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_白从太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_白从太

白从太(四川省仪陇县观紫中学校 637605)

摘要:现今社会追求创造、创新,而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之一。因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开展中,也应及时的扭转自身的教学观念等,致力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47-01

前言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来促使学生在将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以此为导向,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状

自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至今,诸多教育学者为了保障教学本身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也对培养目标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尝试,其中,致力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一个新的教学方向。

在现代社会当中,创造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一个人所必备的能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文化累积为依托,与人自身的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该思维具有着一定的先进性,能使人在遇到问题时灵活应对、积极思考等,并要充分地发挥好判断能力、联想能力、发散能力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出现了偏差,在语文教学中也难利用有效契机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目前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策

(一)丰富素材积累,培养创造思维

针对于创造思维这一概念而言,其本身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能将学生对于事物的新认知表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运转思维,进一步的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充分的借助一些素材累积,来“重建”和“推翻”学生的传统观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捕捉等,使得学生实现更多的“创造”。

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课之前,虽然这一寓言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学生可能很早就听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就很难理解到位。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一些任务,让学生对和本篇寓言的相关资料进行查询,使其在预习中对寓言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为课堂学习的开展打下基础;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学会适当的放手,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身想法的机会,当学生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时也应加以鼓励,使得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寓言内容,使其感受到童话夸张和想象的特点,使其能联系生活探讨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入创新元素,培养创造思维

与数学等学科相比较,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则具有着一定的自由性,受人主观的影响较强,在内容设置上存在着较强的灵活性和发散性等[2]。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充分的抓住该学科的这一特点,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因素和环节,如批判、幻想、再度创造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运转思维,使其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成效。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站在“渔人”的角度上分析文章,除了要以口述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行踪外,也应尝试着将古文转变成白话文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得学生在任务的达成中充分的展开想象力、创造力等,这对于学生本身创造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效用。

(三)基于课堂教学,培养创造思维

在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则是主阵地,要求教师除了要开展好相应的知识讲解外,也应秉持着创新性的原则,不断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改良和探索等,以此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因此,教师也应充分的抓住这一时机,达到预期中的培养目标[3]。

例如,在讲解《愚公移山》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辩论赛,针对“愚公到底愚不愚?”进行辩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划分成正反双方,正方“愚公不愚!愚公体现的是一种坚持不懈、信念坚定的精神,并为后人造福!”反方“愚公较愚!移山需要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并且会对山上的生态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通过这样辩论赛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章,促使其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生成。

(四)借助现代技术,培养创造思维

在现今社会当中,现代技术以其的诸多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此,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达到理想中的培养效果。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济南冬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济南的冬天究竟美在哪里?”“作者为什么对济南冬天情有独钟呢?”使得学生自由的阐述自身的观点和想法,使其在教学中畅所欲言,使其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相应的增强。

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可以满足新课改的所提需求,使得教学本身得到发展;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和欲望等,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理想中的显著成效。但在这其中,教师也应运用适当的方法,保障培养目标得以达成。

参考文献

[1]赵培宇.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22+134.

[2]邓银凤.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40.

[3]刘春兰.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52-53.

论文作者:白从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_白从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