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_玉米论文

我国饲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_玉米论文

我国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饲料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饲料粮的供求关系及流通体制现状

(一)饲料粮的供求现状及今后走势

改革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动物性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1996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5915万吨、禽蛋产量1954万吨、水产品产量3288万吨,均居世界首位;人均上述产品的占有量亦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显著改观。与此同时,作为养殖业之基础和前导产业的饲料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到1996年,全国工业配合饲料产量已达5118万吨,比改革之初增长了20多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

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的直接口粮消费出现了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新增粮食被用作了饲料,粮食的饲用化程度逐年提高,饲料粮的生产和流通已成为我国粮食问题新的焦点。我们近似地假设饲料粮为粮食总产量扣除城乡居民口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和库存损耗之后的余额,据此进行间接估计,结果显示,80年代以来,饲料粮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00%,远高于年均2.37%的粮食总产增长速度,由此使得饲料粮在粮食中所占比重稳步提高。1990年,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比重已接近25%,而到1994年这一比例首次高出30%,几乎比改革开放前翻了一番。

饲料粮的快速增长,也使其在饲料构成中所占比重有了迅速提高,并已成为全部精饲料的绝对主体。据初步调查,1993年我国的饲料构成中,饲料粮所占比重为71.4%,饼粕占8.4%,糠麸占20.2%,而饲料粮中玉米所占比重最大,为62.8%,说明玉米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饲料粮中最主要的品种,对我国饲料粮的供需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养殖规模和技术差异较大,致使有关数据的采集、确认和处理较为困难,加之其他原因导致的信息扭曲和失真,使得统计部门、实际工作部门和研究部门对饲料粮的数量和结构,特别是对饲用玉米的数量及其在饲料粮中的比重,迄今尚未形成共识,还没有一个较权威的说法。此外,对饲用玉米中有多少直接用作饲料,又有多少被加工成配合饲料,亦无定论。不过,有一点是为各方所公认的,即玉米在我国饲料中的地位日趋突出,饲用玉米的需求将持续扩张,而且随着现代饲养技术的普及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饲用玉米中加工成配合饲料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加,直接用作饲料的比重将逐渐下降,也即未来时期把更多的玉米加工成配合饲料将成为我国玉米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有关专家运用消费者需求系统模型对我国畜产品的消费量进行预测,然后将畜产品需求乘以适当的转化率来预测饲料的需求,得出的结果是,到2000年我国饲料总需求量为2.3亿吨,饲料粮的需求总量为1.5亿吨,饲用玉米需求总量为1.0亿吨,占饲料粮的67%。正因如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玉米上,而且又进一步聚焦在工业饲料耗用玉米上。

(二)我国现行的饲料粮流通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1.饲料粮供给与需求的区域特征。目前,我国饲料粮(玉米)的供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养殖业主产区和饲料工业发达地区与饲用玉米主产区分处南北。一方面,北方提供了全国3/4以上的饲用玉米,特别是东北地区是我国饲用玉米最为集中的产区,在我国饲料粮和整个粮食生产中居于突出的地位。1995年东北地区所产的玉米占了全国的36%,配合饲料产量却只占11%,因而除了本地区自身的消耗和转化外,还有大量的玉米剩余。据统计,该地区在1992~1994年3年间,平均年净余玉米879万吨,1995年、1996年两年的净余额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余粮区,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源源不断地调运到南方,同时也使得我国粮食流向发生了由“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调”的根本性转变;而且,未来阶段东北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还将进一步上升,其玉米剩余和外调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南方地区的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均较为发达,仅广东、江苏等7省区,就生产了全国44.3%的肉类和43.7%的配合饲料。另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统计,1996年南方13个玉米销区省,年双班生产能力1500万吨的饲料加工企业达700多家,仓储能力700万吨,资产总额超过300亿元,已形成了较强的玉米加工能力。但是,南方地区的玉米产量却非常有限,上述7省区的玉米产量只占了全国的11.4%。这样,就使得南方地区玉米的产销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从东北地区调入大量玉米来补充。据估测,近几年来,广东、湖南、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广西、湖南等南方10个省市区每年共需调入玉米1000万吨以上,到2000年,这些省市区的产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调入量可能超过1500万吨。

