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及对策_生物多样性论文

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及对策_生物多样性论文

东南亚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生物多样性论文,应对措施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南亚是亚洲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几十年来,大面积砍伐森林、开发土地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已严重地破坏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引起国际社会和本地区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有关国家已开始采取各种相关保护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东南亚生物多样性在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有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它是世界的基因库。天然的物种多样性具有巨大的实际和潜在的食用、药用等经济价值,大量物种在保持食物链的完整、能量和物质循环以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世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迹象不断增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估计,世界上大约有700万—2000万个物种,今后25年预期约有14万—500万个物种将灭绝,即大约有2%-25%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热带雨林是保存大量物种的宝库,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造物主赋予了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拥有上百万种物种的国家,印尼的植物和鸟类比整个非洲大陆还多。但是,近几十年来,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红树林、湿地面积的锐减,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7年,在哺乳类和鸟类中,印尼共有1955种,而濒危的种类有232种,占11%;菲律宾共有548种,而濒危的种类为135种,占24%;越南共有748种,而濒危的种类为85种,占10%;马来西亚种类为787种,濒危种类为76种,占9%;泰国共有881种,而濒危种类为79种,约占9%。而在高等植物类中,印尼的总数有29375种,濒危种类为264种,占国内总数的0.8%;菲律宾总类是8930种,濒危种类为360种,占4%;泰国总类是11625种,而濒危种类为385种,占3.3%;马来西亚总类为15500种,而濒危种类为490种,占3.16%;越南总类是10500种,而濒危种类为341种,占3.2%。由此可见,东南亚几个具有丰富动植物物种的国家,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濒危种类数量的比例相当高。这不仅是这些国家生物的减少,也是全世界生物宝库的损失,已引起有关环保组织、动植物保护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就拿马来西亚第二大州沙巴来说,该州森林覆盖率曾达60%,拥有十分丰富的植物种类,全世界已知的380个Dipterocarp科的树种中就有60%的种类可在沙巴找到。沙巴的红树林,总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盛产木材和水生动植物。沙巴还有许多珍稀的和外来的植物。在基纳巴卢公园内,有不少于1000种的兰花科植物。世界已知的71种猪笼草属植物,这里就有30种。动物的多样性也相当丰富。然而,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和土地的开发如农业土地、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的扩大,自然植被遭大面积破坏,丰富的资源被过分采集,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哺乳动物如斑豹、猩猩、天狗猴、大象等均成为濒危动物。鸟类中的犀鸟、雉等的数量迅速减少,苏门答腊犀牛已濒临灭绝。除了大种类濒临灭绝外,许多小的种类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其它东南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越南的红树林、白千层林等因开荒垦地或围堤养殖而遭到严重破坏,数量已大为减少。1943年越南红树林面积为40万公顷,但从1950年至1983年间,全国的红树林大约消失了37%,南部的明海省至1983年估计已损失了红树林面积的一半。金瓯省和明海省从1981年到1992年,围海养虾,红树林被毁面积达65300公顷。越南的动物尤其是珍稀的野生动物也受到威胁。另据越南国家环境局1997年的统计,在176种哺乳动物中,有30种已受损害,有28种面临威胁。在800种鸟类中,有14种已受到损害,34种面临威胁。

当陆地生物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海洋生物也由于水质污染和大量捕捞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根据越南的统计,1997年越南有渔类2470种,其中已有6种受到损害,13种面临威胁。珊瑚礁是多样生物的生活场所,也是生态健康的敏感测量仪,然而,由于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料排入河流和大海,陆地河流带来的泥沙的堵塞、过度开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东南亚地区浅海80%的珊瑚礁受到中度或高度生存威胁,其数量在减少,进而影响了各种鱼类的繁殖。有的国家的渔民毒鱼炸鱼,也造成了鱼类资源的减少。

