业分析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外业工作基于移动端进行操作和记录,实现移动端任务接收、执行和信息反馈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模式。

1.2 短信平台水费催缴的接口应用

用户水费信息及时发送给用户手机短信,比水费通知单更为有效,为避免人工发送短信的随意性和重复发送,今年开始采用自动发送模式:抄表上传水费生成后第二天发送水费通知短信,水费银行扣款成功后发送已扣款通知短信,以及历史欠费的定时催缴短信。

营收系统数据库建立存储过程,每天分别定时调度通知、催缴水费的存储,对系统中手机号码正常的有未销账水费的用户,生成短信发送表,内含营业区域、手机号码、发送内容、发送类别、发送状态等;短信平台定制短信业务,确定发送业务名称、发送时间、数据库来源、发送设备等定制项,由短信平台跟踪短信发送状态,统计短信发送报表。

对于短信发送成功的用户,可以更新营收系统的水费催缴方式为短信催缴,抄表时不打印水费通知单,降低纸张的使用和抄表机的磨损。

2.结合GIS地图实现“一张图”应用

WebGIS 可以将地图与相应的数据库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图形与数据的有效连接,在查询图形时,可以相应查出地图中某图形目标的相应数据库信息,反之可以通过对于数据库的查询,查看定位到相应的地图位置,真正实现信息的动态查询,使各种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变得更加直观、方便、快捷。

以GIS为基础,整合SCADA系统的区域流量计远传数据,以及加压站点和水质水压监测点的远传数据,建立运行监测应用系统,编制出一幅可视的城市供水运行动态地图,地图上显示供水管网的流量、压力和水质监测值。

在管网重要节点布设一定量的传感器,与运营中心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数据基本1分钟存储一次,保存在调度系统中心服务器。基于GIS的运行监测系统,读取中心数据库的数据,在内存中存储,在实时监测图中显示当天的检测值。通过对管网数据的收集、处理,寻找关联,建立模型,得出分析与预测,以设定各个监测点的合理区间,对不符要求和临界点给出预警和完成智能分配,给出计算后的调度指令,辅助值班人员完成水厂的调度。

3.从各系统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建立管理平台

以生产、管网、销售为对象,整合建设全过程动态数据库,推动数据聚合应用,形成支撑智慧水务运行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提供数据分析、处理、发现问题等能力,满足预测预警和辅助决策需求。

新实施的智慧水务平台,采用最新的数据挖掘、数据模型、数据仓库技术,将分散在营收、调度、工程系统中的数据,经过ETL(抽取、转换、加载)而存储到数据仓库中,要怎样的数据由管理部门定,数据更注重管理作用,不涉及数据业务逻辑,不对业务系统产生任何干扰。管理层只需打开智慧平台,利用智慧平台的图形功能和商务智能报表,制水量、供水量、电耗、药耗、水质、销售水量、区域产销差率等的当期值、历史值以多为数据图表、图形展示;管理部门可以在平台随时调用抄表率、水费回收率、换表及时率等业务的当期、历史考核报表,省去了大量的统计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新增报表录入和报表自动报送集团OA功能,统一统计规则,用于水厂生产日报、月报的录入、生成和存储,改变原来的多库重复录入的工作模式。

公司服务器虚拟化已完成,通过智慧平台软件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梳理海量的数据,将之前庞大的整体计算任务拆分成多个小任务并列运行,单独服务器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将会进一步释放。

4、结论

传统思维对数据的认知大多局限在记录和查找上,在大数据时代,更重视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大数据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把重点放在数据应用上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理念,加强数据的关联分析利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

水厂自控、管网调度、管网漏损、管网建设……一切皆可量化,一切皆为数据,数据优化流程,数据辅助管理,刚刚开始。或许,前提是需要重置我们的想象力。

论文作者:陈红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  ;  ;  ;  ;  ;  ;  ;  

关于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陈红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