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应重视科学_会计论文

会计研究应重视科学_会计论文

会计研究要讲求科学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性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在会计界,研究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关心、重视和开展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蔚然成风,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会计研究中,也存在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致使会计研究受到影响。因而有必要探讨会计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就此谈点认识,供讨论参考。

一、会计研究要有科学态度

会计研究要有科学态度,就是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以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研究会计工作、会计改革和相关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问题和新情况,弄清楚是什么。应避免研究的内容脱离实际情况,把想当然当作实际,把落后的实际当作一般实际,把外国的实际当作中国的实际,把历史当作现实,等等,造成会计研究不能为现实服务。

会计研究要有科学态度,就是要求采用辩证法进行研究。对研究的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运用全面观点、本质观点、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弄清楚是什么的基础上,要弄清楚为什么,怎么办,并提出会计研究的成果。就避免对问题的分析简单化,如对会计现实问题,看现象不深入看本质,看个别不联系看一般;对引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缺乏分析,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对会计历史问题,缺乏历史分析,用现代水平衡量历史事实,如此等等,影响会计研究的正确认识。

会计研究从实际出发,采用辩证法,就是解放思想,就是科学态度。会计研究采用科学态度,才能使会计研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现实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形成会计理论与方法,使会计理论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会计研究的科学态度,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主要应表现在:会计研究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会计研究的方法要体系化;使用会计概念要符合逻辑;引进会计理论与方法要有鉴别;检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标准是实践。

二、会计研究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

会计研究的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实。客观的实际是纷繁的,要研究它,还必须深刻认识它。会计研究的客观实际,小到企业的某种会计事项,大到国民经济的某种经济现象,或国际经济的某种经济活动,但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其特点是:独立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并按特定的方式运行;相关性,与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结构性,由各种因素所组成;层次性,具有相互制约的多级层次;社会性,反映一定的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动态性,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

会计研究的客观实际,由于受一定条件下的各种因素所制约,而表现为各种实际。(1)客观实际按直接性分为:直接实际, 研究主体参加的实际;间接实际,研究主体通过报刊书籍和其他媒体所了解的实际。(2)按先进性分为:先进实际,处于先进水平的实际;一般实际, 处于一般水平的实际;落后实际,处于落后水平的实际。(3)按实际的内容范围分为:宏观实际和微观实际;或国家实际、部门实际、地区实际和企业实际;或中国实际和外国实际;等等。(4)按实际的内容性质分为:会计核算实际和财务管理实际;或资金实际、成本实际和利润实际;或资产实际、负债实际、所有者权益实际、收入实际和费用实际;等等。根据会计研究的需要,还可作其他的分类。

会计研究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以客观存在的实际事实为研究对象。其基本要求是:(1)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研究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际问题;(2)面向世界, 研究国际会计领域会计实际中的理论与方法的问题,便于我国向国际会计协调;(3)对每一个实际问题要当作一个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了解和把握其性质和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会计研究的方法要体系化

在会计界,有人借鉴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提出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要采用规范会计方法,或采用实证会计方法。会计研究方法是完成会计研究任务的手段,根据研究任务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不论研究任务的对象和内容,事前规定只采用某种研究方法(规范会计方法,或实证会计方法,或其他会计方法)是脱离实际的。适应会计研究任务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会计研究方法要体系化,即形成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由各种会计研究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会计研究的阶段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会计研究是一个过程,基本包括两个阶段:会计经验知识阶段,从确定研究任务到搜集资料,以获取会计经验知识;会计理论知识阶段,从研究资料到提出研究成果、评价成果,以取得会计理论知识。

在会计经验知识阶段,相应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地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感官观察法,仪器观察法,实事观察法,全面观察法,本质观察法,定期观察法,历史观察法,连续观察法,追踪观察法,隐蔽观察法等);调查法(调查会法,现场调查法,问卷法,访问法,电话调查法等);实验法(定性实验法,定量实验法,结构实验法,原型实验法,模型实验法,探索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测定实验法,因素实验法,比较实验法,中间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实地实验法等)。

在会计理论知识阶段,相应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抽象法;比较法(同类比较法,异类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历史比较法,现状比较法,宏观比较法,微观比较法,国内比较法,国际比较法,现象比较法,本质比较法,单项比较法,多项比较法,定性比较法,定量比较法,定期比较法,不定期比较法,短期比较法,中期比较法,长期比较法等);分类法;结构法;归纳法(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现状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综合法;概括法(经验概括法,理论概括法,外推概括法,上升概括法,复合概括法等);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思维模型法,自然现象模型法,社会现象模型法,静态模型法,动态模型法,宏观模型法,微观模型法等);数学法(常量数学法,变量数学法,必然性数学法,或然性数学法)等。

会计研究任务的多样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会计研究任务,按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理论研究;按内容的范围分为宏观理论研究和微观理论研究;按内容的性质分为规范理论研究和实证理论研究;按内容的学科类别分为基础性学科理论研究、职能性学科理论研究、综合性学科理论研究、部门性学科理论研究和专门性学科理论研究等。会计研究任务(即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研究阶段不同,相应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只有建立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才能适应会计研究任务的需要。

