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理性思考_青少年心理论文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理性思考_青少年心理论文

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理性论文,时期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4)02-0027-05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时代的风向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引起的社会心理变化总是率先敏感地反映在青少年心理的变化中。同时,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又缺乏应对心理急剧变化的方法和能力,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矛盾和问题,社会变革越快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就越突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系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不仅重要而且迫切。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是魅力与挑战并存的永恒课题

自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国际青少年研究的发起人之一霍尔(G.S.Hall,1904)的重要著作《青少年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一书发表近百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青少年行为指导机构的建立,到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以及心理测量对青少年个体差异的科学研究都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青少年心理问题长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为研究者锲而不舍的永恒课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由于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社会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总是首先在这一群体中得到敏锐的反应。这是因为青少年较成人少些城府,较儿童对社会现实又多些思想。所以社会变迁容易触动其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灵,产生心理问题。难怪无论是社会心理学家探讨社会现象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发展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事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还是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品质形成发展的作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二是因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是一个富于挑战的研究领域,因其自身的复杂和受多变量影响而让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这是因为,一方面青少年处于人生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心理活动活跃,各种心理素质正在形成但又远没有稳定,可塑性大,易变性强,这比研究人生其他阶段虽然更有价值但难度也更大;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变化使正处在社会化路口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适应困难,无法像成人那样“识时务”,难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传统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偏重于生物学个体研究,现代研究者们不再把目光局限于青少年个体心理的发展,而是着力于研究社会关系网络,即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也不再满足于以科学研究的结论解释或修正以往的理论,而是立足于针对青少年的现实问题,探索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表现的形式和行为特征,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优化其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素质健全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契机有二:一是由于我国社会开始出现的变革变迁,使本来就处于心理躁动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心理和行为的不适应,出现了社会结构稳定时期青少年很少发生的心理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行为以及心理疾病加剧等。社会需要心理学家为解决此问题作出努力;二是思想大解放也解放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科学,心理学工作者有可能去研究被西方发达国家长期重视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但毋庸讳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研究都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既有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又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青少年问题已引起众多学科的关注,我国学者从不同学科对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思想道德、文化冲突、价值选择、婚恋家庭、人际交往、时尚消费、违法犯罪、心理健康、现代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然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目前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集中在:(1)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2)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的分析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3)心理健康量表与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等方面。二是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探索和解决青少年问题有积极作用,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沿着生物学个体研究的范式,较少将社会变革和个体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在具体研究中存在注重现象描述缺乏成因分析,注重思辨缺乏实证,注重行为分析缺乏心理分析,注重单学科和单因素分析,缺乏多学科综合分析等不足。致使迄今我国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不能适应青少年发展和教育的要求。

我们认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应在理性分析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学科研究成果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将研究的学术视野定格于我国社会变革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从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和当代青少年自身特征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从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社会、内因与外因等多层面、多维度的结合上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成因及矫正策略,其研究思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的原则

坚持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的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现实研究对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受众多因素影响,必须强调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在该领域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思辨多,经验总结多,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不严等问题。特别是临床性研究多,而非临床性研究少;就单个问题孤立研究多,结合时代社会背景研究少等等,都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运用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认为应充分利用现代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聚类分析、因素分析、路径分析、过程分析等方法),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和青少年自身特征结合点着手,多角度系统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特征及矫正对策。

(二)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青少年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

确定什么样的研究目的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研究取向问题,这个问题的界定,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立论、方法、研究路线的确定,更规定着干预措施和原则。有的学者从社会教育学角度出发,认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根本目的是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我们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结合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提出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包括积极适应(适应学习、适应生存、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规范)和主动发展(发展智能、发展创造性、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两个互为联系的方面[1]。

研究的具体目标是:(1)在理论上探索社会变革与青少年心理发展变化的互动机制。导致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因素众多,各种因素间交互作用,且影响方式极为复杂,要较准确地探明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及机制有一定难度,本研究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模糊量化、因素分析等方法,力争对这一难点有所突破;(2)在方法上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检测评价的工具问题。编制有中国特色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科学测量工具。该测量工具应能较全面、准确、客观地测查出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3)在实践上探索矫正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综合模式。其理论意义在于:揭示我国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探索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丰富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其对实践的作用体现为:探索我国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类型及特征;探索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预防、矫正对策;为诊断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测量工具;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提供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咨询意见。