2.饲料粮的流通渠道。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国有粮食企业一直独家经营粮食,形成了庞大的粮食经营体系。尽管从1983年开始,国家允许多渠道经营粮食,但是时至今日,国有粮食企业仍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在粮食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1995年国有粮食系统共收购玉米2600万吨(其中定购玉米约1000万吨),占据了全社会玉米收购量的大部分。以玉米主产区吉林省为例,1995年,国有粮食企业玉米收购量占玉米产量的比重高达43.8%。

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玉米有三个类别:

(1)国家定购玉米。全国的玉米定购量一般是1100万吨。各省安排国家定购任务时,可附加定购机动数,但不得超过10%。各省每年按国家分配的定购计划数安排生产,将粮食定购任务分配到国有农场和农户。近几年政府规定完成玉米定购任务之前不放开玉米市场。

(2)国家专项储备玉米。国家专储玉米的具体收购办法是:国务院向各省下达收购计划。国务院每年统一确定全国粮食储备的总规模,把专储粮收购任务分配到各省,各省一般是把专储粮收购任务分配到有玉米定购任务的县(市),县(市)粮食部门将定购任务和专储任务一并落实到农场和农户。

(3)议价玉米。国有粮食企业在完成国家定购玉米、国家专项储备玉米的收购任务以后,按市场价格向农场和农户收购余粮。目前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玉米中,议价玉米大约占一半左右:1994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玉米636.92万吨,其中议价玉米315.67万吨,占49.6%;1995年收购玉米718.19万吨,其中议价玉米387.65万吨,占54.0%。议价玉米的价格随行就市,波动频繁而且幅度往往较大。

从1983年开始,国家允许多渠道经营粮食。非国有粮食部门流通渠道虽然在粮食流通中居于次要地位,但是也不容忽视。以吉林省为例,从1982年到1995年,吉林省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11815万吨,其他渠道共收购2400万吨,分别占收购总量的83%和17%,国有粮食企业占据主渠道地位,但是,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量有下降的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十分明显。非国有粮食部门流通渠道主要有如下几种:

其一,工业企业。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如面粉厂、淀粉厂、饲料厂等)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过去这些企业是按国家计划从国有粮食企业进原料,现在则直接进行收购活动。主要原因是国家逐步取消了对它们的平价原料供应,它们为了降低原料价格而参与收购活动。

其二,其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开办的贸易公司。各级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为了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贸易公司,从事各种商品的经营活动。这类公司的经营活动往往具有随意性,有机会就经营,没有机会就放弃。

其三,个体粮食经营户。近年来个体粮食经营户的势力有逐渐壮大的趋势,一些地方出现了私营大粮商。公主岭市有一个农民,是个专为南方粮商收购粮食的代理商,年收购粮食3万余吨,自建有烘干塔和晾晒场,对当地粮食采购市场影响很大。

3.现行饲料粮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要实现饲料粮的供求平衡,促进产区的玉米生产,并满足销区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在南北两地之间建立稳定通畅且高效便捷的流通渠道,建立全国统一的饲料粮市场。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饲料粮流通体制与这一要求还相差较远,明显不能适应饲料粮的供求特点。在现行体制下,国有粮食企业在玉米收购中占据优势地位,甚至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与此不同的是饲料企业和其他经营者收购玉米受到诸多限制,特别是销区饲料加工企业在国家定购任务完成前,不可以到产区直接收购玉米,而是要向国有粮食部门购买。而且,它们在收购资金和运输方面,都没有保障。这种过份依赖主渠道的做法,虽然保证了国家对玉米的控制,但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与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龃龉不合,亦使有关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失。

