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思考论文

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思考论文

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思考

单友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他还明确强调,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确保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收到实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精准施策,着力强化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实现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工作科学性

理念是工作的先导,以什么样的理念凝练工作方向,是事关工作能否具备科学性的前提。增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理念的创新,就是要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主观因素的转变,构建形成互动联动的创新理念体系。

确立“主动出击”的斗争理念。基层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强“脚力”和“眼力”,面对辖区内的政治思想问题坚持“主动出击”,对所属现实和虚拟双重场域中群众的思想状况加以了解和考察,以一双政治“慧眼”洞察、甄别群众的思想需求,更为精准地回应思想困惑。同时,又要增强“脑力”和“笔力”,以“战士”之态主动对线上线下一些错误思潮和模糊认识进行积极的理论批判,握紧用好“笔杆子”这根批判利器,而不是以漠然态度置之不理、放任自由以至放弃斗争。

确立“多方共治”的主体理念。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和要求,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基层各级部门和单位要在党组织领导下,在基层辖区做好意识形态“大宣教”工作,重点发挥辖区内社区、企业的“精准对口”的工作职能,同时教育引导群众提升自我教育与互相宣教的能力,形成系统的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主体体系。

确立“人民立场”的价值理念。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民性指向瞄向更准、对象更明,就是要对辖区内群众的思想问题进行精准把握,根据辖区群众的思想需求、话语特色,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形式,立足辖区的文化传统、方言特色和群众的受教育程度等实际,形成群众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生动宣传教育新模式。

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规范性

在美国,当警察发现可疑情况达到“合理怀疑”的程度时,就可对其进行拦截,对相对人的身份、外出原因和目的地进行盘问。相对人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提供合理的解释,警察可临时对其拘押并带至警察局进行继续盘问。[3]

加快创新工作保障机制。既要保障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也要保障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成果的坚实稳固,这就要求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正确运用好法治力量和德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不能靠行政、法律手段解决,而是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开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法律、行政的手段是底线,但必须更多地依靠德育的力量,避免因强制性的法律、行政手段而激化基层工作矛盾。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保障机制,要重点注入道德教化的价值作用,通过道德、文化等的力量保障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软性”开展,潜移默化地温润人心。

加快创新工作监督机制。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面向群众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通过监督机制的牢固树立以实现群众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信赖。新时代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机制,要积极推进监督的日常性、经常性和针对性,在透明化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实现对工作过程、工作实效和工作问题的全方位监督。尤其通过创新构建公众监督机制,引导辖区内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理论素质的群众参与监督中来,从而以监督促实效。

因此本文提出UAV+RFID技术在制品信息采集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旨在求解UAV+RFID技术在制品库存信息采集的最优化路径,确保在规避障碍物的前提下实现在制品库存的信息采集。

即使决策过程单纯是由案件主办侦查员做出的,但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侦查决策也必然会受到决策主体自身知识、能力及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侦查实践中具体案件决策过程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侦查实践工作中,绝大多数决策是由具有多年侦查经验的侦查人员做出的,而新任侦查人员则常常居于次要地位。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侦查人员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决策的,[4]侦查决策往往是一种经验决策。② 有学者将侦查决策划分为科学决策和经验决策两种类型。参见杨郁娟.论侦查经验决策与侦查科学决策[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

加快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厘清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多重关系,科学考察各对关系的耦合性、契合性,并以此为基点形成统一、构成联动;要增强基层党组织、职能部门、社区企业、广大群众的工作联动性,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工作联动性,并将获得实效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推广到其他相似地方,实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成果的联动共享;要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形成多种宣传教育方式的联动推进,提升工作实效。

机制是工作的坚实保障,是工作理念的制度化体现。机制完善,有利于增强工作中各要素间的协同性,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当前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关键一环,更加需要以系统化的机制设计来规范工作的实际部署。

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方式,进一步强化工作实效性

以什么样的手段方式开展工作,决定了最终工作成效的“刻度”。基层工作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务必落实到基层各环节。以创新意识把握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要始终注重对工作方式的优化,持续高效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落实落细,转化为基层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切实运用创新思维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加以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职能部门进企业、入社区、下乡村,直面群众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利用板报、墙画等载体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等。传统方式直接、简洁且直观,在继续用好传统方式的基础上,面对群众日益变化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还必须通过创新表达方式,使内容更加透彻易懂、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话语更加生动活泼。要以贴近群众生活的新方式,将意识形态工作包装成趣味性高、吸引力强的小项目,进一步优化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如此庞大的网络及手机用户群体,意味着基层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应当用好网络技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网络平台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拉动辖区群众建群进组、关注学习。要通过深度挖掘身边充满正能量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像等方式,通过群众广泛接触的移动APP传播开来,提升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

与驻地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形成共建,汇聚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合力。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才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共建,拉动其人才队伍进基层、走社区,加强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交流,不仅能提高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者理论水平,还能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理论宣传服务,为群众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丁老师,我们检查宿舍卫生的时候,发现你们班的宿舍内有电炒锅,请你尽快处理这件事,这可是学校明令禁止的……”正当我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一场主题为“责任与担当”的班会时,学管部门的领导走过来意味深长地说。不一会儿,学生会干部大包小包地把“证据”搬到了我的面前。东西还真齐全:电炒锅、洗菜盆、菜刀、铲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应季蔬菜……看到这些,我无话可说,连忙答应尽快处理好这件事情。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党校鼓楼分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标签:;  ;  ;  ;  

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