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心理的校园文化论文_廖佳

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心理的校园文化论文_廖佳

〔摘 要〕 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为例,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心理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

1 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党员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党员的心理素质是构成党员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党员心理素质,有助于完善党组织自身建设,给党建工作增添活力。

1.2 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党建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段时期以来,很多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倾向于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上,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事实上,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而其根源却是心理障碍导致。如果对学生党员的言行,不能认真分析原因,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正确应对解决,那么教育工作就缺少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学生党建各项工作的开展。

1.3 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以点带面,培育健康心理校园文化。当前,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不断增多,他们有的自我定位高,好高骛远;有的自我否定,陷入自卑和自责;有的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丧失信心;有的独来独往,孤立无助;有的情绪调控能力差,稍不如意就情绪过激……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先锋代表,他们的心理素养好与坏,将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关键少数”,培养和提升学生党员的心理素养,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凭借其在学生中良好的影响力去帮助和关心身边的同学,有利于强化“榜样”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培育健康心理的校园文化。

2 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 培养大学生党员辩证思维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应指导学生党员掌握辩证思维的方式,因为种种的心理问题归根到底都和“自我”有关,其中错误、片面的思维方式会造成判断与行为的失误,如“一孔之见”,“情绪推理”,“匆忙做结论”,等等。比如:一些学生在遭受挫折后认为自己总是失败,能力很差,没人肯定,心理上感到无助,行动上一蹶不振。以我院某系为例,为拓宽学生党员的见解,提高他们辩证思维的能力,每周坚持开展“党员读报日活动”,内容涵盖社会经济的热点、焦点等方方面面。每周的读报,均在活动的前期分配好主讲,安排读报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阅读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微时代环境下,阅读载体由传统书籍、报纸、PC电脑端转向了手机端,传统阅读的意识感被消解,阅读目的变得更随意,从而注意力更加分散,阅读内容失去深度,阅读过程缺乏思考,从而使得阅读丧失了明确性、严肃性、系统性。该活动通过向学生党员提供平台,让学生党员能够在每周有时间,有地方坐下来读报,在交流中深化学习,培养学生党员辩证思维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培养大学生党员开放进取的心态。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应培养学生党员开放进取的心态,因为心态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折射出一个人对生活的根本看法。心态往往和人生理想是否达成有关。封闭和消极心态的人在愿望不能实现时,容易产生挫折感,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败”。开放和进取心态的人在愿望不能实现时,往往能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的失意,把挫折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心理财富,更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以我院某系为例,为培养学生党员开放进取的心态,使他们对待生活更加自信、乐观、感恩与宽容,动员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心理及公益微电影比赛等充满正能量的活动,在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

2.3 培养大学生党员铭记感恩和爱的传递。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导教育学生党员铭记感恩和爱的传递,如果你被别人温暖了,那就分享出来传递温暖。因为只有真正懂得爱和感恩的人,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只有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心理健康。以我院某系为例,组织开展“全心全意服务卡”活动,以党小组、自由组合团队为单位,围绕服务的相关主题,开展一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党总支专门精心设计全心全意服务卡,党员们开展服务活动须提前一天交活动计划书,由各支部书记、党务干事审核,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可实施性后方可开展、落实,并提交成果册。此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党员同志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主题活动计划里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在活动中引导教育学生党员铭记感恩和爱的传递。

总之,为促进大学生党员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提高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思考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应大力组织开展内容务实、形式多样的活动,并注重总结,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加大宣传,吸引他们积极参与。

3 以点带面,培育健康心理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党员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能够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善待他人和社会,以点带面,他们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培育健康心理的校园文化。

3.1 在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学生党员应密切与班干部、各寝室长合作,深入寝室,及时发现在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同学,做到防微杜渐。同时,带动同学们团结向上,积极交流,不孤立个人,让同学彼此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摆脱心理的不适与隔阂。

3.2 在学习上的引领和帮助。在大学,学习依旧是学生之本。学生党员应时刻保持自己在学习上的先进性,并与班干部一起组织集体自习、学习交流会、趣味知识竞赛等集体活动,交流学习经验,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学生党员应主动积极地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树立自信。

3.3 在情感问题上的安抚和陪伴。对于在感情中遭受挫折的同学,及时安抚和陪伴,帮助其调整情绪,学会正视自己,善待自己,只有学会了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与社会。

参考文献

1 程刚等.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和谐[J].中国教育报

2 赵婧聪.试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J].传承,2010.8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论文作者:廖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心理的校园文化论文_廖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