二、原因分析

1、森林砍伐过度,森林面积减少

世界上有25%的热带雨林分布在东南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升,东南亚国家大规模地开发森林资源,追逐利润的跨国木材商和造纸公司、急于还清外债的政府以及想尽快脱贫的农民,大量砍伐森林,出口原木、珍稀木材及其它木材产品,以换取大量的外汇。但由于当时东南亚国家的加工技术落后,资源均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附加价值低,这使得东南亚的森林原材料大批大批地出口。由于各国政府对森林资源管理不善,森林砍伐过度。印尼从1967年开始大规模地把森林成片租给伐木公司开采,几十年来,其森林经营许可证发得太滥。在马来西亚,州政府有土地利用权和木材砍伐特许授予权,地方政府发放木材砍伐许可证和木材加工证以增加财政收入。泰国从1968年开始把全国将近一半的森林分割成500多块租借地供人采伐。东南亚国家每年砍伐森林的比例较高,年均森林面积减少量逐年增大,印尼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60万公顷增加到1990-1995年间的108.4万公顷,与此同时,泰国从24.4万公顷增加到32.9万公顷,马来西亚从25.5万公顷增加到40万公顷,菲律宾从9.1万公顷增加到26.2万公顷,缅甸从10.2万公顷增加到38.7万公顷。与90年代以前相比,90年代上半期这些国家的年均砍伐量大多都增加了一倍,有些国家甚至增加了两倍。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由于大量砍伐和火灾,森林面积也在大量减少,1990-1995年共损失了160万公顷的森林,即每年减少2.6万公顷。近年来,世界上6个森林减少最多的国家中就有4个是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年均砍伐率是:泰国515300英亩、缅甸400500英亩、马来西亚396000英亩、菲律宾316100英亩。

森林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其生长周期却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长期以来,东南亚大量砍伐森林,但森林的恢复和植树造林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森林的恢复速度远远赶不上砍伐森林的速度,从而导致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印尼人口事务与生活环境国务部长埃米尔·萨林在1979年接见记者时说,“坦率地说,我们当时就是为了筹集外汇,顾不上植树育林问题。印尼开发中的错误,从政府1967年颁布的森林基本法就开始存在了。”

2、移民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

二战后,东南亚国家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突出。一是土地分配不均,大地主和庄园主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土地,而大量的小农生产者只拥有少量的土地,佃农普遍存在。二是东南亚国家人口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如在印尼,爪哇岛的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6.9%,却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60%。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东南亚一些国家实行了移民垦荒的政策,将平原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山区和高原地区,开荒种植。移民往往砍伐森林,将森林、草地、沼泽地开辟为耕地,致使森林、湿地、草地遭到破坏。马来西亚政府从1957年开始推行“土地开发计划”,组织无地、缺地的农民到山区移民开荒造地,使30万无地的农民得到安置。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印尼政府将爪哇岛的数以百万的人口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外岛。据估计,从1969年到1983年,印尼约有6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沼泽地和草地被移民开辟为农业用地。1980-1986年间,经政府动员组织的移民(不包括自发移民)砍伐外岛的森林面积(包括兴建种植园)每年平均达25万公顷。越南为减轻三角洲的人口压力,鼓励低地农民到高原地区建立新经济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共有600万人移民到全国各地。这些移民进入新居住地后,有钱者则花钱买地或租地,无钱的则开荒垦地,后来者则在更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贫瘠耕地。在地力衰退后,这些移民往往又移耕他处。

为了扩大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东南亚一些国家采取了开荒毁林造地的措施。二战以来,尽管各国人口在不断增长,但人均可耕地面积不仅没有下降多少,有的国家反而增加了。在1980-1996年期间,柬埔寨人口从640万增加到1027万,与此同时,人均可耕地面积从0.30公顷增加到0.78公顷;马来西亚人口从1376万增加到2117万,而人均可耕地从0.07公顷增加到0.09公顷。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东南亚各国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森林、湿地面积减少为代价的。

