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钱红丹

钱红丹

(锡山区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04)

【摘要】 目的:观察对于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患有偏头痛的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患有偏头痛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使用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中医;内科;偏头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038-02

患有偏头痛的患者中,女性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在女性患者中月经期间发病概率较大,这是一种原发性疼痛,有一定的遗传性,引起该疾病的原因是患者神经或者是血管发生了功能障碍[1]。大多数偏头痛患者都是单侧疼痛,只有极少数患者是双侧疼痛,疼痛一般为中度或者重度,如果患者处于嘈杂的环境或者进行剧烈的活动,则会加重其症状,但是如果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休息,则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目前这种疾病并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疾病发作的间隔,缩短发作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之间于作者所在街道卫生服务站进行偏头痛治疗的患者40例,这些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2例,他们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8±1.7)岁,平均病程为(7.1±0.2)年。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检查,其中有16例患者属于肝郁气滞型,6例属于风阳上扰型,6例属于肝肾阴虚型,剩下12例属于瘀阻脑络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的药物为西比灵,剂量为5mg/次,患者需要每晚服用一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

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因为他们的中医分型有所不同,因此要针对其疾病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肝郁气滞型患者会出现胸闷不适以及两肋胀满等症状,所以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帮助患者疏肝解郁。可以使用的药物包括醋元胡、柴胡、郁金以及白蒺藜各10g,川芎以及紫丹参各15g,还有珍珠母30g以及白芍12g和全蝎末5g;肝肾阴虚型的患者会出现耳鸣、腰膝酸软以及失眠多梦等现象,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需要使用能够起到滋阴补肾作用的药物,可以使用的处方中包括枸杞、熟地以及山药各15g,白蒺藜、山茱萸、菊花、丹皮以及天麻各15g,另外还有土茯苓25g;对于风阳上扰型患者,可能会出现面红耳赤、舌红以及口苦等现象,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需要使用有平肝潜阳以及熄风通络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用处方中可以包含天麻、钩藤、川牛膝、僵蚕以及佛手各10g,还有生白芍以及全蝎末各5g,珍珠母、石决明、生牡蛎以及麦芽各30g,另外还有炒栀子9g;对于瘀阻脑络型患者,可能会出现脉弦涩以及失眠多梦等现象,所以要对这类患者进行益气活血的治疗,药方中包含川芎、牛膝、佛手、酒洗地龙、桃仁以及赤芍各10g,丹参、生龙骨、生牡蛎以及葛根各30g,除此之外还有3g红花。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为《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探究指导原则》,如果患者的症状消失并且疾病没有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那么就视为临床控制;如果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偏头痛治疗总积分发生了下降,并且下降的比例大于50%,那么就视为显效;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没有出现偏头痛的征兆,同时偏头痛治疗总积分的下降比例最高达到了50%,最低不小于20%,那么就视为有效;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改善,疾病以及症状均有发生,那么就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研究结果的数据进行收集,并且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利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有1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中仅有1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65%,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例(%)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是会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2]。这种疾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而且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副作用,治疗有效之后如果停药就可能导致患者疾病的复发[3],因此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之后发现,一般情况下患者分为四种类型,包括肝郁气滞型、风阳上扰型、肝肾阴虚型以及瘀阻脑络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功能的药物。肝郁气滞型患者需要疏肝理气,所以使用的药方为具有该功能的柴胡疏肝散,其中的柴胡以及白芍等药物都具有疏肝解气等功效;风阳上扰型的患者需要平肝通络,因此使用的药方为具有该功效的天麻钩藤汤,其中的天麻以及麦芽等药物具有通络疏肝的作用;对于肝肾阴虚型患者,需要进行滋阴补肾以及补肝,所以使用的药方为六味地黄,其中的枸杞以及丹皮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瘀阻脑络型患者,需要活血通络,使用的药方为血府逐瘀汤,其中的桃仁以及红花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两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偏头痛的患者,使用中医内科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喜荣.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2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170-170.

[2] 雷平元.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294-295.

[3] 袁凤荣.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8):79-79,81.

论文作者:钱红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钱红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