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勇冯志鹏马燕王荫琪(通讯作者)

张勇冯志鹏马燕王荫琪(通讯作者)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肾内科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透析一年以上的10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小时。观察组患者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每周治疗2次,每次2小时;100例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血液检测,将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10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β2-MG、iPTH指标明显降低,Hb、HCT明显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对患者血液中、大分子毒素进行清除,在治疗肾性贫血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50-02

肾性贫血对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临床上依靠传统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体内血液虽然充分的使用了促进红细胞再生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贫血症状依旧得不到有效缓解与改善,传统的透析治疗对尿毒症毒素的排除能力有限[1]。组合型人工肾是在血液透析器前连接血液灌流器,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使用透析器清除患者体内的小分子物质,使用血液灌流器将中、大分子物质清除。为进一步分析组合型人工肾在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效果,本文现做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68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5例,肾病综合征4例,痛风性肾病3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4-78岁之间,平均年龄(63.48±4.36)岁;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45-77岁之间,平均年龄(60.65±3.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透析方法进行治疗,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小时。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周两次,一次2小时。治疗步骤为将灌流器与管路进行冲洗,再使用浓度为1%的氯化钠肝素溶液3.0L进行冲洗,缓缓轻拍灌流器,以将其中的气泡排除干净,与血液透析器连接后,引血上机。

1.3测定指标

对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采用全自动分析胶乳比浊法。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对照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医院精心治疗后,跟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β2MG、iPTH水平明显下降,HB、HCT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对比(x-±s)

3.讨论

肾脏可将人体之中的代谢产物以及毒素等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肾性贫血是指综合各种因素引起的患者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等因素导致的贫血,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随着患者肾功能受损越来越严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就会变的越来越少,那么肾性贫血也会随之而加重,这是该症出现的最主要原因。还有尿毒症患者血小板的粘附以及聚集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极易出现消化道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道出血以及月经过多等方面的血液丢失情况,致使患者产生贫血。

β2-MG和iPTH这两种在人体血液中均属于中、大分子毒素物质,使用常规透析方法进行透析很难将其彻底清除。通过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物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主要原因是铁元素与锌元素的缺乏。另外患者体内甲状旁腺亢进、铝元素重度沉积、长期慢性感染、细胞溶血、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原料缺乏或造血障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2-3]。

本文选取在我院进行透析一年以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液中β2-MG和iPTH水平明显下降、Hb、H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使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清除β2-MG及iPTH等中、大分子毒素,从而对肾性贫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这一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文慧.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经血液透析后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2.12(01):88-89.

[2]袁红波,楼季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改善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03):183-185.

[3]饶毅峰,喻红,吴健谊,等.组合型人工肾在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55-256.

[4]金鑫.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11):60-62.

[5]张正静,罗燕.左尼卡汀与错金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探讨[J].医学综述,2013,19(07):1313-1314.

[6]蒋西霞,冯士丽.浅谈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5(6):14.

[7]杜晓兵.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1(3):349-350.

论文作者:张勇冯志鹏马燕王荫琪(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  ;  ;  ;  ;  ;  ;  ;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勇冯志鹏马燕王荫琪(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