菲律宾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用扩大耕地面积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50年代上半期耕地面积年均增加3.45%,60年代年均增加1.3%。长期以来,泰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是通过大量开发土地来实现的,是以森林面积锐减为代价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逐年增长,从1950-1952年的12.3%,增至1982年的29%,1990年达47.4%,与此同时,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则逐年减少,从1951年的60%减至1971年的40.7%,1986年的30%,1995年更减至22.8%。除了商业砍伐以外,森林面积减少无不与耕地面积的扩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马来西亚大量开垦土地来扩大油棕、像胶、大米、可可、椰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如像胶种植面积从1960年的154.8万公顷增至1980年的200万公顷;油棕的种植面积从1960年的5.4万公顷增到1995年的251.58万公顷,35年间增长了近45倍;可可种植面积从1960年的567公顷增加至1991年的43.03万公顷,31年间增长了740倍,这种以扩大耕地来发展种植业的生产方式,是以森林减少为代价的。自1975年以来,越南大力开辟“新经济区”,开发高原与山区以扩大耕地,将红树林、白千层林和湿地改造为水稻田。

这种毁林开荒,移民垦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东南亚国家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对安置过剩人口,发展农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荒地和森林的过度垦殖,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80年代,越南的许多地区,100%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属于流失严重的竟达80%~90%。如越南北部的山地由于植被遭毁,年均损失1至2厘米的沃土层,流失100吨至200吨泥土。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泥沙增多,流量下降以至干涸,干旱和洪水,植被减少,从而对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耕作方式原始,森林火灾频繁

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山区农民采用落后的刀耕火种和移耕地耕作方法,也是造成森林减少的原因之一。

在印尼爪哇岛以外的一些岛屿上,部族农民大都采用移耕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山区有90%的土地用于移耕,胡椒、烟草、咖啡、橡胶、椰子等大部分经济作物都是由移耕小农生产的。在80年代以前,印尼的移耕农业平均每年毁林20万至30万公顷。根据1979年的统计数字,由于移耕而毁坏的森林面积达4300万公顷。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山区的农民和少数民族也大都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从事农业生产。泰国山民的刀耕火种造成了大量的森林和水源被破坏,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泰国北部的森林每年被山民毁掉10万至20万莱,这主要是刀耕火种的结果。在80年代以前,老挝每年因山民盲目毁林开荒而烧毁的森林达10万顷之多。老挝政府曾动员山民移居到平原地区,但并没有得到山民的响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移耕农民人数也随之增长,移耕轮回的周期则日益缩短,对森林和土壤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随之增多。目前,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仍在进行。

开荒种地和刀耕火种不仅减少了森林面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如果管理不善,还容易引起森林大火。有报告显示,1997年印尼的森林火灾有80%源于大农场主的开荒行为。森林火灾对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印尼的森林大火引起跨国界烟雾污染,毁坏森林,如1997年和1998年发生在印尼东加里曼丹的严重森林大火,毁灭了500多万公顷的森林,而且还对本国、东南业地区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印尼珍稀鸟类和兽类如濒危的苏门答腊虎和红猩猩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加里曼丹岛Kuti国家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破坏。

移民垦荒、毁林造地、扩大耕地面积、耕作方式落后和大规模的商业性森林开发使东南亚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日益降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印尼、柬埔寨、老挝和文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缅甸、马来西亚为66%,只有越南、菲律宾、泰国不到50%。到1995年,这些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已大大下降,柬埔寨降至55.7%,缅甸是41.3%,马来西亚是47.1%,印尼是60.6%,泰国是22.8%,菲律宾是22.7%。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动植物的栖息场所也随之减少和丧失。

4、人为的大量捕猎和采集

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山区农民把采集森林资源作为谋生的手段之一,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的农民大多以木材为燃料,砍木烧炭,也消耗了大量的树木。如越南战后的重建导致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对燃料木材的需求也居高不下,这也是森林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为的大量捕猎也是造成越南、老挝等国动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南的森林动物如蛇、猫、穿山甲、蛤蚧以及其它珍稀动物不断被捕猎,或作为酒店餐桌上的佳肴,或被贩卖到周边国家。

鱼类食品是东南亚国家居民的主要食品来源之一,也是其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东南亚各国重视发展海洋捕捞业,近海捕捞业不断发展,远洋和深海捕捞业也正在扩大。由于大量捕捞,致使近海鱼类资源不断减少以至枯竭,如泰国曼谷湾的鱼类就已近枯竭。

战争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起了负面的影响。30年的战争使越南近3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使用生化武器,也使越南的生物多样性遭受损失。柬埔寨30年的战乱,对动植物的生长不能不说是一种破坏。

