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张坚桥,徐先良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张坚桥,徐先良

绍兴振鸿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园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能加快园林绿化建设,使工程施工技术与园林技术结合得更为和谐。解析了现代园林工程中运用的 GRC 和 FRP 塑山技术、网络图计划技术、铺地工艺、EPDM 薄膜水池技术、彩钢亭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归纳出园林工程新工艺和新技术产 生的思路和经验,总结了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 3 个环节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园林工程是造园的基础工程,是园林景观创造的实践过程,这一系统工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使地面上的各种人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为人们创建舒适优美的,供休闲、游憩的生活空间,它对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建设工程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已被展,成为集建筑、山石、水景、铺地绿化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工程。研究其中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将对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蓬勃发展,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园林作为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出现了前所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从 1992 年起,出现了如北京、珠海、中山、大连、深圳、南宁等一批园林城市,同时也建造了一大批设计构思独特、时代感强、品位高的大型园林工程项目。些工程项目的建设凸显出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的最新成果。因此,在园林工程及其施工管理方面得以长足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充分运用到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例如现代塑山塑石技术、大树移植技术、喷泉瀑布技术、生态铺地技术等。又如现浇混凝土园路工程中伸缩缝切割新技术的应用,使园路构筑步骤更为简便。喷灌用于草坪、花圃等绿地可大大节约水资源,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园林灌溉方式。以 EPDM(常称 PondGard)黑色柔性橡胶防水材料为代表的柔性结构水池,具有寿命长、防水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各种环境的水池建造之中。各类预制彩色铺地砖生产工艺的完善,使得铺地技术大大改进,也使生态铺装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铺地方式。这些园林工程方面的经验及成就,加快了园林绿化建设,也使工程施工技术与园林技术的结合更加和谐。

1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案例

1.1GRC 和 FRP 塑山

GRC 和 FRP 塑山是为了克服钢、砖骨架塑山存在着的施工技术难度大,皴纹很难逼真,材料自重大,易裂和褪色等缺陷,而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塑山材料———短纤维强化水泥(简称 GRC)和玻璃纤维强化树脂(简称 FRP)。前者是用脆性材料如水泥、砂、玻璃纤维等结合在一起而成的一种韧性较强的复合物。FRP 是用不饱和树脂及玻璃纤维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用来制造假山、雕塑、喷泉瀑布等园林山水艺术景观。GRC 与 FRP 材料具有刚度好、质轻、耐用、价廉、造型逼真等特点,同时可预制分割,便于运输,特别适用于大型的、异地安装的塑山工程。并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塑山铺助设计,结束了过去假山工程无法做到的石块定位设计的历史,使假山不仅在制作技术,还在设计手段上取得了新突破。在施工工艺上可塑性大,可依据造型上的需要加工成各种复杂形 体,与植物、水景等配合,可使景观更富于变化和表现力[1]。

1.2网络图计划

网络图计划是基于流水施工作业方式的。流水施工是把若干个同类型的施工对象划分成多个施工段,组织若干个在施工工艺上有密切联系的专业班组相继施工,依次在各施工段上重复完成相同的施工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特点是在同一施工段上各施工过程保持了顺序施工的特点,不同施工过程在不同的施工段上又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平行施工 的特点[2];专业施工班组能连续施工,充分利用了时间,施工不停歇,因而工期较短;生产工人和生产设备从一个施工段转移到另一个施工段,保持了连续施工的特点,使施工维持连续性、均衡性和节奏性。网络计划技术是将施工进度看作一个系统模型,系统中可以清楚看出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制约关系,哪些是重点工序或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它是有方向的有序模型,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优化[2]。因此,它较横道图(一种适于简单工序的施工计划技术)更科学、严密,更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工程施工中进行现代化建设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2自然模拟法

自然模拟法不单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是工程技术原理构思的有效工具。它通过自然界中某些客观物体可以利用的结构或功能为原型,再利用模拟法构建相似的人工系统,这就使系统具有人们所需要的类似于原型的结构或功能。自然模拟法已成功应用于仿生学领域和人工降雨技术方面。在园林工程中也常有应用。

2.2联想法

联想法在园林工程技术构思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比如网络图技术最初多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较少用,但随着园林工程技术的发展,其规模越来越 大,技术手段越来越复杂,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更加规范,协作 组织更加稠密,原先所用的横道图计划技术已不能适应大型 综合的现代园林工程。鉴于此,将“网络计划技术”这种全新 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引入园林施工中,成为综合景观工 程施工组织的先进计划技术[4]。2001 年 5 月杭州市进行一棵连体樟树(特大名树)移植,植物球根超大,难以移动。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借助铁路运输的技术,在移动的线路上安 装钢轨,将球根平移了 35 m,创造了世界上大型树木移植的先例。

2.3回采法

回采法是指已被否定的技术原理在新的条件 下得以重新实现的方法。这说明原先的技术构思在特定的 条件下可能由不宜用转为可用,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 环境,需要经验的累积和对原技术的改进。

3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途径

3.1设计环节

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技术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工程设计在科学与生产之间起 到中介联系的作用;一方面方案设计增加了项目的预见性和实施的组织性。这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园林 工程项目一般采用三段设计方法,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可以说,以“计算机化” 为核心的现代设计法反映了当代技术的特征[5]。

3.2施工环节

施工环节更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程度。无论是各设计要素(山水、植物、园路、建筑、小品等)的施工组织或是施工管理都需要技术参与。如上述所提到过的现代喷灌技术、园路铺装技术、喷泉景观技术、塑山塑石技术、园林污水处理技术、生态景观资源保护技术、大树移植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等。

3.3养护管理环节

在园林界有个俗语叫“三分种,七分养”,也就是说园林设计及随后的养护是互为补充的。这一点不同于无生命力的硬质构筑物。因为植物材料从定植开始,就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从设计付诸实施时起,时间因子即开始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在时间的进程中,园林才能逐渐发挥出其潜在效能。因此,绿地的养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养护管理技术,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修剪整型技术、更新改造技术等应该是绿地建后的重要技术工作[6]。

参考文献:

[1]毛培琳,朱志红 中国园林假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马光艳,朱洪革 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园林,2004(4):68 70

[3]张爱民 新型彩钢亭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6(2):47

[4]陈科东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5]陈祺 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6]王新华 2006 版新编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张坚桥,徐先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张坚桥,徐先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