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花开的声音论文_王晓芳 陈冬花 贾晗

倾听花开的声音论文_王晓芳 陈冬花 贾晗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101300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合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服务于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最终训练目的。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黄金时期。新课标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既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文课程类型之一,也是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

那么,怎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口语交际训练既要以教材为依据,又要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说的实践中练习语言表达,在互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着听与说的不同步、理解有困难、信息提取不全面、表达不准确、应对不得当、教学中无互动、教学组织形式不灵活等现象,尤其是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一线教师还是缺少有效的办法。

以我们准备的一节二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课《推荐一部动画片》为例,探究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落实课标?怎么更好地体现口语交际的互动性与交流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如何让话题与生活进行更有效的对接?等诸多问题。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一谈我们的思考。

一、备课之困

1.要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态度决定一切。首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口语交际能力关系到人际交往与其他社会活动,应受到重视;转变教学方法。单纯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口语交际教学的枯燥,无法让学生产生对口语交际课程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在生活中加强引导,如: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把每天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口语交际课程加强教材与课标的对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教材内容一般比较简单,只有话题和主要问题。比如《推荐一部动画片》这节课就只有话题:推荐一部动画片,要求是:在你看过的动画片中哪部动画片给你印象最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讲讲吸引你的人物或片段。主题特别贴近孩子生活,孩子们也一定会喜欢。可是这个内容只是聊聊天或者交流一下,似乎没有达到语文教学的要求,孩子们的收获在哪?所以,我们需要抛弃讲课文的方法,找准口语交际的训练点。比如,如何根据情景的完整正确地进行表达?如何能够让学生表达清楚?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地提取交流信息,并做好应对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下手呢?该如何进行突破呢?

我们重新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寻找答案: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标永远是一个指路的明灯,我们认真揣摩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这一年段的口语教学的要求,并过滤出针对这节课的具体要求,将其与教材中的提示融合: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经过讨论,我们加入了学生对于“推荐动画片”的活动的具体生活情境。这节课讲什么、练什么的问题基本突破。

3.口语交际课程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对接。明确了课标和教材的对接,接下来,我们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口语交际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起点,没有学生的起点情况,我们的课堂就是空中楼阁。该给学生讲到什么程度?学生该练习到什么程度?又该做哪些取舍?这些问题又把我们推入另一轮的思考。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它该从哪里开始?我们不约而同想到了精读课备课强调的备学生的要求。学生的起点在哪、基础在哪,我们需要关注,也恰恰是备课既备课标和教材,更要充分地备学生,然后确定口语交际课的具体目标。

二年级学生已经上了那么多的语文课,都有了“说”的尝试、“听”的经验,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大胆地表达出来。幼龄段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因此,对于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他们有交际的话题,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如何有序表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动画片和如何运用推荐的方法还需要老师在课上给予指导。所以,在进行口语交际课程教学时,一定要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点,还有他们对这类“讲述式”口语表达的学习现状。这也是修正和完善之前定的教学目标的又一次机会,同样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环节的一些依据。我们的课堂是用来教导学生的,是给他们量身定制的课堂。

这样,我们确定了教学目标:把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推荐给同学,愿意与同学分享。在推荐时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被推荐人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发现美的能力。

4.口语交际课程设计注重与特点的对接。明确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解决课堂上怎么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的问题。精读课上,课文就是大地,不同的大地上长有不同营养的果实。口语交际课和阅读课不同,它没有课文这个载体,如同没了那片真实存在的土地。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上只有学生和老师,那就在师生与生生的交流中学习交际。如何让同伴和老师发挥作用,帮学生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呢?我们紧紧抓住了“口语交际”的特点展开环节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生活是学生口语交际非常重要的平台,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学生训练的成果。因此,口语交际课程首先要建立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比如,这节课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谈话等调查中就要聊好“动画片”、聊嗨“动画片”。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必须得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这样的氛围中交流,去除了很多心灵上的束缚,有了良好的开端和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就乐于交流和表达。然后,课堂上,从学生熟悉的教材入手,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有的可说;在谈话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梳理推荐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方法会说;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从同桌互相推荐到推荐大会,让学生有机会说;拓展推荐范围,让学生把推荐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多说、多用、说得更好。

二、上课之愉

口语交际教学,要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对学生放手,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但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学要注意训练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同时,“口语交际”是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既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

1.情境激趣。课堂上,老师借助6个动画片片段,把学生带进了动画片的世界,然后趁势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看过哪部,喜欢其中的哪部动画片?为什么会喜欢这部动画片?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还讲述出动画片的内容、人物关系等内容来证明自己对动画片的喜爱。学生们被自然地带到了语言交际的氛围中,开始了话题交流,教师的教学就在这氛围中悄然开始。

2.方法引领。低年级的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他们观察事物比较粗糙。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学会看、听、说和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把内容说得特别详细,滔滔不绝,老师耐心地听着。在学生讲完一集的内容后,教师急忙加入自己的引导:“这个故事你说得真完整,太了不起了!可是孩子,你想想,如果你推荐这部动画片儿给其他没看过的人时,把内容仔仔细细全说了,是不是缺少点神秘感啊?”这位小朋友疑惑地看着老师点点头,老师又说:“我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如果你只说出这个故事当中最精彩的一个小片段,别人就会更想看看这部动画片到底讲什么了。请你再试试!”这次这位同学用简短的话语说出了故事当中最厉害的一个片段,还告诉同学们还有很多精彩内容!

然后,老师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示范了一个从“描述画面”的角度完整地推荐动画片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从正式上台,到精彩描述,再到鞠躬下台,一气呵成。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仅学习到了新的推荐方法,还在评价教师和与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口语交际中要注意好语速、身体语言等问题。

3.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为学生提供迁移所学知识的舞台。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举行了“动画片推荐大会”这一激动人心的交际情境。大会上有推荐者,有评委,有热心观众。同学们把课堂上自己尝试探索出的方法,真正运用到了推荐大会上,活动中有的侃侃而谈,有的补充提问,有的答疑解惑,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们忘了自己是老师和学生,只知道要在这样的大会上用好刚才所学的方法,把推荐做到极致。孩子们尽情地表达、认真地倾听,在活动和情景中达到了交际目标,把口语交际主体的互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的最后,老师把“推荐”的内容引向更丰富的空间,学生们将尝试推荐书籍、推荐美食、推荐衣服等,把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事物推荐给更多的人。

三、思考之乐

1.口语交际从听说教学到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理念的变化,更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提升。它不是听说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交际功能的实现为价值取向,让孩子真正可以用于生活交流,不断提高交际能力、提升交际素养,可以应对生活中需要交流的不同场景和场合,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目标的一种能力。

2.口语交际课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交流的渴望,让学生有的可说。有的想说;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说话和表达,而是引导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总结和提升交流方法,并可以为自己所用,应对生活中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有方法会说。

3.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互动交流,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创设适当的情境,让交流真实存在,而不是进行简单的机械练习。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在当时的情景中需要互动、敢于互动、有机会互动。

4.鼓励多向多维互动,关注每一个人,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成长。教师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能够参与其中,做小孩子,用童心陪伴孩子的口语发展。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纷呈的社会,随着现代传声技术的发展,语言信息载体具有崭新的内容,这就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的速度和效率。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们不仅要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本领,还要有善于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祖国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的高度去认识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口语交际课程不仅需要教师有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努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论文作者:王晓芳 陈冬花 贾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倾听花开的声音论文_王晓芳 陈冬花 贾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