5、水质污染损害了动植物和海洋鱼类资源

水质和土壤污染已成为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河流污染尤其严重。东南亚国家为了增加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不仅杀死了害虫,而且也会杀死益虫,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污染了水源和土壤。根据马来西亚环境部门1996年的环境报告显示,1995年该国被鉴定为清洁河流的有42条,轻微污染的有61条,严重污染的有13条。据1998年的检查,马来西亚有33条河流(占全国河流28%)是清洁的,轻微污染的河流有71条(占59%),污染的河流有16条(占13%)。在曼谷的湄南河入海处,排入海里的污染物已超过排放标准的40倍。菲律宾的帕辛古河、马尼拉湾、巴伊湖的水质污染相当严重。近年来,越南城市的固体垃圾和工业废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根据1997年的统计,越南全国城市每年产出的固体垃圾超过19万吨,但平均只有50%的垃圾被收集处理,有的城市的固体垃圾的收集率只有20%-30%,其余的则直接倾倒于江河、湖泊和露天场所,这直接污染了水源和土壤。此外,因东南亚的矿产开发和冶炼释放出大量有毒和放射性物质,已对矿区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动植物造成损害。据报告,泰国南部的矿山地区,因贵金属的采掘和精炼而造成重金属污染,生存在附近水域的鱼虾体内有高浓度的砒霜。工业发展和矿产开采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生存在陆地、河流以及近海的生物由此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变异。

三、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的爱林护林爱动物意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东盟一些国家开始探索通过教育途径来谋求改善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教育计划中提出,要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价值观和责任感。通过环境教育,使国民对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东南亚国家还开展各种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活动,利用大众媒体教育公众爱林护林,爱护动物,珍惜资源,提高人们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文莱在纪念世界林业日之际,林业部在民众与学生中举办了一系列包括出版有关国家自然环境的书籍、组织群众植树造林、在中学成立林业俱乐部等增强环境意识的活动,从而有利于对森林的保护。在泰国,居民已充分认识到珊瑚礁对海洋生物生存的重要性,自觉保护珊瑚礁,不乱开采。

2、制定法律,禁止违章捕猎采集和乱伐林木,开展植树造林护林活动

管理环境是一个限制个人与集体行为的规范性体系,没有坚实的法制基础,就几乎不可能实现环保管理的既定目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用法律工具对环境质量进行保护的重要性,颁布各种相关法律,签署了大量的有关国际公约来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面对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以及所带来的严重环境后果,加上国际社会的压力,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原东盟国家自70年代中期以来,逐年限制森林砍伐和木材出口,实施植树造林计划,建立森林保护区。菲律宾1974年开始实施《森林改革法》,鼓励发展国内木材加工业,规定进行选择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锯木。1978年马来西亚政府也制定了保护森林的政策,限制原木的产量和出口量。此时,泰国政府也开始实行了造林计划,政府和公司合资有计划地进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采伐受到禁止。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励发展木材加工业和植树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课税的方式来限制原木的出口,规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课以出口税、出口许可费、重新绿化费等费用约为50美元。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除农业部和林业部外,所有部门和个人禁止出口木材的法令。近年来,越南政府严格执行《森林保护与发展法》,加大对非法砍伐森林和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引导工厂和居民节约使用木材,鼓励以煤为燃料。越南近年来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工作,从1999年开始实施“500万公顷造林计划”,造林护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32.3%。新加坡政府将2800公顷的土地(包括新加坡岛中部水库所在地的原始林、武吉智马山的保护区和格兰芝的保护区三部分)划为“天然林保护区”,禁止人们居住、狩猎和伐木。文莱是为数不多的保护本国自然植被的国家,目前70%以上的国土面积仍覆盖着热带雨林。缅甸重视保护森林,据缅甸林业部公布的数字,目前70%以上的国土面积仍覆盖着热带雨林。缅甸重视保护森林,据缅甸林业部公布的数字,目前缅甸的森林覆盖率为50%,森林面积达3000万公顷。

