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论文_王伟俊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论文_王伟俊

大余县水利局 341500

【摘 要】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只有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不断地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困境;对策

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上的投资不断加大,但目前仍然难以满足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加之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仍然难以摆脱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方面,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明确的规范,导致管理工作混乱而低效,无章可循,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农村水利事业发展;另一方面,相关事业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违法行为认定不全、打击不严厉,导致一些恶意竞争、扰乱农村水利建设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除此之外,对建设施工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要点的疏忽,也是导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慢、质量低的重要原因。饮水不安全涉及面较广,涉及人口较多,且有的地区比较严重,用煮沸等简单的物理方法已不能解决,部分村的饮水水质已严重超出国家饮用水三级水质要求且均没有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主要表现是氟斑牙、佝偻病人口增多,因饮水至癌率增高其它病症也略见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难题。

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

1、管理方式落后

通过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和管理内容可以了解到,它的兴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抗打击能力。为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影响其发挥作用的主客观原因加以分析。现实情况是,现在的农村水利工程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用水没有节制,且水利设施管理不善,设备很多都被损坏,长时间没有维护。在许多地区甚至出现“讲人情”的现象,不顾规章制度,私自用水、挖渠、截流,许多沟渠损毁程度严重,水线也被破坏,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供水功能,更不用说对农田的灌溉作用了。但是,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很难做到位,处罚力度小,更纵容了破坏现象的发生,久而久之,农业生产就很难得到保障。

2、专业人才欠缺

由于农村地区条件艰苦,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又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根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到农村从事水利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才招聘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定合理的引进机制,即使招聘到专业人员,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其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缺乏了解,基本都不能胜任这份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对原有和新招聘的工作人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很多农村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不够,在出现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明显就会忽略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维护。这也是由于我国农村的财政问题导致的,即使国家大力宣传新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但是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水利建设的投入就很难保障,也就不能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工和建设,从而延缓了水利建设的工程进度,甚至在材料的使用上都可能出现偷工减料,降低了工程质量,导致许多不良后果。

4、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

为了保障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开展,完善的监管制度是必须建立的,并且要配合坚决的执行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中,监管部门的监管只限于表面工作,不能真正实地考察结果,凭肉眼观察就断然下结论,当然这也与监管部门本身的设备设施不齐全有很大关系,没有配备先进的检测工具和技术人员,外行管内行,即使监管也做不到监管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三、改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1、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切实地更新与转变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首先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来说,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长期性,且比较艰巨的工作,消除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正确认识与理解,为日后的工作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还需要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加强,积极地转变那些与现代水利工程不相适应的传统的管理模式。①将农村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将科学发展观视为指导思想,并转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模式,使其能够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②有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促使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政府要适当的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并对岗位责任制进行进一步的制定与明确。此外,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法律监管、行政监管以及社会监督进行加强,从而促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健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健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效果得以进一步地提升,推动水利建设事业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水利系统的良好运行,与科学合理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且其还能够使社会生产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水利资源的需要得以满足。与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加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①为了保证制定的水价能够使市场的供需平衡得以维护,就需要对水价调控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并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得出合理并统一的计算水价的方法;②为了能够使水利资源得以充分且高效地利用,可以对用水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并通过对节水及计量用水等各项建设与改造活动的强化来实现;③通过对水利工程维修与养护机制的不断完善,确定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得以有效保证。

3、增加资金投入量

充足的管理资金支持是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认真落实管理工作的关键,我国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同各级财政部门做好协同配合,积极增加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放。针对部分条件落后地区,要进行重点帮扶。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财务跟踪核算,防止出现贪污和腐败现象,保证专款专用,杜绝私自挪用公款行为,从而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保障工程质量,尽快使广大农村地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水利工程,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提高饮用水的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4、对综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加强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对于综合型管理人才比较匮乏,因此,需要对相关专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与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相关的教育培训,促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得以不断地提高,使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拥有一支综合型的管理人才队伍,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为保障水利事业的长远性发展,必须科学分析工程管理存在的各个问题,及时发现施工问题,确保施工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例如明确施工责任、强化危险因素控制、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创新管理相关制度等,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日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1).

[2]赵宏波.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论文作者:王伟俊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论文_王伟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