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大气采样技术论文_罗煜烘

浅谈环境监测大气采样技术论文_罗煜烘

广东新创华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民对大气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经济的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已逐步将大气排放质量、污水排放等纳入为各行业的准入标尺。大气采样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标准的大气采样技术,能够准确地收集监测对象的大气样品,完成整个大气环境监测,助力于政府环保监督工作,对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气;采样;监测;技术;

大气采样技术是实现大气监测的重要手段,在人民环保意识越来强,国家环保态度越来越坚定的今天,对环境监测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气采样技术水平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规范的大气监测机构应建立标准化采样流程,确保整个大气监测过程合理合规,监测结果真实有效。

一、大气采样技术标准流程

(一)获得大气采样任务

采样工作人员在收到大气采样任务时,首先要了解本次采样的监测目的。了解监测对象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设计和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布局,必要时,可提前进行现场考察,以便更好地进行采样方案设计。

(二)设计大气采样方案

在了解本次采样的目的和监测对象特性后,设计本次大气采样的具体执行方案。首先是采样方式的确定,既要考虑监测对象的特性,目标样品的状态模式,又要考虑采样的安全性;工具的选用要结合采样方式、监测对象和检测物的特性;采样时间安排要充分考虑潜在污染源的具体情况,如对工厂排气的监测,需要考虑监测时间是否在工厂设备正常运作期间,其排气是否均匀;大气采样的采样点设计范围一般分布较广,特别是针对无组织排气的监测,要根据现场风向等因素合理分布采样点。制定好完整的采样方案后,需提交主管领导审核。

(三)大气采样准备

根据领导批示的方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1.对容器、滤膜等工具进行标准化清洁,仪器设备在采样前必须进行校准,检测仪器刻度线清晰可见,辅助材料准备齐全,尽量避免大气现场采样途中因工具的不合格,而影响本次监测采样任务的执行。2.准备现场采样时所需填写采样记录的表格、样品标签等。3.与监测对象进行沟通,拟定采样时间,让监测对象尽可能地提供现场采样条件,并配合本次采样。4.安排好样品运输车辆,确保样品能第一时间地送达实验室检测,并且途中不发生二次污染。

(四)现场大气采样

到达采样现场后,需先进行现场环境复核。检查现场环境是否跟制作方案时了解到的监测环境一致?有无特殊情况发生?在确定环境正常,可开展采样工作时,开始按方案设定采样点。使用各项测量仪器检测现场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环境情况,并做好清晰记录。开始采样前,再次检查工具、容器的完好,方可执行采样任务。在每一次采样结束后应及时对采样成果进行编号,记录每一次的采样环境情况,并将编号标识贴于对应容器表面。采样记录和标识一律不得涂改,现场采样人员应使用正楷体填写后签名。采样后,还要再次检查容器是否密封,是否存在漏气情况。

(五)做好运输保管工作

现场采样结束后,应及时将采样标物安全放置,并安排送至检测实验室,这一过程需确保容器完好,不会造成采样标物在路程中发生稀释、化学反应等。

(六)做好交接工作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普遍采用现场采样和检测分开操作的模式,所以,采样结束后,采样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与检测人员的工作对接,除了将合格的采样样品移交实验室,还应将现场采样记录交接于检测人员,以保整个监测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大气采样常见失误点

1、工具未进行校准

采样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采样工具进行检查、校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测量刻度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大气监测的整体结果,错误监测仪器下的采样结果是不达标的,不能准确反映大气的真实质量,从而失去大气监测的意义。

2、容器密封性

造成采样误差的常见失误还有容器密封性不合格。这将造成采样样品存在二次污染或被稀释等风险,不利于大气的整体监测。

3、未选用合适的采样方式

大气采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液体吸收剂或固体吸收剂,二是采用容器进行直接收集。在实际大气采样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采样的目的,检测对象和监测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样方式。例如,对空气中的氟化氢、氯化氢等监测,可以采样以水作为吸收剂的方式进行采样;对蒸汽态的大气采样,可以采用硅胶、素陶瓷等固体吸收剂进行采样。

4、采样频率不合理

由于空气的不定形特性,且容易受风速、风向、温度、气压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较快。所以,我们在进行大气监测的时候,一般采取24小时连续监测的模式,若条件不允许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时,需要合理设计采样点和采样频率。以尽可能地监测到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

5、未正确使用采样工具

采样工具的使用需经过专门的培训。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工具的用途、维护方式、操作方式等都应该有较好的认知,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非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按正确操作方式使用采样工具,将容易造成采样样品的不准确性。

6、标识混乱造成的失误

大气采样一般涉及多个采样样品,如果采样工作人员不能仔细进行编号标识,将容易造成在后续运输交接的混乱,错误的标记将影响对监测对象污染气体排放的关联性判断,不利于监测目标的实现,从而造成采样失败。

三、大气采样技术的未来发展

1、从人工采样朝专业设备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大气采样完全依靠采样工作人员现场取得大气样品进行检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项自动化设备引入环境监测行业,如,无人机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高空大气采样的需求,采样方式简单安全,还能通过工作人员的遥控指挥进行各种高空作业。

2、从采样、检测分环节到一体化监测发展

环境监测仪的出现,让传统现场采样与检测环节分开的模式慢慢开始转变。传统环境监测靠采样人员在现场进行大气采样,再运输至检测点(实验室)交由检测工程师进行检查,此过程不仅消耗时间,监测过程涉及人员较多,容易造成监测误差。环境监测仪可以在现场一边采样的同时,同步进行样品分析,现场得出监测结果,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模式中中间环节造成的误差。

3、从断续监测到连续全自动监测发展

传统采样方式因工具、设备落后等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开展连续采样监测。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设备智能化操作的应用,未来大气采样将往长时间连续自动监测方向发展。

结束语:大气采样技术是环境监测的重点组成,是政府实现环保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类环保目标的重要方式。树立采样工作人员的良好职业素养,做好采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社会、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实现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努力提高大气采样技术水平是环保赋予科研机构和环保监测机构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高玉堂.环境监测常用统计方法[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8

[2]宋呈龙.浅谈环境监测中大气采样技术[J/OL].科学与财富,2018年7月22日

[3]蒋楠冰.浅谈环境监测中大气采样技术[J/OL].科学技术导刊,2018年第22期

[4]史銮章,秦中华.大气环境监测采样要求[J/OL].学术杂志,2014年4月1日

论文作者:罗煜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浅谈环境监测大气采样技术论文_罗煜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