(三)经纬结合构建系统的研究内容体系

本研究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为经,以家庭、学校、社区为纬,构建了系统的研究内容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现状、类型和特征研究。运用科学的测量工具,通过大规模调研,探明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究竟有哪些心理问题?其特征是什么?发展趋势如何?(2)对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归因研究。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变革中哪些因素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影响方式有哪些?特征是什么?从而揭示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形成的社会影响机制,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与培养的社会保障机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索社会体制转型、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类型、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变化、家长的期望水平、教养态度和方式、大众传媒、文化冲击、社会价值取向、教育体制、学校类型、校风学风、教师的教育方式等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进而揭示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机制,客观探索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3)构建适应与发展并重的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开展以控制刺激源、提高适应性,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对策研究,探讨在社会变革时期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手段的有效性与研究程序的系统性的统一

本研究提出将方法的有效性和研究程序的系统性统一起来。方法的有效性应通过程序的系统性体现,程序的系统性又通过方法的有效性来保证。也就是说,我们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依据程序和目标,综合运用问卷法、模糊量化法、因素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教育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机制、测量工具、训练对策和矫正模式。

(1)借鉴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测验工具,编制《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量表》和《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归因问卷》等测量工具。测量工具的编制,将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并对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和结构分析,制定成正式的测量工具。

(2)运用编制的测量工具进行较大规模测量,运用模糊量化和因素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青少年心理结构模型。通过因素分析,查明社会变革条件下我国青少年存在哪些主要的心理问题,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与哪些社会变革因素密切相关,进而建立影响源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模型。

(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论构建、调研结果分析,探索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的机制、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机制,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心理问题矫正训练模式。

(4)通过教育实验,探讨矫正对策。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对策研究:首先进行心理测验,并依据测验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档案”;其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实验应依据经济文化差异、重点非重点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中,选择适当的实验班和对照班来进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测查,比较其在实验前后的差异,以验证教育实验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的经验以构建提高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的心理—行为训练模式。该模式初步设想为:以青少年积极适应社会变革要求为起点,以促进主体性心理品质发展为目标,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的心理训练为重点,采用心理咨询辅导、学科渗透、心理素质专题训练等多种途径,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维护系统。

三、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要系统、科学地探索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对策,就必须首先对有关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明确科学的界定,它是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众所周知,由于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迄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心理”之秘,因而心理学中许多概念的界定都是借助于一定的行为指标,一般根据研究目的,下一个操作性的定义。依此惯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基本概念:

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赞同将11岁—28岁作为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畴。这个时期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在此阶段青少年的生理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是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时期。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一般分为三类:(1)心理成长问题,指伴随个体发展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这类心理问题一般是与主体希望了解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更大目标,达到更高境界相联系的,所以称之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发展性心理问题在所有的青少年中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是教育的着眼点;(2)心理障碍问题,指个体在认知、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与外界接触、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和麻烦,不能有效适应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但其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较迫切的要求。心理障碍问题大多是由于心理成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转化升级形成的,它存在于部分青少年中,这是教育转化的重点;(3)心理疾患问题,指个体整个心理反应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变,导致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接触与交流,出现了心理病态或变态。一般来说心理疾患问题根源于两方面:一是由生理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一是由心理障碍严重且长期没有消除,甚至累积加重转化而来的。青少年中属于心理疾患者只占极少数,是矫治转化的难点。在上述三类青少年心理问题中重点是其在成长和发展中出现的认知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障碍问题。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研究者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进行研究,因此迄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总结分析心理健康的30多种定义之后发现: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具体来说指个人心理上发展健全、具有正常的智力、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主体在这种状态下能适应当前和发展未来,能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生命的活力,活动效率高、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近年来提出的本土化新概念,对其科学界定不仅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有密切关系,而且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从研究现状看,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一是从心理的动态—静态维度,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诸方面来考察心理素质;二是从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角度界定心理素质。我们课题组在总结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心理素质的涵义应包括[2]:(1)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形成的,由外在的刺激转化为内在的品质;(2)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基本性和内隐性等基本特征;(3)心理素质总是和人的行为密切联系;(4)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等组成。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将人的心理素质界定为:心理素质是以一定生理条件为基础的,主体将外在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性、衍生性和发展性功能,并与人的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自组织系统。