针对珊瑚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尼、文莱、新加坡等国加入全球珊瑚礁保护网络,对所管辖的近海海域的珊瑚礁进行调查和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法制管理,利用环境质量评估来限制林木砍伐和采集。1974年颁布了《环境质量法》,后经1995年和1996年修订。根据该法,还制订了一系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1987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估法案》规定,在砍伐森林前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评估砍伐将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潜在破坏等,如果发现将砍伐的地区是某一稀有动物和遭破坏的动物栖息地时,可以考虑将其作为自然保护区。这种环境评估可以作为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参考,能使砍伐森林活动造成的“外在成本”包括对生物危害减少至最小。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在运用法律来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除了《环境质量法》外,沙巴还有许多相关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如1968年的《森林保护条例》、《沙巴公园保护条例》,1963年、1964年、1965年的《动物群保护法令》,1964年的《鸟巢保护条例》,1963年的《农村土地使用条例》,1963年的《渔业法令》,1964年的《动物保护措施》和1969年的《珍珠牡蛎壳保护条例》等。沙巴州政府还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成立了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和和评估环境的相关委员会,如环境管理部长委员会、野生动物部长委员会、环境美化委员会、环境质量委员会和国家海岸侵蚀问题委员会等,政府重视加强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这些机构和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历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缅甸已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并于1994年颁布了《野生动植物和自然区保护法》,禁止非法打猎、偷猎野生动物,禁止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目前,缅甸全国已设立了30个禁猎区和4个国家公园。缅甸全国的植物种类达7000种,其中缅甸本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达1071种。缅甸的野生鸟类总数达1010种,占世界野生鸟类总数的12%,哺乳动物达300种,爬行动物达360种。

3、重视山民经济的改造,减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移民垦荒与植树造林相组合

泰国、缅甸、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重视山民经济的改造,指导山民掌握农业知识,建立永久性农田发展替代种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停止没有经过周密论证的移民垦荒。如越南近年来实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点均要经过认真论证,将经常发生洪水、泥石流地区及贫困山区的居民迁移到新经济区,并将移民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结合起来。这些措施有利于保护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4、东盟积极加强在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合作

东南亚国家地处热带地区,是世界生物聚集地,但由于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动植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生物物种已减少,这不仅对本国气候、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也对地区气候、环境产生影响。东盟是最早重视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合作的国际组织之一。1977年制定了东盟地区环境方案(ASEP),东盟开始有了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官方合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自80年代以来,东盟每一至两年都召开一次环境部长会议和官方会议,讨论东盟地区的环境问题与对策,每次均形成有关环境行动计划和协定。1981年达成了关于致力于消除贫困、保护自然资源的《马尼拉宣言》:1984年达成了建立自然公园的《曼谷宣言》;1985年达成了关于加强自然森林保护的《吉隆坡宣言》;1994年达成了《1994-1998年东盟跨界环境污染行动计划》,并确定1995年为东盟环境年。1994年印尼森林大火后,1995年东盟环境部长会议达一项处理跨边界污染的合作计划,各国同意分享预防和减轻森林火灾的知识和技术。这个计划认识到了东南亚地区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1997年东盟环境部长会议达成了一项防止跨地区烟雾的行动计划,其目的在于阻止森林火灾,建立监督火灾的操作计划,以加强地区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的能力。1998年东盟就印尼的森林大火所造成的跨国烟雾问题举行了多次会议,并达成了多项协议。1998年召开的第4次东盟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达成了《1999-2004年东盟环境合作战略计划》;第9次东盟环境官方会议决定成立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和海岸海洋环境工作组。2001年5月,东盟第6次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会议发表了“火灾、烟雾——东盟的应对战略”的声明,提出东盟国家在保护地区环境问题上,优先考虑在陆地和森林火灾、跨国烟雾、保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海洋环境、环境教育、信息交流、环境检测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东盟作为一个地区性组织,在保护地区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各国政府和民间、国际社会的重视,制定了各种计划,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东南亚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该地区的森林资源仍在进一步减少,因工农业的发展所致的水源、土壤污染和海洋污染仍然存在,海洋鱼类的大量捕捞和陆地动物的非法捕猎仍在进行,所有这些仍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在世界森林资源和生物宝库占有重要地位的东南亚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需国际社会、有关国家和民间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标签:;  ;  ;  ;  ;  ;  ;  

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及对策_生物多样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