一是加重了国家收储粮食的压力,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由于现行体制下产销区粮食购销主要通过国有粮食部门进行,因而,国有粮食部门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必须收购和储存大量的粮食,以满足产区农民卖粮和销区饲料加工企业买粮的需要。此种情况下,国家需要筹集巨额的收购资金,并需要花费大量储粮费用,还需要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各项杂费,负担非常沉重;而且,更为不合理的是,遇到丰年,国家的财政负担则进一步加重。目前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的挂帐数目之大,令人瞠目。国家粮食储备局有关资料显示,仅1997年1~4月,国有粮食企业亏损额就高达150亿元,其中,东北三省最为严重,吉林省粮食企业到1996年底亏损挂帐累计已达88.8亿元,1997年一季度又新增亏损17.5亿元,同期,辽宁和黑龙江两省新增的亏损额分别为12.4亿元和10.4亿元,估计东三省全年新增亏损将超过140亿元。这种情势使得国家不堪重负。

二是难以理顺饲料粮产区和销区的购销关系,加剧了市场波动。在现行体制下,粮食丰收时,主产区粮农售粮主要依赖国家收购,粮食主产区仓储压力大,由于受到仓储能力的限制,经常发生“卖粮难”和粮价下跌,使粮农利益受到损失。此时,矛盾主要集中在产区。粮食欠收时,由于存在地区封锁,销区饲料粮得不到稳定的供应,经常发生“买粮难”,多渠道采购纷至沓来,导致市场无序和粮价上扬,饲料企业和养殖业的效益受到影响,矛盾转而又集中到了销区。因而,无论丰歉,饲料粮销区和饲料粮产区之间的关系都不顺,导致近年来我国玉米价格的大起大落。根据有关资料,1994年9月份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开始急剧攀升,到1995年6月玉米的市场价格达到了最高峰,主产区和销区玉米批发价分别上升到1550元/吨和1750元/吨,有的销区甚至超过1800元/吨,不到一年的时间,价格翻了一番。199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价格一直在此高价位上徘徊。但到了1996年初,我国的玉米价格又急转直下,逐月下跌,到年底主产区和销区的玉米批发价分别降至1100元/吨和1300元/吨。进入1997年,玉米价格继续下跌,但到了7月份,开始缓慢回升。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玉米生产的正常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是增加了饲料成本,不利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在目前的饲料粮流通体制下,由于产销关系没有理顺,中间环节过多,因而增加了玉米的流通和收储成本。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计算,1997年国家专储玉米在吉林省的出库价为1220元/吨,但移往广东省后,入库价已上升到1737元/吨,各种中间费用(包括板前费、平仓费、麻袋费、运费、卸船费和运至用粮户的运费等)多达517元/吨,较大幅度地增加了销区饲料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影响了饲料工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现行的饲料粮流通体制对国家、农民和饲料企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有关各方都不满意,都有较强的改革要求。

二、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饲料工业用粮的流通,既是整个粮食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自身的某些特点,如用户相对集中、需求量较大等。如何根据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饲料粮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流通体系,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1997年我国对饲料粮流通体制开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根据199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关于粮食流通渠道实行“一主多辅”的原则,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997年2月联合下文,提出由饲料工业部门牵头,组织部分国有大中型饲料加工企业到主产区收储400万吨饲用玉米,以缓解这些地区粮食收购、储存和销售等诸多困难的巨大压力。

饲料加工企业到玉米主产区直接购进玉米的基本做法是:组织饲料加工企业直接与主产区县以上粮食部门联系,委托粮食部门代理收购,按当地政府规定的保护价兑付粮款和代理费用。中央财政对饲料加工企业收储的饲用玉米进行相应的补贴。银行和铁道部门分别安排相应的贷款计划和铁路运输计划。饲料加工企业将购买的饲用玉米及时运走,利用自己的粮库储存,保证饲料加工用粮的需要。经过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组织,这项收储计划从1997年5月正式付诸实施,历时5个月,到9月底已全部完成。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成功的,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无论对主产区或者主销区还是国家都是有利的。可以说这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次富有成效的探索,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有益的启示。