四、使用会计概念要符合逻辑

会计理论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会计概念、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所以,在会计研究中,大量使用会计概念。使用概念符合逻辑,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的内容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要求:

会计概念要有定义。定义是通过一个概念揭示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会计概念有了定义,才能确定其内涵,表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论探讨。在有些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只提出会计概念,但没有定义,因而不知概念所指内容是什么。如在有些文章中经常提到“国际会计惯例”、“会计国家化”、“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假设”等,但所指是什么内容有的没有定义。在会计教材中,有些基本会计概念也没有定义。由于会计概念没有定义,影响了对问题的认识和讨论。

会计概念的定义要准确。除某些会计概念因学术观点差异而影响其定义不致外,一般会计概念从形式逻辑的要求来看其定义要准确。会计概念的定义,有实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语词定义(明确语词表达什么概念)。实质定义又有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功能定义、操作定义和计算定义等。确定会计概念实质定义的方法,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语词定义又有说明语词定义和规定语词定义。会计概念要准确,是要求对概念所确定的定义,要能揭示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内涵(特有属性,尤其是本质属性)。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有的会计概念“定义过宽”,如“会计是信息系统。”这个定义把会计等同为信息系统,使人误以为信息系统就只是会计。有的会计概念“定义过窄”,如“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会计要素还包括会计工作要素、会计模式要素、会计理论要素等,不只是会计对象要素。还有的会计概念,“以比喻代定义”、“定义模糊不清”和“循环定义”等。所以,会计概念的定义准确,才能正确揭示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内涵。

会计概念的外延要准确。会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那些对象(对象的范围)。它是通过划分(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来确定的。划分是由划分的母项(属概念)、划分的子项(种概念)和划分的标准三项组成;也就是将属概念分为所包含的种概念,从而明确概念的外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有的会计概念的外延是不明确的。如在会计界比较流行的认识: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内部会计)和管理会计(外部会计),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这里,会计的外延是多大,会计是否只包括这几部分,其他的如“实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比较会计”等等,是否属于会计,这都需要进行讨论。

会计概念间的关系要明确。会计概念按内涵不同有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按外延不同有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会计概念间的关系,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有相容关系,表现为两个概念的全同关系(外延全部相同)、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等。在判断会计概念间的关系时,“属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应是不相容关系。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有的将相容关系的概念当作不相容关系的概念,如“会计的职能有核算职能、控制职能和监督职能。”担控制职能与监督职能两个概念是相容的,显然将其并列是不恰当的。或将全异关系的概念当作全同关系的概念,如“基本假设又称基本公设或惯例”,把全异关系的“基本假设”与“惯例”两个概念当作全同关系是不恰当的;又如“会计管理,简称会计,即会计工作。”把“会计管理”、“会计”和“会计工作”三个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当作全同关系的概念也是不恰当的。

五、引进会计理论与方法要有鉴别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为了探讨当今世界最新会计理论问题,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一切有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这对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值得注意一种现象,对引进国外会计理论与方法存在“三性”:表面性,对其作一般客观的介绍,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绝对性,对其作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缺乏全面的分析;倾向性,对其在绝对肯定的前提下,全盘移入。存在这“三性”,对学习与借鉴国外有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是极为不利的,既不能学好,也不能借鉴好。

对引进国外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要有鉴别,有鉴别才便于学习和借鉴。引进的国外会计理论与方法,由于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经济制度的反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是依据一定政治经济理论的反映,并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因而不能不加鉴别地学习和借鉴。

对引进国外的会计理论与方法,鉴别的方法是:在科学性上,弄清这些会计理论与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是否是科学的,是否是一定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的反映;在先进性上,这些会计理论与方法是否是当代国际上最新、最高的水平;在实践性上,这些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国外是否有用,应用的程度如何,在我国是否有用,能在哪些方面应用。

对引进的国外会计理论与方法,经过科学的鉴别,在学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有的经过改造为我所用,有的不能或暂时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作为学习的参考。

六、检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标准是实践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的会计改革、会计研究、会计工作、会计法规建议和与国际会计协调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如何认识和判断这些成就,特别是如何认识和判断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检验或判断会计理论与方法是否科学、先进和实用,要依据什么标准,事实上存在不同作法。有人检验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标准,是用“国外标准”,言必称国外怎样,某国怎样,国际标准怎样;或用“权威标准”,言必称某人怎说,某国教授怎说,某书怎说;或用其他法规、制度、国际惯例等为标准;这不无道理,但不是科学的标准,不能用以作为检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标准。

检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标准应该是实践。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它包括生产实践活动、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实践具有现实性、具体性、时空性、目的性、规范性、功能性、社会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实践表现为各种具体工作。以实践为标准检验会计理论与方法,是看会计理论与方法,是否有利于会计工作,是否有利于会计改革,是否有利于会计教育,是否有利于法规建设,是否有利于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凡是有利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并不断充实、完善、提高和发展;凡不利的,就应该修订或否定。

用实践为标准检验会计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会计理论与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科学。

标签:;  ;  ;  ;  ;  ;  ;  ;  

会计研究应重视科学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