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有效策略论文_罗利兰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有效策略论文_罗利兰

广东省兴宁市胜青学校 514500

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的。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

一、鼓励质疑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

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第一次买4个篮球、5个足球花了520元,第二次买5个篮球、4个足球花了533元,每个篮球、足球各多少元?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用(520+533)÷9=117(元)、520-117×4=52(元)、117-52=65(元)计算。在互相讨论其它方法时,有一学生问:533比520多13,不就是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相差13,为什么不用这个相差数来计算呢?一个亮点,是我始料不到的,马上组织学生合作研究。又通过一番争执、讨论,学生又列出算式:(520+533)÷9=117(元),(117-13)÷2=52(元),117-52=65(元)。学生思路更开阔了,学习兴趣更高了。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质疑的能力,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他们一个创新发展的空间,并经常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比较、概括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我认为,质疑教学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这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鼓励学习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例如:已知点P(x,y)是圆(-3)2+(-4)2的点,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如用参数方程或直接利用点在圆上的性质,则解决较繁琐,若能打破常规,作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设k=y/x,即求直线y=kx的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求(y+1)/(x+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可把定点分圆上、圆内、圆外几种情况进行讨论,则对求y/x之类的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的几何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培养数学兴趣

兴趣是动力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巧设导语,引发兴趣。导入新课是新授课的主要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巧妙的开讲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早点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精心设疑,激发兴趣。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也是很早就作过学思结合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探索。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巧设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动手操作,提高兴趣。大纲指出:“教学时,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运用直观教具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4.精选练习,发展兴趣。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做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指导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引导学生勤“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

以上是笔者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然,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探索,找出更多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

论文作者:罗利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有效策略论文_罗利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