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评价论文_张巧云

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评价论文_张巧云

河南省驻马店市159中心医院 检验科 463000

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集的64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将收集的64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液细胞形态观察组有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血液细胞形态对照组有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血液细胞形态学;临床诊断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进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等优点,但其仍然存在局限性,工作人员对其认知不够充分,对血液细胞学的忽视等,最终导致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血常规检测是对血液的细胞进行观察,通过对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的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情况作出判断[1]。本研究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评价,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集的异常血液标本与正常血液标本,各64份,将异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为(43.74±11.58)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为(44.02±11.73)岁,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其检测项目有: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平均体积。然后将标本进行制片与染色,通过采用显微镜下以1000倍技术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指标

检测结果分为假阳性与假阴性两种,假阳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异常,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假阴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异常,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

对照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血液标本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4例异常,包括2例红细胞形态异常,1例白细胞形态异常,1例血小板数目异常。

3讨论

现今血常规检测中最常使用的仪器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其具有对血红蛋白独立测量的系统以及专业化的体积计量管直接定量技术,对干扰源进行了消除,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采用最新的高精密度微量血液处理技术以及细胞信号全数字化处理技术,为检测的结果提供保障,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检测结果更准确的特点[2]。但其还存在不足的地方,现今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主要是检测白、红细胞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不能检测细胞核的形态与细胞核仁是否缺失,对此在进行血液疾病诊断是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检查[3]。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组织印片的细胞学形态学检查以及骨髓细胞学形态学检查统称为细胞形态学检查[4]。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指通过对血液中的核细胞数量、形态改变情况、相对构成比等分析,了解血细胞功能状态与异常改变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可分为制片、染色、镜检三个步骤,能够有效的观察细胞的形态、比例以及是否异常,还可观察出淋巴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和形态,这能够为血细胞构成与形态异常起到重要作用{5]。可为血液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和线索,是血液疾病形态学检查的基础。将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在血常规检测中,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对血细胞的比例、分布、异常情况有所了解,血常规检测与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能够更大程度的保证血常规的检测质量。本研究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血液细胞形态观察组有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血液细胞形态对照组有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茂.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509-510.

[2]詹学良,潘宝龙.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意义[J]. 云南医药,2017,29(2):9-10.

[3]孙景刚. 血常规检测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2015(17):24-24.

[4]文金谦. 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价值分析[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6):760-761.

[5]纪丽娜.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2015(3):630-630.

论文作者:张巧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评价论文_张巧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