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论文

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赤峰学院为例

许晓凤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摘 要: 本论文以赤峰学院大四师范生为研究个例,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调查法,对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又综合调查对象提出的意见,得出针对此现象的相应对策。本研究可以丰富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职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信息素养;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意识;信息技能;信息情感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角色发生变革情况下,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人才。学校也在顺应时代的变化,努力追上时代的步伐,丰富教育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二、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概述

1.职前教师

职前教师是指即将走上讲台的师范生,职前教师没有教学经验,他们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就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学习“如何教”,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现时的教学总是受他们以前授课教师的影响,其中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显性的正式学习。

2.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策略,它是21世纪兴起的新名词,也称为信息文化。它和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被称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在这个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包括诸多因素,例如人文、经济、地理和法律等。它不是单一学科,而是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对于信息素养来说,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它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美国德萨斯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导修网页(英语)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

当前,中国已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在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通过文化交流增进双边互信,将中国与中亚双边关系推向深入。

在当今教育领域中,信息素养是必须具有的技能,它包括能熟练使用各种教学工具,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熟练运用工具获取有效信息,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选取所需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简洁明了,从而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新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价值,但在其中要抵制不良信息,提高自律能力,利用自身信息素养解决问题。

3.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采用了紫外湿式催化氧化+EM菌生化脱氮处理工艺,出水效果较好,可以达到GB 16889—2008表3排放标准。

三、赤峰学院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

1.调查概况

本文以赤峰学院2017 级大四师范生为例,对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概况进行了调查。为了使调查问卷不脱离大众用户的视角,本研究采取“从调查来,再从调查出发”的方法,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小范围的大四师范生进行试填问卷,了解填写者对问卷的理解,听取对问卷内容设计的评价,根据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完善,使问卷中每个问题更明确,更具合理性,也更简洁明了,使问卷填写者对每个问题没有压力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地填写。

非连续动态同步发电机组的空间正则化参数辨识方法//朱泽翔,熊鸿韬,马安安,耿光超,江全元//(10):93

在现代企业物流采购管理平台的构建中,构建采购绩效评估子系统可以有效规范采购工作,提高采购工作的标准化水平,约束采购工作的组织开展,确保采购工作能够有效执行的同时,也能够对其他系统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采购绩效评估子系统的构建充分发挥了考评机制的重要作用,解决了绩效评估的随意性问题。通过构建绩效评估的标准性数据,提高了评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推动了采购工作效率性和质量性和全面性帮助,大大提升了现代企业物流采购管理平台的效率。

2.信息素养意识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将“信息素养”列入学生培训或必修课程计划。从调查结果看,仍有25.77%的人不知道信息素养,但是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88.82%的人期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只有仅仅11.18%的人不去考虑。所以可以开展系列讲座进行培训,但最好采用自愿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对于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信息素养意识,信息素养技能,信息素养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对具体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同时可以开展关于信息素养的网络课程,积极开展网络的学习,例如像本校尔雅课程的网络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素养在今后的生活或教学中都是必备技能。教师教书育人,教师本身就具有影响价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位教师,信息素养的知识是必须具有的。

本调查问卷总共设计32 道题目,这些题目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调查者信息、信息素养意识、信息技能(信息知识、运用信息工具、信息应用能力)、信息情感(道德与安全)。本次调查发放300 份的调查问卷,其中294 份为有效问卷,无效问卷有6 份,在前6 题对问卷填写者进行了解,分别从性别和学科类别进行了解,男生占总人数的43.84%,女生占总人数的56.16%,其中理科生占多数,其次是文科生,再次是艺术生,所占比例分别是24.48%,67.82%,7.67%。

调查结果显示,25.77%的人不知道信息素养,59.51%的人知道一点,但不是很了解,只有14.72%的人知道信息素养。对于自身信息素养的评价46.25%的人认为一般化,46.88%人认为还可以,同时有6.88%的人保留意见。但是对于信息素养扮演的角色重要性,51.76%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0%的人认为重要,认为不重要和不关心分别为0.59%和7.65%。从数据看职前教师已经认识到它重要性,88.82%的人期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只有仅仅11.18%的人不去考虑,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职前教师对提高信息素养的观点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四师范生对于信息素养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对自身信息素养的评价一般化,但是普遍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了解到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教育形式也在变革,提高信息素养的意识是全民需要重视的,特别是对于一名教师,改善自身能力态度和意识有利于自身发展,也能提高教学水平,还可将这方面的意识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信息技能