1.对保护主产区农民利益、缓解粮食收储困难产生了良好效应。首先,按每公斤1.02元的保护价向农民收购玉米,高于当时市场价0.20元以上,并且及时兑付粮款,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证,从而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委托粮食部门代理收购,按规定付给代理费用,使粮食部门得到了一笔收入,并消除了市场风险和利息负担,避免了经营亏损的发生。再者,按保护价收购粮食,有效地拉动了市场粮价的逐步回升,使主产区玉米市场价由原来每公斤0.80元左右回升到1997年6月份的0.96元、7月份的1.10元,8月份继续回升到1.20元左右,超过了当地政府规定的保护价水平,达到了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还有,大批饲用玉米的及时运出,明显地减轻了主产区部分县乡粮食部门的粮食仓储压力。

2.对稳定主销区饲料价格、促进“菜篮子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饲料加工企业直接参与饲用玉米收储,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费用。从东北采购玉米装运到广东,平均每吨可节省流通费用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流通费用降低使饲料生产成本降低,饲料生产成本降低又为饲料销售价格降低提供了可能。1997年广东省全价配合饲料平均每吨降价50元左右,饲料加工企业让出部分利润给从事养殖业的农户。较低的饲料价格又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广东省是承接这次饲用玉米收储任务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收储玉米164万吨,占全年所需饲用玉米的40%左右,对增加养殖业产品供应、稳定市场物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广州市物价部门反映,1997年是近几年来养殖业产品上市最多、价格上涨幅度最小的一年。

3.为沟通产销区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提供了宝贵契机。饲料加工企业通过与主产区粮食部门直接联系,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在供货时间、质量保证、数量核定和货款结算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以往常常出现的质量、数量和货款等纠纷明显减少,粮食市场秩序得到了维护。有的饲料加工企业与主产区粮食部门之间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购销关系,饲料加工企业采购玉米不用派人前往,只需通过电话、传真等现代通信手段进行洽谈,主产区粮食部门就能够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按时保质保量地将饲用玉米发运到饲料加工企业。

4.为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1997年中央财政对列入这次收储计划的饲用玉米补贴三个月的贷款利息,平均每吨补贴约30元,仅相当于给国有粮食部门保管储备粮补贴标准的1/4左右,而且是一次性补贴,不用承担建库费用的贴息负担,从而省去了大部分财政补贴。银行过去对饲料粮流转需要进行两道贷款,既要安排粮食部门的收购粮食贷款,又要安排饲料加工企业的购买原料贷款。在这次饲用玉米收储工作中,银行只需对饲料加工企业安排一道贷款,由饲料加工企业向粮食部门支付粮食收购款和代理费用,基本没有发生拖欠款项的现象。由于饲用玉米周转时间较短,为收购400万吨只安排了27亿元的贷款计划,实际使用额比计划还少,贷款资金利用率大大提高。收储饲用玉米的贷款还本付息情况也相当好,基本上做到了按期还本付息。

1997年的饲用玉米收储工作,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根据市场规律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运作的。完全可以说,是一次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经营。饲用玉米收储计划获得成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最基本的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对粮食市场采取了顺向调节的做法,理顺了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使饲用玉米流通非常通畅。这次饲用玉米收储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1.饲用玉米收储计划符合产销双方的利益,体现了产销双方协作的客观要求。一般情况下,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是通过中间商和自派采购员购买玉米的。通过中间商往往要经过三至五道环节,所需玉米才能到达饲料加工企业,中间流通费用高,货源不能稳定供应,质量不能保证。自派采购员在市场玉米紧缺时货源、时间、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保证,而且在联系铁路计划外车皮等环节的费用也相当高。同时,玉米主产区粮食部门也往往由于流通不畅而陷入滞销积压以至亏损的困境,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饲用玉米收储计划正好适应了购销双方的要求,收到了一拍即合、一呼百应的效果。这是一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明智之举,是取得成功的实质所在。

