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孔自亮,郭昆仑,姚瑞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471000

摘要: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各地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稳定、安全、可靠的供配电系统,因此对供配电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结合到了一起,并广泛应用在供配电系统中,能够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操作事故率,从而能够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行业;供配电系统;应用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现状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行业系统组成中的重要一员,主要是解决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用电的供应及分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供配电有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是以往1台或者几台简单的变压器就可以满足需求,往往是十几台甚至是几十台变压器共同工作,因此,这就对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供配电系统是我国电力行业的基础设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其运行出现问题,不但会给人们带来困扰,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的供配电系统功能并不是非常完善,部分设施还比较简陋,整体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并不是很高,有的地区经常会出现断电或者停电事故。主要是因为供配电系统的日常安全运行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维护不及时或者因为设备老化、损坏等造成供配电的安全隐患。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便于监测参数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存在让供配电系统中参数的记录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针对相应的参数能够进行自动化计算,同时对收集和整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保存,能够让监测人员及时、有效地对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控。如果供配电系统中的相关参数出现异常,那么系统会发出预警信号,这样能够让工作人员及时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调整和维修,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2便于远程控制

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远程的供电和配电问题,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来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远程控制,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控。通过电气自动化能够针对不同的地区及自身的电力运输能力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实现各个地区之间的用电平衡。

2.3减少人力

电气自动化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减少人力的使用,在供配电系统中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够让原来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值班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实现了自动化工作,解决了合理安排配电的问题。因为人力的减少,因此,在供配电系统中因为人为等因素带来的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效率。

2.4便于电力保护

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地发现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电路问题,准确找到故障点,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维修,避免了原来在供配电系统中对电路不清晰的现象。电气自动化是通过电脑反馈的信息和一些数据来进行处理的,能够更加方便电力工作人员发现存在的一些电力问题。比如:出现线路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脑准确地找出故障点,然后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维修,及时地排除故障,能够保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力体系的运用

3.1优化数据网络技术

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电力体系中,能发挥高效的监管和指挥作用。率先要依据我国下发的相关规程规章要求来优化供电体系的数据网络。需要依据网络安全规范的有关标准,对供电体系自动化展开改善,让供电电镀服务在服务领域、规模方面满足有关安全规范,并且对自动化技术性能的需求愈来愈高。自动化技术还要符合单独网络创建的外在要求,可以在网络渠道层中创建出单独数据网络展开电力调度,提高电力配电体系网的自主性,提高供电体系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3.2保证数据和网络的安全性

就电力调度而言,在供电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诸多方面影响着总体供电互联网的稳定运作,因此要以配电自动化有关技术为核心,针对电网调度机制展开适当的优化。电网调度互联网机制的安全水平,需要良好的监管和较高的技术革新水平,提升配电自动化工程的时效性。如果想提高电力供电互联网的稳定与安全性,必须要具备高效的监管机制,优秀的监管机制可以提高技术工作人员的监管水平,还能保证其对电网安全运作中的相关信息,实现全面掌握,降低由于作业人员对数据信息不了解或者对信息剖析不正确造成的差错。

3.3强化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总体配电体系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供电、发电与送电进程中,计算机技术中代表性的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在配电体系中包括配电、送电与供电流程,让配电体系可以切实的展现智能化、现代化。电网运作自动化技术十分关键,可以协助完成各种级别的电网协调传递作业,将国家电网与不同区域小电网衔接起来,小电网供电匮乏能通过大电网展开补充利用,两方面供应大大提高了国家电网资源的利用率。电网体系经过计算机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处置对信息数据的剖析与记载愈来愈迅速精准,所以计算机技术在配电体系中非常适用。与此同时,在展开社会生产的进程中,要积极综合电能的提供状况考虑,若发生断电,必然会致使生产停止。所以要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针对区域的电力运作数据展开记载,进而有效掌握区域电力应用状况,且科学的为地区传送电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杜绝盲目调度导致的输送问题。并且经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还能有效处置反馈讯息,确保供电通常。

3.4PLC技术运用

配电体系中简易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是远远不足的,要搭配应用PLC技术联合应用,才可完成供配电体系的自动化掌控。所谓PLC技术,具体是指计算机技术与机电掌控技术的融合,经过在计算机中完成编写好的作业程序来下发工作命令,完成对有关电力体系作业中所有步骤的高效掌控,调动计算机实现工作汇总生成数据的搜集与储存。此技术可以协助电网信息的传输与变换,引用次序掌控的作业形式,对大型配电体系来运用单独板块分块掌控,利用总线来完成通信衔接经营总体电力体系,使传递中的电流可在PID调节作用下一直掌控在合理的标准范围中,可以非常精准的掌控和操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运用也是变得越来越成熟,而将其运用在供配电系统中,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同时,也丰富了供配电系统的应用功能,这对于我国供配电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育玮.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132.

[2]金峰.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4):170-171.

作者介绍

孔自亮(1989.06.06),性别:男;籍贯:河南漯河;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电气设计;研究方向:配电与PLC控制。

郭昆仑(1989.12.16),性别:男;籍贯:河南平顶山;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电气设计;研究方向:配电与PLC控制。

姚瑞(1992.11.10),性别:男;籍贯:山东莱阳;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电气设计;研究方向:自动检测与智能控制。

论文作者:孔自亮,郭昆仑,姚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孔自亮,郭昆仑,姚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