调查结果显示,大四师范生对于现在常用软件都有所应用,例如熟悉的Word、PPT 和Excel,其中作用人数最多的是Word;对于大四师范生是否了解常用软件进行调查,只有63.58%人知道一点,不是了解,对于知道并了解的只有17.75%人;对于“您是否知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处理软件?”一题有三个选项:不知道;知道一点,但不熟悉;知道,并且熟悉。其中70.37%的人知道一点,但不熟悉,有12.35%的人不知道,有17.28%人知道。对于是否熟悉电子教学媒体一题,大四师范生普遍知道计算机和教学课件,占总人数的63.75%,其他的选项大家不是很熟悉。大四师范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多种方法,对此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

信息技能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能,同时也称为信息技术。在这里信息技能主要包括研究信息知识、怎样运用信息工具和提升信息应用能力。在这部分共设计15 道题,以下是对三个部分进行的数据统计。

图2 大四师范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对于大四师范生是否知道网络检索、下载和上传各种信息的方法这个问题,只有64.2%的人知道一点,但不是了解太多,但是还有12.35%是不知道网络检索、下载和上传各种信息的方法;对于是否了解图书馆资源的分类知识一题,多数人是知道一点的,占总人数的61.1%;电子资源数据库是很热门的资源查找中心,但是仍有39.83%的人不知道电子资源数据库;对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是常见的,但是仍有43.13%的人没有用过这些;图书馆是大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学生忽略了学校官网的图书馆数据库,没有较好地利用里面的资源。在完成某项作业时,是否查找相关信息一题,48.15%的人都经常在网上查找信息,但是真正了解信息检索的人很少,只占总人数的29.81%,仍有14.29%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检索:面对大量的信息,有时候感觉茫然的占60.38%,经常茫然的占总人数的27.67%,而不茫然的只有11.95%;对于大量的信息,会进行筛选的只有91.87%,这其中包括总是进行筛选和个别时候进行筛选的人,从不筛选的有8.13%的人;对于信息是否进行加工的人数进行统计,有47.53%的人有时候会进行加工,然而从不加工,直接使用的仍有8.64%的人。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信息技术操作越来越简单,但是大四师范生熟悉的常用软件还是有些局限性,只是熟悉平时使用的一些,应该试着去了解更多,这样方便找到使用较方便的软件,多去了解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处理软件等;作为一名教师,计算机和教学课件是熟悉的教学工具,但是投影仪、录音机、扩音机也是需要了解和学会的,时代变化很大,教师应顺应时代脚步,掌握新的教学工具。

目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环境的催化下,学校教育的诸多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新评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才能胜任现代的教学。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关注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是教育科学化的需要,虽然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己有些时日,但是社会各界,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是简单而狭隘的,对于职前教师素养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要保证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必须保证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科学成长。

4.信息情感

信息时代使信息得以共享,但是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信息良莠不齐,面对大量信息资源,现代人的信息意识和情感决定信息素养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网络中存在的不健康的内容,采取不予理睬,直接忽略的占总人数的70.37%。大四师范生对于盗版软件和盗取他人版权的看法如图3所示,有68.71%的人很看重知识产权,只有总人数的7.36%不看重知识产权。对于相关信息获得和使用法律则有67.28%看重,只有总人数的7.26%不看重。

图3 对于盗版软件和盗取他人版权的看法

在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网络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动机、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良好的网络平台应该是纯净的。据访问了解到很多学生只是利用网络打游戏,聊天不使用文明语言,有的甚至脏话连篇,同时有的甚至热衷于黑客技术,盗取他人信息,进行电信诈骗。在这复杂又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里,加强信息道德素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学会自律,营造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环境,杜绝不良信息,不去浏览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色情、暴力等网站,文明上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起到榜样力量,增强自身对网络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

四、提高赤峰学院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1.提高信息意识

针对信息素养意识这部分,通过设计四道题来了解本校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意识情况,分别了解职前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对个人信息素养的评价,以及是否对自身提升信息素养有所期望。