2.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和顺价销售,扭转了市场玉米价格扭曲的局面,给饲料加工企业带来了实际利益。按保护价收购玉米,在当时情况下无疑对农民是有利的。但是,由于1997年初以来的一段时间内,一些主产区的粮食部门出于种种原因,纷纷低价抛售包括玉米在内的库存粮食,致使市场玉米价格一跌再跌。在饲用玉米收储计划开始实施时,南方主销区玉米市场价格每吨只有1200多元,而用保护价加上代理费用收储玉米,再装运到南方饲料加工企业,每吨成本接近1400元。尽管中央财政每吨补贴30元,饲料加工企业每吨仍然亏损100元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饲用玉米收储计划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抱着建立长期稳定的饲用玉米供应渠道的强烈期望,开始付诸实施饲用玉米收储计划,并在5月份将第一批收储玉米装运南下,从而拉动了市场玉米价格逐步回升。同年7月,国务院明确规定,粮食在按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一律顺价销售,从而理顺了粮食的价格关系。南方主销区玉米市场价很快上扬到每吨1400元左右,使参与收储玉米计划的饲料加工企业由亏损转为略有盈余,原先动作缓慢的饲料加工企业也纷纷加快步伐,由此大大加速了饲用玉米收储工作的进程。

3.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保证了收储工作的规范运作和顺利进行。这次饲用玉米收储工作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运作。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达了安排饲料加工企业收储玉米的文件,对所涉及的主要方面作了统一布置,并积极解决玉米收储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根据饲料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安排了相应的贷款计划。铁道部安排了相应的铁路运输计划。尤其是农业部做了大量的工作,部长亲自抓,分管部长全面负责,先后几次召开主产区、主销区的饲料办公室和国有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和布置,还专门组织检查了计划实施情况,对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了纠正,从而确保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操作。

4.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直接参与,奠定了完成饲用玉米收储计划的经济实力。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对玉米需求量大,强烈希望建立稳定可靠的供货渠道,参与玉米收储计划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仓储能力和还贷能力,自然成为实施玉米收储计划的中坚力量。在玉米收储计划开始实施、市场玉米价格低迷的时候,正是这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首先投入实际运作,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为整个饲料行业带了个好头,有力地推动了玉米收储计划的实施和完成。这些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壮大,使饲料加工企业的规模结构得到优化。事实说明,主要依靠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完成玉米收储计划的做法是正确的。

三、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条件及内容

(一)饲料粮流通体制的改革目标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饲料粮流通体制现状,我们认为,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在饲料加工企业与饲料粮主产区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将饲料粮购销率先纳入市场轨道。同时,加强和完善政府对饲料粮流通的宏观调控,形成价格稳定机制,促使饲料粮生产、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之间形成互促互进的发展机制。

(二)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首先让玉米特别是饲料粮购销优先进行市场化改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1.饲料粮与口粮不一样,具有市场化改革的先行之便。与口粮相比,饲料粮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平衡所产生的社会敏感性和社会影响要弱得多,所付出的成本也要小得多,政府也容易对此进行有效的调控,因而饲料粮流通体制具有市场化改革的先行之便。

2.饲料工业、养殖业早已进入市场轨道,饲料粮也应进入。实践表明,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这些年来取得了这么大的发展成就,是与它们率先进入市场化轨道分不开的。作为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上游产品,饲料粮没有理由不尽快进入市场化购销轨道。

