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论文_张春燕

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论文_张春燕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进入21世纪,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供应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电力工业必须以一定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受资源和环保因素的制约,发展电力工业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需求侧管理是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需求侧管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已有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到2020年,减少1亿kW的电力装机是可行的。因此我们必须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资源利用最优出发,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工作,使得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性;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分析

1导言

9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旨在更合理有效地配置电力资源、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节约电力电量。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是解决电力供应不足和支持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缓和交通运输和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我国电力市场现状需要电力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英文“demand side management”的翻译,缩写为DSM,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电力需求侧管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倡导下,政府、电力部门及电力用户都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2003年,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对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国电力缺口在2 000万千瓦以上,我市电力缺口也在4万千瓦以上,由于较好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削峰填谷”方式削减高峰负荷,有效降低高峰时段电力需求,大大缓解了电力的紧张局面,终于平稳地渡过了这个缺电的夏季,基本实现了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的限电不拉闸的目标。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

3.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思想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电力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通过正确的设计和引导消费方向,激励和诱导用户改变不合理的电力消费方式及行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用户共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降低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它的指导思想是明确地把通过需求侧管理所能发掘的节电资源也纳人电力规划,使电力部门转变观念,从狭窄的供电概念拓宽到更广阔的资源配置和综合管理领域,力图更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电力资源,控制环境污染,以较少的电力消耗,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寻求电力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并为用户提供最经济的电力服务,从而,有效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

3.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和需求侧资源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极大程度地提高电力利用效率,获得节电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控制环境污染,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讲有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用户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设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取得节约电量和环境保护效益;(2)调整产业结构,有效配置电力资源,使电耗最小、产出最大化;(3)运用先进的负荷管理技术以及激励和诱导用户,改变不合理的电力消费方式和行为,从而降低峰荷提高谷荷,平滑电力负荷曲线,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条件,取得减少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和降低电网运营费用的系统效益。电力需求侧资源,指的是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而产生的节电资源。

3.3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课题。二次大战以后,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发展观的变化。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人类发展观的升华和革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了三个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建立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基础上开展联合行动。“节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节约能源也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选择,是缓解中长期能源供应压力、有效缓解环境压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3.4需求侧管理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

(1)需求侧管理是一项涉及政府、电力企业(发供电企业)、用户、节能产品制造商“四赢”的系统工程:政府通过需求侧管理的应用和开展,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日趋紧张的资源与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延缓或减少电力建设的巨大投资,有效降低了电力运营成本,既能提高对用户的用电管理水平,又可以进一步约束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用户在不减低用电需求的同时可减少电费支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活质量;节能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对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参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促进产品的换代升级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社会用电水平。目前国内终端能源消费构成中一次能源所占比例偏高,小煤炉、小油炉等严重浪费能源的燃烧设备比例不小,导致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一个地区用电水平的高低是地区经济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通过洁净电力能源的推广和使用,调整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对我国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的建议:约束机制与鼓励政策

需求侧管理是社会行为,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法规、标准、政策行政手段,实行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以经济鼓励为主的节能节电政策,使它们向有利于培育能效市场和需求侧管理实施环境方面发展。

(1)加快建立和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确立能源服务公司需求侧管理实施主体的法律地位,实行财务激励政策,增强参与资源竞争的能力,开拓和扩大能效市场。(2)建立能效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公益计划基金。(3)对终端用户实行以经济鼓励为主的节能节电政策。(4)鼓励用能用电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商生产和销售高效节能节电产品,提高高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加强用能用电产品的市场检验和监控力度,规范市场的交易行为。(6)加强政府能效管理机构体系和能力建设以及机构与财税和金融机构的协调能力,增强节能节电的财政支持力度。

5结论

总之,我们期望:在修订节能法和电力法时能够把需求侧管理纳入相应的条款,在制定和修订有关节能节电法规和政策条例时能够对需求侧管理运行机制予以充分考虑,为建立一个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节电运作机制和操作办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明,李庚银,倪以信.电力市场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机制初探[J].电网技术,2005,05:6-11.

[2]洪玫.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112-115.

[3]刘静,隋亿洁,罗义.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分析[J].民营科技,2011,11:230.

[4]朱锦章.浅谈电力替代其它能源管理[J].广东科技,2009,22:96-97.

[5]高维胜.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6,03:130-131.

[6]陈江.电力需求侧管理及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230.

论文作者:张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论文_张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