2.加强信息技能

加强学校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为大四师范生信息素养提供资源保障,电子图书馆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查阅知识,同时信息素养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得到提升的,教师从图书馆获取信息,再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图书馆、学生、教师三者是信息素养实践活动链上不可脱扣的环节。因此,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强图书馆、学生与教师三方面关系沟通,促使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将它与大学课程相结合,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保障,信息技术体现信息素养培养,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丰富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及接近生活的虚拟学习情景,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当代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信息处理与加工的能力在这个时代同样很重要。目前,学校应加强学生文献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训练,让学生了解信息源,掌握一些使用方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

3.促进信息情感

改善学校网络环境建设,网络环境是时下最值得关注的“大环境”,为了改善成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学校应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我校提供的局限网络应进行加强,降低断网情况的发生率,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教学软件和学习平台,并安排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面临难题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和帮助,保证学生在机房有网络可以使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避免学生仅仅玩游戏、聊天或网购,教育学生不沉迷于网络休闲,正视当今教育形式,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会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为以后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结果表明,信息道德方面和信息安全方面是信息情感的体现。信息道德及安全是信息素养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从本次调查设计的5 个问题来看,本校职前教师的信息安全意识还不错,但是仍应引起重视,应积极面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操作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它成为教学工具,同时要了解信息资源和经常使用的信息工具,尊重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遵守信息的各种道德规范,从自身做起。

4.其他提高途径

一个好的环境对学生很重要,为了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学校需要多方筹备资金,增加学校公共计算机数量,提供开放环境资源,为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基础。在适当时间,现有资源下给师范生开设一些系列讲座,使得学生尽快掌握图书以及电子数据库的分类、查找的方法,在学习中能够应用这些资源,为以后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应组织师范生参加比赛,例如PPT 大赛,可以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两大类,也可以组织网页制作和课件制作的比赛。鼓励学生关注一些关于电子作品创作、网页制作和课件制作的微信公众号信息,以学习的态度了解他人的作品,客观评价他人作品,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制作课件能力以及应用教学设施的能力。

酒鬼也好,赌徒也罢,当他们沉迷于不良嗜好时,没有责任感,更谈不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浑浑噩噩,恍恍惚惚,连自己的生命都漠视。

五、小结

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时代下,教育方式、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都在改变,各个高校都在努力变革,努力紧跟时代的步伐,实施现代化教育,培养学生信息化能力。信息时代的学习者角色也在多方面变化,例如在信息化条件下是协作的学习者角色变化,对传统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起领军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渐渐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等方面实现角色转变。当今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革,教育资源丰富化,促使教师手段多样化这样学生的学习也变得生动有趣。

由五组不同球面镜反射率画出的光强腔长曲线可知,当球面镜反射率R1较小时,曲线趋于平坦,变化幅度较小,不能看到明显的波形,不适用于检测系统;当反射率过高时,曲线趋于平顶,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的斜率,但范围较小,使得检测系统的工作范围太小,也不适用于检测系统.因而,选用反射率R1=0.5的球面镜最为合适.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步骤。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不仅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也具有良好的前后衔接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增加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大对课前预习的重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预习兴趣,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检查和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慕课让学生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未来教育向着广泛性、开放性、大众化和网络化等特点发展,现在已有学者提出了“Web 教师”的概念,可见教师将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时尚色彩的职业。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一本书就能讲一节课,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要求教师在授课和教学方式以及和学生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都需提高。作为培养师范生的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顺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教育改革,让学生成为时代的先锋者。

参考文献:

[1] 王琼.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质调查与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05):69-73.

[2] 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16-19.

[3] 朱涛,黎仰安.试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5-7,17.

[4] 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02):21-24.

[5] 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张洪洋.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山西师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45-148.

[7] Deborah L.Lowther ,Marshall G.Jones, Robert T.Plants,丁兴富.准备好应用网络教育的明日教师(上)[J].开放教育研究,2003(01):8-11.

[8] 杜光胜.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与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对比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05):82-85,96.

[9] 庄榕霞.以全面、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信息素养教育——浅谈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4(06):24-27.

[10] 郑小军,杨满福.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8(08):154-155.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03(2019)19-0043-05

[实习编辑:王会丽]

标签:;  ;  ;  ;  ;  ;  

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