3.根据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精神,饲料粮流通可以进入市场化轨道。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大主要精神就是要坚持粮食流通渠道“一主多辅”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政府在强调粮食收购必须以承担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企业为主、不得放开的同时指出,农业、农垦企业和农村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在完成定购任务后,可以自主经营本企业生产的粮食。饲养、饲料、酿造、医药等用粮单位可以委托产地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原料用粮,但所收购的粮食只限自用,不得倒卖。其他粮食批发企业、经营单位和用粮单位只能到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或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购买粮食。这就为饲料粮流通有序、高效地进入市场化轨道提供了政策依据。

4.饲料粮流通的市场主体已得到初步发育。随着饲料加工业的放开经营,我国饲料行业已经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以及合资、股份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局面,并且形成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出现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饲料产品品牌。

5.饲料企业有着较为健全的行业管理组织和较完善的行业规则,易于实行宏观调控。全国及省级饲料工业办公室,作为饲料工业的主管部门,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能。全国饲料工业协会和省级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这些年来也得到了明显加强。此外,《全国饲料工业管理条例》和《中国饲料工业产业政策》等行业法规政策,也将出台实施。

6.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1997年,为了保护玉米主产区农民的利益,缓解主产区粮食部门的存储压力,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安排大型饲料企业到产区收储400万吨玉米,实施效果十分理想。粮食产区、饲料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都一致认为,这次饲料企业收储玉米行动,为饲料企业与玉米主产区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三)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产销直挂、定点定量收购。除允许饲料加工企业在其所在地(省)直接收购玉米外,国家还应对销区部分大型饲料加工企业进行资格认证,颁发许可证。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允许其委托玉米主产区粮食企业收储玉米。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储备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以及玉米主产省饲料办和粮食部门,将饲料加工企业名单及其所承担的收购任务直接分解到产区玉米生产大县,任务相对固定,收购相对集中,关系相对稳定。饲料企业一次收购,及时运出,自储自用。

2.盘活存量资产、委托代理收购。饲料企业直接收购饲料粮要充分利用产区现有的收购组织系统,盘活现有粮食收购部门的存量资产,委托基层粮站或其他有条件的单位(如农民粮食购销合作社等)代理收购,饲料企业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也可以采用多种经济形式,组建紧密或松散的联合体。

3.保护农民利益、确定合理收购价格。玉米丰收,饲料粮市场供求较为宽松,市场粮价较低时,如果饲料企业按产区当地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收储,中央财政可考虑在粮食风险基金中给予饲料粮收购企业适当的补贴;玉米歉收,饲料粮市场供求较为紧张,市场粮价较高时,饲料企业按当地市场价进行收购;当粮食平产,饲料粮市场供求大体平衡时,也按市场价进行收购。

4.计划给予保障、政策适度支持。国家计委在部署年度粮食收储工作时,安排饲料企业收储饲用玉米和饲用玉米年度进口计划,由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统一安排和管理。饲料企业到产区收储玉米的规模,在近年内可掌握在500万吨,随着条件的成熟,这一规模可逐步有所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安排饲料粮收购专项贷款计划(含规模和资金),由相关专业银行投入500万吨饲用玉米的收储贷款,实行专款专用。

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负责汇总编制每年的计划内玉米收购调运计划,国家经贸委将其纳入全国粮食运输计划中,并会同铁道部、交通部根据运输能力和调运流向,统筹安排运输计划。

国家鼓励和支持几个以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为龙头,联合粮食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企业,以及养殖企业和肉食品加工企业参加的企业集团参与运作,以便进一步降低操作费用,提高运营效率,发挥主导作用。

5.统一协调、加强监管。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负责做好与粮食、金融和运输等部门以及地方的统一协调工作,并制定出有约束力的进入或退出条件和违规处罚措施。饲料企业收购的饲料粮,未得到主管部门批准,只准生产加工饲料或自用,不得转手经营和挪作它用,以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标签:;  ;  ;  ;  ;  ;  ;  ;  ;  ;  ;  ;  

我国饲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