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上)_课堂教学论文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上)_课堂教学论文

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思考(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本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其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六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下面,针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几个思考。

问题一: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我们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好比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要比在穿越过程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得多;第三是在比赛过程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后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讲求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整体地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同样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以看成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以看成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以看成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即反映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反之亦然。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其次要求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学生掌握“双基”的程度上,而且表现在学生的智能上,特别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学习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其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取得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学指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无效的教学指的是阻碍学生学习的教学,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对学习大倒胃口,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来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呢?

第一,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获得良好的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过程与方法目标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原有基础而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归结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晰的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做到了,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有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简单地说,内在发展是智慧发展,外在发展是知识发展,两种发展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教学过分追求外在发展,导致内在发展受损。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质疑和发展,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值得关注和学习。

第四,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

第五,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所谓眼前发展是指即时发展,它要求立竿见影,注重可测性和量化;所谓终身发展是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它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显然,眼前发展注重教学的短效,长远发展注重教学的长效。

第六,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要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设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的。

可以说,以上六个方面是新课程衡量教学有效性和发展性的专业向度。

问题二: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受教育部委托的素质教育专家调研组在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课程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本质的、积极的变化。一位小学教师在写给《中国教师报》的文章中呼吁,真正扎实搞课改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用新课程理念教学,学生明显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学习的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多了,尝试探索和实践的意识增强了,等等。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学习更有后劲,对今后的发展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难道不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需的“基础”吗?

总之,我认为,新课程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变了

课改以后,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把儿童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可以说,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某位参加课改的教师说,看到学生快乐、幸福,自己也变得快乐、幸福了。我们在实验区调研时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学校成了学生向往的地方了。还有一位参加课改的教师动情地写道:“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时‘蹦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可爱的动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每当此时,我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我要是也像他们那么大,也能沐浴课改的春风,那会多么幸福啊!”

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在某实验区调研时,一位小学校长十分自信地告诉我们:“课改暂时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判断课改成败的一个根本标准。此次课改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需要的不是应试高手,而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课改几年来,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突出表现在:学生识字量增大了,阅读能力提高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

我们在听课调研时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小学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行为、方式、习惯、技能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很多教师满怀信心地告诉我们:“课改这样搞下去,学生将来不得了!”

二、教师变了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观念变了。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成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再也不把教材作为“圣经”来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因此,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变了。新课程把“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问题时,会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同时自己也会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适时解决,使教师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们欣喜地看到,参加课改的教师们正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三、课堂教学变了

课堂教学目标变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地去发展。在传统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学生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本文系余文森在今年暑期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研修班上的专题报告内容。)

标签:;  ;  ;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上)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