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复习》课堂教学实录论文_范化冰

范化冰

教学目标:①学生能系统地整理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变式练习,学生能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③利用本单元学生的错题资源,让学生反思错题原因,提高总结分析能力和改编再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圆柱圆锥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柱圆锥错题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与设计:

1 回顾与整理(8 分钟)

1.1 课题引入(课件展示名人语录)。师:同学们,法国著名的艺术家塞尚曾说过:“要用圆柱、圆锥和球体来处理自然”。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们的魅力吧!(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没有数据)。

1.2 复习基本知识。(课件显示出圆柱和圆锥的相关数据(圆柱圆锥底面直径都为4cm,高都为6cm))。

师:此时,你有什么想告诉我呢?请你想一想,理一理,将它们记录在草稿本上,在小组内说一说。(给生4 至5 分钟整理记录和讨论,接着全班汇报,师根据学生结论,板书总结)

2 变式训练(15 分钟)

2.1 圆柱表面积增减问题1。师:好,接着它们将有一系列小小的变化,看看大家是否能灵活地运用基本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敢接受挑战吗?请看大屏幕(生:敢)(课件此时隐去圆锥及所有数据,播放圆柱高减小的动画,并同时出示问题1)。

问题1:圆柱的高减少了2cm,表面积减少50.24cm2。师:你能从题中知道哪些隐含的数学信息?(给生思考一会)预设:生1:可求得底面半径。生2:可求底面面积(师追问原因)师:看来同学们观察思考得都很到位,如果我还想知道它的体积,我们还需要知道圆柱的什么?(生:圆柱的高,因为底面积已经知道了)师:你是站在出题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棒!

2.2 圆柱表面积增减问题2。师:请看大屏幕,此时原来的圆柱又发生了变化,它被截成了3 段(课件显示切割动画和圆柱高

6cm,同时出示问题2)。

问题2:圆柱表面积增加了24cm2,它的体积是多少?

师:请大家将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投影学生结果,全班核对。2.

3 圆柱表面积增减问题3。师:仍然是一个圆柱如果沿着底面直径切开,它的体积又是多少?(课件显示切割动画和圆柱高6cm,同时出示问题3)问题3:圆柱表面积增加了24cm2,它的体积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分享你的方法(投影学生结果,全班核对)。

2.4 等底等高圆柱圆锥的组合问题。师:接下来我们看看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组合过程,并出示圆柱圆锥的原始数据)师:这个组合立体图形的体积是?(生:把它们体积加起来)还能怎么算?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解决了问题,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2.5 圆柱圆锥组合的容积问题。师:看,它们又变了(课件展示圆锥变小的动画,最后放入圆柱容器中注水)。

问题4:原来水深2cm,将圆锥形铁块放入圆柱容器后水面离杯口只有1cm,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里我们能直接通过圆锥体积公式求出答案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这里只能通过水的体积变化来求圆锥铁块的体积)(师引导后请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在草稿本上,挑选一些同学的进行讲评核对。)

3 课堂小结(2 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在圆柱圆锥的变化中感受了它们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学会了灵活利用基本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学到这儿,你还有哪些收获?

4 我是小医生(15 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同学们平时的作业中去看一看。这里范老师在大家平时的错题中摘录了一些错题,请同学们先思考它们错在哪儿?再小组讨论。(课件显示要求:①改正错题卡中的错题;②小组内说说错题错在哪儿?)学生小组活动,师可请1 至2 组学生代表上台分享改错活动的小组成果。

5 改编小能手

(若时间充足课堂上改编并选一至两人分享,时间不够可作为课后作业)师:刚才大家从多个角度对错题卡中的错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相信你们都有能力将常出错地题目进行整理和改编,现在请你在错题卡反面编一道关于圆柱圆锥的复习题。师:其实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这些错误,它能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反思,因此,希望同学们以后用认真踏实地态度对待它,那么你就会慢慢发现错误的美。

6 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巨化第一小学

论文作者:范化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堂教学实录论文_范化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