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论文_王青松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论文_王青松

王青松 (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 5 0 0 0 0 )

【关键词】 胃癌 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236-02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 分布地区广,发病年龄以40 ~ 50 岁为多见,男女比例为3:1。常以腹部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黑便消瘦及腹部肿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胃积”、“反胃”、“胃脘痛”、“心腹痞”等范畴。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14 例胃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 例,女性患者10 例, 年龄在27 ~ 49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8.7 岁。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症状类似慢性胃炎或胃溃疡。中晚期胃癌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消瘦、贫血、呕吐、呕血,其呕吐物呈咖啡样

1.2 方法与结果

早期病人以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重建消化道为主,同时辅助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治疗。晚期病人以中医中药、化疗、放疗为主。对有梗阻者可用胃空肠吻合改道手术,解决食后排空问题。结果:14 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对于手术满意程度高。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情志护理

与病人交谈,有选择地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如手术治疗意义,手术及麻醉方法,从而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帮助病人分析病情,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尽可能地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1]。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鼓励家属多来探视,陪病人聊天、散步,为病人寻求最佳的精神支持。提高病人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指导病人做些有益活动,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等。

2.1.2 饮食调护:饮食调护是胃癌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胃癌病人由于脾胃功能受损,使之津血生化无源;而术中又要消耗大量气血津液,如不加强术前饮食调养,则可因气血亏虚,不能奉养机体, 而导致病情加重。具体措施如下:术前能进食者,应鼓励病人多食健脾益气补血易消化之食品,如瘦肉、鱼类等。忌食烟酒、辛辣、大蒜、油炸、肥甘厚腻,生冷等食品。不能进食或禁食者,应从静脉补充足够的热量、电解质和维生素C。对化疗病人宜进滋阴补血之食品,如甲鱼、瘦肉,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稀粥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呕吐的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关心、安慰病人。出现恶心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动作。同时应协助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用容器接呕吐物,并及时清理。呕吐后应予以温盐水或清水漱口。昏迷病人应尽可能吸尽口中呕吐物, 或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意识不清者头偏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气味及量,并作记录。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神志和腹部体征,并应进行记录。密切观察伤口渗出液颜色、性质、量、切口周围皮肤有无肿胀, 发红,波动感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胃肠减压禁食期间,应注意静脉输液情况,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

2.2.2 体位护理:术后平卧位6 小时,麻醉清醒或病情允许情况下, 取半卧位,以保持腹肌松弛,防止疼痛及预防膈肌下脓肿发生。

2.2.3 疼痛的护理

保持病室及环境清洁安静,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根据病人的性格爱好及文化修养,采取适当方法。如聊天、读书、听音乐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以缓解疼痛,并给予精神鼓励。密切观察疼痛性质、程度及放射部位。疼痛难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2.2.4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水,胃管必须在术后肛门排气后拔出。拔出胃管后当天可给少量饮水,每次3 ~ 5 汤匙,1 ~ 2 小时1 次,第2 天给少量流质饮食, 每次100 ~ 150m l。拔管后第四天,可改为半流质饮食。术后一个月内应少食多餐。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形以增进病人的食欲,保证营养的摄入。并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病人若呕吐严重时,应暂时禁食,缓解后宜少食多餐。病人恢复期间应多食补脾、健胃、益气之食物。如瘦肉、牛奶、桂圆、莲子、黄芪粥等。

2.3 并发症护理

2.3.1 吻合口出血:术后病人宜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严密观察敷料有无渗血、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引流血液多、流速快、色泽鲜红时,首先应安慰病人,同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应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2.3.2 肠梗阻:注意观察呕吐物性质,呕吐发生时间和频率;及时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如无效果,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

2.3.3 胃肠吻合口破裂:应及时手术引流,术后行持续胃肠减压, 积极纠正体液紊乱,必要时行全静脉高营养或空肠造口置管补充营养。

3讨论

本病与饮食因素,长期情绪释放困难,尤其与抑郁、焦虑、愤怒、压抑等关系密切。近年来生理、免疫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的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增高,而免疫力却有明显障碍,同时胃癌的发生也与某些化学物质、遗传因素、细菌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胃运化受纳失职,痰湿凝聚中焦受阻所致。多因饥饱无常,冷热无度,久则克伤脾胃;或因饮食不洁,食毒内蕴,久则与痰瘀相结;或因七情失和,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气结伤脾,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久则瘀毒内结,郁而化火,灼伤胃津。亦有先天肾气不足, 脾失温煦,则水谷不化,水湿内停,邪毒聚结。总之本病与饮食、情志、禀赋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惠芳.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J ] . 护理研究,2007, 21(5C ) : 1354 ─ 1355.

[2] 杨日芳.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J ] . 护理研究,2008, 22(5C): 1352 ─ 1353.

[3] 胡凯,沈世强,郑勇斌.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J]. 腹部外科,2009,22(6):350-352.

论文作者:王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论文_王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