心理素质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它在理论上依据素质教育内涵和心理素质的特点,实践上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实际要求,遵循适应和发展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健全其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四、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多元化趋势下,与种族冲突、经济危机、战争状态、东西方文化碰撞、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等诸多社会问题相伴随而产生的价值多元化、竞争加剧、文化冲突等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已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世界各国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有越来越注重社会因素作用的趋势。我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和文化氛围,又处在发展变革的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文化冲突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客观刺激,青少年自身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彼此错综交织,“扩大”了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一些原本可以顺利解决和过渡的矛盾,产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从我国社会变革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律及心理问题矫正对策的前提[3]。

影响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可将其概括为生理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内分泌失调和生理病变等)、心理行为因素(包括人格、情绪情感和认知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即家庭、学校、社会)等基本因素[3]。这些因素又可分为内在的(生理、心理)和外在的(社会文化)两个方面。

(一)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加重了青春期危机

青春期是以人的生殖器官开始成熟和出现第二性征为标志,是个体的生理心理从未成熟趋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的时期。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该时期的个体心理不稳定,不协调,情绪波动大,敏感,情感丰富强烈,易走极端,知识经验不足,辨别力、自控力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年龄明显提前。与60年代相比,现今我国大陆男女青少年生理成熟年龄分别提前了2.17岁和1.12岁。在青少年生理成熟提前的同时,其心理成熟非但没有相应提前,反而有延后的趋势。青少年心理成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分析重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独生子女普遍化。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活动空间、生存状态与非独生子女迥然不同,其消极的后果是独生子女早期社会化不良,表现为自我中心,依赖性,缺乏自律,独立性、交往能力、责任感和挫折承受力较差;二是职业竞争与升学竞争的加剧。职业竞争加剧迫使青少年职业准备期延长,相应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也延长。因为职业竞争在学校直接演化为升学竞争,应试教育是这一竞争的产物,学校以升学为目标,忽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生对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现实社会缺乏了解和适应,难免产生心理矛盾[4]。

生理成熟使个体的某些主观需求随之增长,必然打破青少年原有的心理平衡,然而心理发展滞后的青少年尚未具备满足这些需要的主客观条件,从而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产生冲突,诱发心理压力;生理上在短期内突然发生明显的变化,使青少年产生重新发现和确认自我的强烈欲望,向往人格独立与自主自立,而心理发展滞后的青少年面对自身缺陷和不足,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怀疑或感到失望,产生了心理压力;随着生理成熟,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也日益多样化,个体迫切需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这使得青少年在拓展社会生活空间、承担社会义务、接受社会约束、抗御挫折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与其心理发展滞后反差较大,也会产生心理压力。

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与客观环境的交互作用,使青少年心理出现种种不适现象,表现为青春期特有的诸多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高成就动机与低学业水平的矛盾,交往与闭锁的矛盾,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等等。而青少年生理成熟提前心理成熟滞后又加剧了其内部压力,加重了青春期危机。

(二)社会环境的巨变增加了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适应社会变化要求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课题。而现实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小环境对青少年直接产生影响的。因此我们拟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来折射社会变革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1.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生存的最重要的场所。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居住环境独立,邻里关系隔膜,使本来具有闭锁性特点的青少年心理更加闭锁。这种家庭结构极易产生过度溺爱或过度干涉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胆怯、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社会变革时期高竞争引发“社会心理紧张化”,使家庭成员难免产生消极情绪、对立态度和过激言论,甚至出现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家庭结构动摇,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下生活、生存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在社会变革时期,学校从教育理念到课程教材教法都在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从理论上说有利于学生成长,但现实并非如此。体制的弊端、传统的惯性并没有因为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而革除。目前“应试教育”仍然颇有市场,学校“重知轻心”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因袭传统,缺乏现代教育思想,欠缺与学生的沟通,缺乏民主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这些都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学校为了“发展”,不顾教育本身的规律和现有客观条件,盲目扩张,其结果不但挤占了学生的空间,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破坏了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还增加了校园生活的不安全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

3.社会因素。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这是因为,一方面原有的社会利益平衡关系被冲破,难免出现社会的局部失衡和心理失范;另一方面各种消极因素也可能产生。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由于自身的“社会免疫力”不强,容易受社会现实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社会丑恶现象和社会问题——假冒伪劣、以权谋私、行贿受贿、不公平竞争以及治安问题、法制问题、吏治问题、就业问题频繁发生。此类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产生怀疑和不安全感,甚至诱使其走向犯罪;成人中的消极情绪,紧张的社会心理,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理性思考_青少年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