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马丽涛

试论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马丽涛

摘要:在现代初中阶段课程体系中,历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及爱国精神的主要渠道。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仅仅侧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是能结合历史资料对其形成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将史料知识作为一项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拓展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质量。本文就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试论。

关键词:史料知识;初中历史;有效应用

前言:近几年,史料知识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教学资源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历史教师的青睐和重视,将其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也符合新课改的内涵。能否将史料与教材内容实现有效结合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史料知识的教育价值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将其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对史料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开展以史料知识为延伸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

首先,拓展初中历史教学空间。尽管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目标所编写的,但是其具有较强的局限性。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该侧重于历史教学宽度和广度。将史料融入到教学中,能对教材内容形成补充和延伸,使初中历史教学空间得到拓展。其次,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思维。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历史事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也要对历史事件形成感悟与思考,总结经验和教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史料能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从而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针对于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过程是其批判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

二、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一)提高学生对史料知识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丰富性是史料知识所具有的一个鲜明特点。初中历史教师不仅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史料给予更多关注,还应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设备将史料融入进来,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每天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史料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关注史料的学习习惯,并为后续的课堂讲解过程夯实基础。例如,教师讲解到“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介绍“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体质特征的史料,并引导学生自主查阅一些关于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与现代人头像的图片,进行对比,从形象化的角度了解其中存在的差别和联系。

(二)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史料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因此,在融入史料知识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对史料知识展开深入探究和讨论。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并为其导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1]。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还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生思维的互相启发,从而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史料知识和教材中的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讲解到“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实施组别划分,使每个学生都加入到一个小组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社会景象,以及其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或者人物,比如,房谋杜断、轻徭薄赋、发展科举制等。并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所导入的史料知识,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以及自己的学习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角度和深度不同,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能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结合史料知识深化初中历史教学过程

如果教师一味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形成硬性记忆,对历史的掌握程度较浅。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史料知识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化[2]。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对历史形成理解和认识,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讲解到“秦汉时期”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对秦朝的文化特点形成扎实的掌握,教师可以针对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为学生导入相关的史料知识,比如,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背景等,并展示几张图片。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所提倡的“科教兴国”战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正面和反面两个对立的角度展开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从古代和现代史料知识中,认识到知识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运用史料知识展示历史问题研究方法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侧重点不在于使学生记忆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使学生能针对某个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认知和判断,从而得到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史料知识向学生展示历史问题研究方法,掌握史学领域的研究原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以后所接触的更深的历史知识[3]。例如,教师讲解到“隋唐时期”这个部分时,涉及到“两税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导入一些唐朝在实行“两税法”之前的税收资料,在新唐书上关于财政危机的内容,以及“两税法”得到实行后在民间所形成的影响,税收情况变化等。带领学生详细分析这些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将历史概念作为切入点,对历史知识展开论证。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时间收集和查找相关素材,制定合理化的论证步骤。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缜密的历史学习思维。

(五)根据历史教学侧重点合理选择史料知识

一般情况下,将历史资料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文字形式,主要将文字作为载体对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另一种是图片、视频形式的资料,具有较强的直观性。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能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带给学生直观感受的史料知识呈现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章节的历史教学侧重点,为其选择合适的史料知识形式[4]。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选择视频动画形式的史料,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形式多样的史料供学生阅读。例如,教师讲解到“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宋代人民的生活景象,并以此分析这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又如,教师讲解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个部分时,涉及到艺术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战国编钟的历史资料等。

结论:综上所述,将史料知识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思路和空间。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认识到史料知识的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史料知识的敏感度和关注度,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史料知识,结合史料知识深化初中历史教学过程,运用史料知识展示历史问题研究方法,根据历史教学侧重点合理选择史料知识。通过本文对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展开的一系列试论,希望能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聂延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01):60-61.

[2]李腾勇.探析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72.

[3]郑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22.

[4]王凤燕.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以文物史料和文字史料的研读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6):63-66.

论文作者:马丽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试论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马丽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