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除痹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论文_何天谷

自拟除痹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论文_何天谷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杨柳镇卫生院 555212

摘要: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按发病部位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除痹丸;椎间盘突出症;药方;疗效

1.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主要视受压迫的组织而定。根据影像学上突出位置的不同,本病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中央型、侧方型及旁中央型。

(1)中央型 以颈髓受压为主要表现。以前认为此型突出较少见,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MRI技术问世之后,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已不再少见。因脊髓受压,可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以及大小便异常;与此同时,四肢腱反射呈现亢进。病理反射征可显示阳性,并按突出平面不同而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

(2)侧方型 以根性痛为主。主要症状为颈痛、活动受限,犹如落枕,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枕部;一侧上肢有疼痛和麻木感。在发作间歇期,患者可以毫无症状。查体时发现头颈部常处于僵直位,活动受限。下颈椎棘突及肩胛部可有压痛。如头向后并侧向患侧,头顶加压即可引起颈肩痛,并向手部放射。牵拉患侧上肢可引起疼痛。感觉障碍因椎间盘突出平面不同而表现各异。

(3)旁中央型 除有侧方型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不同程度单侧脊髓受压症状,即Brown-Sequard综合征。常因发生剧烈的根性疼痛而掩盖了脊髓压迫症。

2.胸椎间盘突出症

胸椎间盘突出的表现变化多样,没有一项特异的表现可用于诊断,其症状和体征由间盘突出的情况决定,包括间盘突出的节段、大小、方向、压迫的时间,血管受损程度和椎管的大小。在有症状的病人,病变常是进行性发展的。

患者常是先出现胸背痛,随后是感觉障碍,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脊柱可有轻度侧弯及椎节局限性疼痛、压痛及叩痛。

3.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自拟“除痹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50例收到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多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邪瘀阻经络,或跌扑闪腰淤血阻滞腰部。

2.临床表现

腰部胀痛或刺痛、腰部转侧不利,活动后疼痛加重,或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沉滑或涩。

3.治疗原则及药方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

方药:麻黄30克,防风30克,独活30克,秦艽30克,乳香、没要各20克,细辛10克,当归、川芎、三七、续断、五加皮、巴戟天各30克,全蝎15克,土鳖虫20克,乌梢蛇30克,枸杞50克,制川乌10克,制马钱子15克,一枝蒿6克,桃仁、红花各30克,大枣50克。蜂蜜50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与蜂蜜为丸,每丸5克,装瓶内,每次一丸,一日三次。方中麻黄、防风、秦艽、独活祛风除湿,当归、川芎、三七、红花、桃仁活血祛瘀;加全蝎、土鳖虫、乌梢蛇血肉有情之品增强通络止痛;川乌、一枝蒿、制马钱子为止痛要药;枸杞子、续断、五加皮、巴戟天补肝肾强筋骨;蜂蜜、大枣缓和药性。

4.针灸及护理

配合针灸针刺肾俞、命门、环跳、足三里等穴,7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止体力劳动,坐姿腰直胸挺,取硬木板床仰卧或俯卧位,双下肢伸直。

5.体会

椎间盘突出是农村多发病,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认为该病多因风寒湿邪或外伤跌扑腰部筋络瘀阻、或肝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治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补肝肾强筋骨为治疗原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经济又方便,一般一致二周见效,疗效稳定且没有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熊俊,陈日新,付勇,迟振海,张波.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1(03)

[3] 李林,詹红生,张明才,陈博,元唯安,石印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J].中国骨伤.2010(09)

[4] 黄叶,杨拯,田芸,姚冬梅,李文洁,熊六波,陈兵.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0(09)

[6] 黄锦军,彭文琦,雷龙鸣,赖耀铭.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信息.2009(05)

[7] 王林华,卢敏.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08)

[9] 孟月,王莉,毛秀,周宗科,李幼平.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12)

[10] 罗胜,罗思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5(06)

作者简介:何天谷,男,土家族,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何家村塘坎组,贵州省铜仁卫校毕业,中专,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一直在乡镇从事中医临床。单位: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卫生院。

论文作者:何天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自拟除痹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论文_何天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