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的比较分析论文_王彤

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的比较分析论文_王彤

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115007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15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计涉及到四种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例数最多,为72例,而且年龄相对最小,体质指数最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7例,年龄相对最大,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28例,女性多于男性,还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3例。结论 通过本研究调查得出提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以及肺血管阻力不一致,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多发于女性,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确诊的时候病情相对较重,临床就诊相对较晚,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相对来说年龄一般较大,所以临床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

临床上肺动脉高压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的肺血管床结构和相关功能出现改变的一种疾病,这种病会导致患者的肺血管阻力出现进行性升高,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右心衰竭,使患者死亡[1]。相对来说肺动脉高压病情进展比较快,预后较差,所以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我国肺动脉高压并不少见,这开始成为危害我国人口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疾病,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情况,并且将相关内容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选入本研究150例。入选本研究患者的标准为患者的年龄必须符合18~75岁年龄标准,患者六分钟的步行距离需要超过100m,但是<500m。所有患者需要经过右心导管确诊并且符合美国心脏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所颁布的肺动脉高压专家共识确诊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AH)/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任何批准。

1.2方法

对本研究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分析和总结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收集比较四组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基线资料,并且分析临床特征,涉及患者的常见症状、六分钟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资料纳入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例数最多,为72例,而且年龄相对最小,体质指数最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7例,年龄相对最大,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28例,女性多于男性,还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3例。

本研究所选择的150例患者主要存在乏力和呼吸困难两种最为常见的症状,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最短,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最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世界卫生组织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主要以二级最多,而且患者肺动脉的平均压和肺血管的阻力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IPAH组患者的右心房平均压为(10.1±6.2)mmHg,CDH-PAH组为(8.5±4.4)mmHg,CTD-PAH组为(10.7±6.2)mmHg,CTEPH组为(9.8±6.2)mmHg;四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分别是(61.2±16.2)mmHg,(77.5±18.2)mmHg,(52.8±11.5)mmHg,(53.1±13.1)mmHg;混合静脉饱和度为(64.5±9.2),(67.7±8.2),(63.4±12.4),(63.5±8.3)。

3.讨论

从肺动脉高压的角度来看,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将这种病情划分多个种类[3]。虽然说临床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例相对较少,但是我国的先心病以及结缔组织和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却并不少见,对于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都各自存在有各自的特点[4]。

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先心病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在我国是最为常见的肺动脉高压类型。因为我国一部分地区和经济以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先心病的患儿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逐渐的使患者演变成为严重的肺动脉高压[5]。而肺动脉高压又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病,本研究所研究的四种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病年龄,区间较为广泛,为18岁~75岁之间。不同的肺动脉高压也局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同时从我国先心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来看,可以说明我国的肺动脉高压水平多发于中青年阶段,这和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登记在册的研究具有类似之处。

综合分析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能够最终得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以及肺血管阻力不一致,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多发于女性,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确诊的时候病情相对较重,临床就诊相对较晚,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相对来说年龄一般较大,所以临床需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朱锋,董琳,熊长明.读2009欧洲心脏病学会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肺动脉高压新分类[J].中国循环杂志,2010,06(01):544-546.

[2]何建国,郭英华.规范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循环杂志,2016,07(01):234-236.

[3]李奇穗,罗亚东,陈耀凯.HIV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7,21(02);475-477.

[4]张岩,王聪霞,李永勤,张春艳,胡艳超,李满祥.血浆MicroRNA-17-5p和microRNA-20水平与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7,11(08):20-23.

[5]朱玉萍.缬沙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7,06(09):103-105.

论文作者:王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的比较分析论文_王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